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電影閃閃的紅星完整版播放(小時候看過的老電影)
2023-07-22 20:31:49 1
我生於1968年,年過半百。近幾年,小時候看的電影經常浮現在腦海,或是因為一首歌、一句臺詞、一幅畫面,揮之不去。那時候,電影產量小,看電影的機會不多,好多電影看了好幾遍,因而記得更清楚。
現在閒來無事,就把十歲左右親眼看過的電影回憶一番,慰藉一下追憶童年的情懷。
《閃閃的紅星》:1974年上映,八一電影製片廠攝製。
基本劇情:講述了在1930年至1939年艱難困苦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少年英雄潘冬子的故事。
最深印象:1、少年英雄潘冬子眼睛大而亮,瞪得溜圓。小朋友玩打仗遊戲時,誰想扮演潘冬子,必須是大眼,並且聰明愛動腦子。如果條件不夠,還想演英雄,那就選張嘎子。
2、潘冬子用溼棉襖送鹽、把「今日無米」改成「今日售米」.....想當孩子王,必須要足夠聰明,要學習好。潘冬子和春芽子配合默契,尤其是在屋裡想念毛主席、嚮往延安的對話,讓人記憶深刻。想當孩子王,必須要有好夥伴!
3、雷雨交加的夜晚,胡漢三大吼:我胡漢三又回來了!拿了我的給我送回來,吃了我的給我吐出來。這場面夠嚇人的,但玩遊戲時,如果當不上潘冬子,就馬上想當胡漢三,就為了學說這句話,過癮啊!
4、小時候那首插曲《紅星照我去戰鬥》幾乎人人會唱,歌詞朗朗上口,曲調簡單易學,是小學生的班歌;長大後覺得那首《映山紅》好聽,歌曲悠揚大氣,情感豐富,卡拉OK唱過好多次。
5、那時候生活在北方,很少見到青山和竹子,總希望長大後一定要去江西看看。
這部電影用第一人稱來敘事,深受孩子們的喜愛。影片有著濃鬱的抒情氣息,清新而不失凝重。紅軍軍帽上的紅星,象徵革命和希望,寄託了少年主人公的思念和信念。十年後,神州大地的年輕人流行戴軍帽,還要配上一顆紅色五角星,大都是受了這部電影的影響。另外,讀懂電影後,將象徵手法運用到作文裡,成效不錯。
您還記得哪些細節?探討一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