一種全密閉的混合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7-06 21:10:11 1
專利名稱:一種全密閉的混合結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冶金、化工行業有毒、劇毒物料的密閉混合結構。
背景技術:
通常情況下,普通物料的混合可直接由混合腔完成,無需殼體保護,混合腔體為上下錐體中間圓柱體結構,混合腔內部焊有V型撥料杆,有助於旋轉混合過程中更好的打散物料,提高混合均勻度。但是在混合有毒、劇毒物料且設備內有一定壓力時,進出料過程都必須打開閥門,這樣會出現洩漏,對生產工藝和現場環境汙染極大,且不能實現連續生產, 增加了工作難度。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普通混合結構無法降低對操作環境汙染的不足,提供一種全密閉的混合結構,在保證混合效果的同時,大大降低了對環境的汙染及工人的損害。本實用新型為實現上述目的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全密閉混合結構,含電機、鏈輪、軸承、殼體、混合腔體。混合腔體內部採用V 型撥料杆,混合腔體外部有殼體,殼體結構為分體式,通過法蘭連接、兩法蘭面加有密封,用螺栓連接,並座落在機架上;混合腔體進料口裝有旋轉氣動閥門,殼體與進出料口相連。本實用新型與傳統的混合結構相比具有顯著的特點在混合腔外部加了殼體,有效的阻止了粉體物料的洩露,其次,殼體採用分體式結構,便於安裝拆卸;混合腔內部採用V型撥料杆,使物料混合更充分、均勻。此外,混合腔傳動軸承採用圓錐滾子軸承,大大提高了設備運行時的穩定性。混合機構進料、混合和卸料是在全密閉中進行,實現了一定壓力下有毒有害物料的進料——混合——卸料全程密閉生產,減少了對環境及對操作人員的傷害,解決了有毒有害物料混合全密閉的生產問題。
圖1為本實用新型示意圖,圖中殼體與混合腔部分剖開表示。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再作進一步說明如圖1所示,一種全密閉混合結構,含電機1、鏈輪2、軸承3、殼體4和混合腔體5。 混合腔體5外部有殼體4,殼體4採用不鏽鋼304製成,呈分體式結構,通過法蘭連接,並座落在機架6上。兩法蘭端面加有密封用石棉橡膠墊密封,並用螺栓連接。殼體4採用兩端錐體中間柱體的結構設計,混合腔體5與殼體4中的傳動軸穿過軸承3並且通過鏈輪2與電機1連接。電機1採用鏈傳動驅動。混合腔5軸承3採用圓錐滾子軸承,大大提高了設備運行時的穩定性。殼體4的軸向定位由機架6完成。混合腔5進料口有旋轉氣動閥門,內部焊有V型撥料杆,殼體4與進出料口相連。[0011] 混合機構進料、混合和卸料是在全密閉中進行。在物料混合過程中,殼體4處於靜止狀態,混合腔體5轉動。混合腔5內部旋轉V型撥料杆,有助於混合過程中更好的打散物料,使物料混合更充分、提高物料混合均勻度。整個結構特徵是混合腔5進行混合的過程中殼體4會封住混合腔5洩漏出的物料;避免進料、卸料時產生大量的有毒、劇毒物料的粉塵, 對環境汙染和對操作人員造成的損傷。
權利要求1.一種全密閉混合結構,含電機(I)、鏈輪(2)、軸承(3)、殼體(4), 合腔體(5)內部採用V型撥料杆,其特徵是混合腔體(5)外部有殼體(4) 分體式,通過法蘭連接,兩法蘭端面加有密封,用螺栓連接,並座落在機架(5)進料口有旋轉氣動閥門,殼體⑷與進出料口相連。混合腔體(5),混 ,殼體(4)結構為 (6)上;混合腔體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全密閉的混合結構,其結構特徵是含電機、鏈輪、軸承、殼體、混合腔體。混合腔體內部採用V型撥料杆,混合腔體外部有殼體,殼體結構為分體式,通過法蘭連接,兩法蘭端面加有密封,用螺栓連接,並座落在機架上;混合腔體進料口裝有旋轉氣動閥門,殼體與進出料口相連。本實用新型所採用的密閉結構實現了一定壓力下有毒有害物料的進料——混合——卸料全程密閉生產,減少了對環境及對操作人員的傷害,解決了現有有毒、劇毒物料的洩漏問題。
文檔編號B01F9/08GK202289935SQ20112039111
公開日2012年7月4日 申請日期2011年10月14日 優先權日2011年10月14日
發明者劉世平, 孫淇餘, 李鵬, 王蓉 申請人:天華化工機械及自動化研究設計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