凹凸框架幕牆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07-23 01:46:01 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凹凸框架幕牆系統,尤指一種通過構造措施來實現玻璃面板凹凸不平效果的幕牆系統,屬於幕牆領域。
背景技術:
現有的凹凸框架幕牆系統一般是採用鋼立柱和鋼橫梁通過外包鋁板構造來實現玻璃面板之間相互錯位凹凸的效果。從實際實施中可以發現,鋼立柱和鋼橫梁之間需要現場焊接相連,既增加了現場焊接工作量,又增加了焊接防護措施所花費的費用,並且,鋼立柱和鋼橫梁需要折彎造型的鋁板來包裹,鋁板加工、安裝的難度都很大,另外,鋼立柱和鋼橫梁的鋼材平整度也難以控制,總體來說,目前採用鋼立柱和鋼橫梁的做法難以有效地實現框架幕牆系統的凹凸效果,質量難以確保。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凹凸框架幕牆系統,其根據實際凹凸效果需求,可達到左右和/或上下玻璃面板不在同一縱平面的凹凸錯位效果,幕牆外飾面效果好,水密、保溫性能良好,安裝難度低,施工效率高、成本低,施工質量有保障。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了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凹凸框架幕牆系統,其特徵在於:它包括立柱、橫梁,立柱的四周側壁安裝有立柱外框,橫梁的四周側壁安裝有橫梁外框,安裝有立柱外框的立柱與安裝有橫梁外框的橫梁形成框架結構,框架結構的每個框格對應安裝玻璃面板,玻璃面板的上、下邊分別插裝在對應的橫梁外框上形成的U型槽內,玻璃面板的左、右邊分別插裝在對應的立柱外框上形成的U型槽內,其中:上下和/或左右相鄰的兩個玻璃面板不在同一縱平面內。
所述立柱包括矩形截面的主體,主體的四周外壁上設有卡扣支臂和掛鈎槽口,卡扣支臂上設有掛鈎槽口,所述立柱外框包括扣板、第一扣件和第二扣件,扣板、第一扣件、第二扣件各自卡扣安裝在主體的相應兩個掛鈎槽口上,以與所述立柱相固定連接,其中:第一扣件與第二扣件之間相距一間隙並同所述立柱一起形成一所述U型槽;所述橫梁包括矩形截面的主體,主體的四周外壁上設有卡扣支臂和掛鈎槽口,卡扣支臂上設有掛鈎槽口,所述橫梁外框包括扣板、第一扣件和第二扣件,扣板、第一扣件、第二扣件各自卡扣安裝在主體的相應兩個掛鈎槽口上,以與所述橫梁相固定連接,其中:第一扣件與第二扣件之間相距一間隙並同所述橫梁一起形成一所述U型槽。
所述立柱外框在所述立柱上以所述立柱的截面中心點對稱形成兩個所述U型槽,所述橫梁外框在所述橫梁上以所述橫梁的截面中心點對稱形成兩個所述U型槽。
對於所述立柱外框,形成所述U型槽的一對所述第一扣件、所述第二扣件上均設有膠條槽口,所述第一扣件上的膠條槽口與所述第二扣件上的膠條槽口相對;對於所述橫梁外框,形成所述U型槽的一對所述第一扣件、所述第二扣件上均設有膠條槽口,所述第一扣件上的膠條槽口與所述第二扣件上的膠條槽口相對。
插入所述立柱外框形成的所述U型槽的所述玻璃面板的兩個側邊緣分別與所述立柱外框的所述第一扣件上的所述膠條槽口、所述立柱外框的所述第二扣件上的所述膠條槽口之間設有密封膠條;插入所述橫梁外框形成的所述U型槽的所述玻璃面板的兩個側邊緣分別與所述橫梁外框的所述第一扣件上的所述膠條槽口、所述橫梁外框的所述第二扣件上的所述膠條槽口之間設有密封膠條。
所述玻璃面板的下邊與相對應的所述橫梁外框上的所述U型槽的槽底之間設有玻璃墊塊。
較佳地,所述橫梁與所述立柱的結構相同,所述橫梁外框與所述立柱外框的結構相同。
所述立柱、所述橫梁、所述立柱外框和所述橫梁外框均為鋁合金材質製成。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
本實用新型通過立柱、橫梁上分別設計的鋁合金立柱外框、橫梁外框固定安裝玻璃面板,根據實際凹凸效果需求,達到左右和/或上下玻璃面板不在同一縱平面的凹凸錯位效果,水密、保溫性能良好,加工安裝簡單、便利,實用性強,施工效率高,施工成本低,可確保施工質量,幕牆外飾面效果好。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橫剖節點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縱剖節點示意圖。
圖3是立柱外框安裝在立柱上的局部結構分解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局部立體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至圖4所示,本實用新型凹凸框架幕牆系統包括立柱10、橫梁60,立柱10的四周側壁外包安裝有立柱外框110,橫梁60的四周側壁外包安裝有橫梁外框610,安裝有立柱外框110的立柱10與安裝有橫梁外框610的橫梁60形成框架結構,框架結構的每個框格對應安裝玻璃面板50,玻璃面板50的上、下邊分別插裝在對應的橫梁外框610上形成的U型槽內,玻璃面板50的左、右邊分別插裝在對應的立柱外框110上形成的U型槽內,其中:上下和/或左右相鄰的兩個玻璃面板50不在同一縱平面內,以形成凹凸不平的外飾效果。
如圖3,立柱10包括矩形截面的主體101,主體101的四周外壁的相應位置設有卡扣支臂11和掛鈎槽口12,卡扣支臂11上也設有掛鈎槽口12,主體101上的各卡扣支臂11的形狀可各不相同,各掛鈎槽口12的形狀可各不相同,立柱外框110包括扣板20、第一扣件30和第二扣件40,第一扣件30和第二扣件40可為矩形或多邊形截面的框體,扣板20可為線狀截面的片體,扣板20、第一扣件30、第二扣件40各自卡扣安裝在主體101的相應兩個掛鈎槽口12上,以與立柱10相固定連接,具體來說,扣板20通過自身兩端的卡頭21而卡裝在主體101的相應兩個掛鈎槽口12上,第一扣件30通過自身設有的卡頭31而卡裝在主體101的相應兩個掛鈎槽口12上,第二扣件40通過自身設有的卡頭41而卡裝在主體101的相應兩個掛鈎槽口12上,其中:第一扣件30與第二扣件40之間相距一間隙並同立柱10一起形成一U型槽。
同樣地,如圖2,橫梁60包括矩形截面的主體601,主體601的四周外壁的相應位置設有卡扣支臂61和掛鈎槽口62,卡扣支臂61上也設有掛鈎槽口62,主體601上的各卡扣支臂61的形狀可各不相同,各掛鈎槽口62的形狀可各不相同,橫梁外框610包括扣板70、第一扣件80和第二扣件90,第一扣件80和第二扣件90可為矩形或多邊形截面的框體,扣板70可為線狀截面的片體,扣板70、第一扣件80、第二扣件90各自通過自身設有的卡頭(圖中未標出,可參考圖3來理解)而卡扣安裝在主體601的相應兩個掛鈎槽口62上,以與橫梁60相固定連接,其中:第一扣件80與第二扣件90之間相距一間隙並同橫梁60一起形成一U型槽。
如圖3,對於立柱外框110,形成U型槽的一對第一扣件30、第二扣件40上均設有膠條槽口140,第一扣件30上的膠條槽口140與第二扣件40上的膠條槽口140相對,同樣地,對於橫梁外框610,形成U型槽的一對第一扣件80、第二扣件90上也均設有膠條槽口(圖中未標出,可參考圖3來理解),第一扣件80上的膠條槽口與第二扣件90上的膠條槽口相對。
較佳地,立柱外框110在立柱10上以立柱10的截面中心點對稱形成兩個U型槽,兩個U型槽對角設置,同樣地,橫梁外框610在橫梁60上以橫梁60的截面中心點對稱形成兩個U型槽,兩個U型槽對角設置。
換句話說,在實際製作中,立柱外框110、橫梁外框610可均製作為軸對稱結構,並且安裝上扣板、第一扣件和第二扣件後,形成中心對稱結構,除了U型槽部分外,立柱外框110將立柱10四周外壁全部包裹起來,同樣地,橫梁外框610將橫梁60四周外壁全部包裹起來,如圖1和圖2所示。
在實際製作中,立柱外框110、橫梁外框610的結構組成可各種各樣,不受局限。
在實際製作中,較佳地,橫梁60與立柱10的結構相同,橫梁外框610與立柱外框110的結構相同,但安裝角度不同。這種結構相同的做法可以達到簡化製作難度、安裝難度,提高施工進度,降低施工成本,節省材料的目的。
如圖1,插入立柱外框110形成的U型槽的玻璃面板50的兩個側邊緣分別與立柱外框110的第一扣件30上的膠條槽口140、立柱外框110的第二扣件40上的膠條槽口140之間設有密封膠條120,同樣地,如圖2,插入橫梁外框610形成的U型槽的玻璃面板50的兩個側邊緣分別與橫梁外框610的第一扣件80上的膠條槽口、橫梁外框610的第二扣件90上的膠條槽口之間設有密封膠條120。
在實際實施中,橫梁60通過鋁角碼和緊固件(如螺栓組件)固定在立柱10上,以避免鋼材現場焊接的問題。
如圖2,較佳地,玻璃面板50的下邊與相對應的橫梁外框610上的U型槽的槽底之間設有玻璃墊塊130,以將玻璃面板50的重量傳遞給橫梁60。
在實際製作中,立柱10、橫梁60、立柱外框110和橫梁外框610均為鋁合金材質製成。
在實際施工中,根據實際凹凸效果需求,在立柱10、橫梁60上分別安裝好立柱外框110、橫梁外框610,使各立柱外框110、各橫梁外框610上形成的U型槽置於合適位置,每個框格對應的左右兩個立柱外框110、上下兩個橫梁外框610構成一個可插入玻璃面板50的四邊插槽。然後在每個框格內插裝好玻璃面板50,使得上下和/或左右相鄰的兩個玻璃面板50不處於同一縱平面內,從而形成所需的凹凸錯位效果。圖4示出了左右相鄰的兩個玻璃面板50不處於同一縱平面內而形成的凹凸錯位效果。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
本實用新型通過立柱、橫梁上分別設計的鋁合金立柱外框、橫梁外框固定安裝玻璃面板,根據實際凹凸效果需求,達到左右和/或上下玻璃面板不在同一縱平面的凹凸錯位效果,水密、保溫性能良好,加工安裝簡單、便利,實用性強,施工效率高,施工成本低,可確保施工質量,幕牆外飾面效果好。
以上所述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及其所運用的技術原理,對於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背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範圍的情況下,任何基於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基礎上的等效變換、簡單替換等顯而易見的改變,均屬於本實用新型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