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導流結構的中冷器的製作方法
2023-07-23 05:46:41 1
專利名稱:具有導流結構的中冷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具有導流結構的中冷器技術領域[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於渦輪增壓發動機的中冷器。
技術背景[0002]隨著發動機技術的進步,增壓中冷作為提高發動機動力性、經濟型和排放性的重要手段,越來越多地應用到發動機的開發中。增壓的作用就是通過提高發動機進氣壓力使進入氣缸的空氣密度增加,從而增加充氣量,但是隨著增壓強度的增大,進氣溫度的顯著升高阻礙了發動機性能的進一步改善,中冷器是實現進氣冷卻的關鍵部件,其除了要有良好的散熱能力外,還要注意減少內部氣流的壓力損失,避免渦輪遲滯現象嚴重。[0003]目前,廣泛用於渦輪增壓發動機的中冷器的氣室結構較為簡單,氣室無導流坡面或坡面導流效果不良,沒有較好地進行導流設計,致使通過進氣管嘴進入氣室的增壓空氣沒有得到較好的引導,不但導致氣流通過氣室再流入芯體冷卻管道分布不均,而且損失了氣流部分壓力,存在換熱效率較低,氣流壓力損失大等缺陷。發明內容[0004]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能夠使內部氣流得到有效引導、換熱效率高、氣流壓力損失小的具有導流結構的中冷器。[0005]為解決以上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具有導流結構的中冷器,包括由散熱帶與冷卻管間隔排列組成的散熱芯體,散熱芯體的左右兩側分別連接有左心室和右心室,冷卻管兩端分別與左氣室和右氣室連通,左氣室的左上角設有進氣管嘴,右氣室的右上角設有出氣管嘴,其特徵在於所述進氣管嘴和出氣管嘴與散熱芯體所在平面成夾角α為120° 150°,左氣室的左上角背面以及右氣室的右上角背面與散熱芯體所在平面成夾角β為30° 90°,左、右氣室的上部寬度大於下部寬度,且通過R80—R200mm 的過渡圓弧面連接。[0006]所述左、右氣室的頂部各設有第一安裝支耳,左、右氣室的側面各設有第二安裝支耳,便於安裝中冷器。[0007]本實用新型的工作過程是氣體通過進氣管嘴進入左心室,經過冷卻管冷卻後,進入右心室,氣體從出氣管嘴流出;冷卻風垂直於氣體流動方向,通過冷卻管對氣體進行冷卻換熱。[0008]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整個氣室從管嘴、氣室頂部、氣室背部、氣室側面形成了較好的導向,不僅使內部氣流能夠得到有效的流向引導、氣流壓力損失小,而且結構緊湊、 散熱性能好、機械強度高、環保和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0009]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0010]圖2是圖1的左視圖。[0011]圖3是圖1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2]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0013]如圖1所示的具有導流結構的中冷器,由散熱帶4與冷卻管5間隔排列組成的散熱芯體,散熱帶4呈波浪形。散熱芯體左側與左心室3焊接連接,散熱芯體右側與右心室6 焊接連接,冷卻管5兩端分別與左氣室3和右氣室6連通。如圖2所示,左氣室3的左上角設有與散熱芯體所在平面成夾角α為135°,右氣室6的右上角設有與散熱芯體所在平面成夾角α為135°。如圖3所示,左氣室3的左上角背面10以及右氣室6的右上角背面 10與散熱芯體所在平面成夾角β為60°。如圖1所示,左、右氣室3,6的上部寬度大於下部寬度,且通過R80—R200mm的過渡圓弧面8連接。左、右氣室3,6的頂部設有第一安裝支耳2,左、右氣室3,6的側面設有第二安裝支耳9。[0014]工作時氣體通過進氣管嘴1進入左心室3,經過冷卻管5冷卻後,進入右心室6, 氣體從出氣管嘴7流出;冷卻風垂直於氣體流動方向,通過冷卻管5對氣體進行冷卻換熱。[0015]上述具有導流結構的中冷器的進氣管嘴1和出氣管嘴7與散熱芯體所在平面成夾角α還可為120°或150°,左氣室的左上角背面10以及右氣室6的右上角背面10與散熱芯體所在平面成夾角β還可為30°或90°。
權利要求1.一種具有導流結構的中冷器,包括由散熱帶(4)與冷卻管(5)間隔排列組成的散熱芯體,散熱芯體的左右兩側分別連接有左心室(3)和右心室(6),冷卻管(5)兩端分別與左氣室(3)和右氣室(6)連通,左氣室的左上角設有進氣管嘴(1),右氣室(6)的右上角設有出氣管嘴(7),其特徵在於所述進氣管嘴(1)和出氣管嘴(7)與散熱芯體所在平面成夾角α 為120° 150°,左氣室的左上角背面(10)以及右氣室(6)的右上角背面(10)與散熱芯體所在平面成夾角β為30° 90°,左、右氣室(3,6)的上部寬度大於下部寬度,且通過 R80—R200mm的過渡圓弧面(8)連接。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具有導流結構的中冷器,其特徵在於所述左、右氣室(3,6)的頂部各設有第一安裝支耳(2),左、右氣室(3,6)的側面各設有第二安裝支耳(9)。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具有導流結構的中冷器,包括左心室、右心室和散熱芯體,左氣室的左上角設有進氣管嘴,右氣室的右上角設有出氣管嘴,所述進氣管嘴和出氣管嘴與散熱芯體所在平面成夾角α為120°~150°,左氣室的左上角背面以及右氣室的右上角背面與散熱芯體所在平面成夾角β為30°~90°,左、右氣室的上部寬度大於下部寬度,且通過R80—R200mm的過渡圓弧面連接。本實用新型使內部氣流能夠得到有效的流向引導、氣流壓力損失小、結構緊湊、散熱性能好、機械強度高。
文檔編號F02B29/04GK202250363SQ20112035518
公開日2012年5月30日 申請日期2011年9月21日 優先權日2011年9月21日
發明者唐連海, 李菲, 王清海, 王磊 申請人: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