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收割機用軸流滾筒的製作方法
2023-07-23 01:01:01 1
專利名稱:聯合收割機用軸流滾筒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聯合收割機脫粒裝置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軸流滾筒。
技術背景多數聯合收割機採用軸流滾筒進行脫粒和分離,軸流滾筒大多採用板式滾 筒、杆齒滾筒和紋杆式滾筒等型式。採用上述滾筒形式後,物料/人進入到排出 脫谷室,主要通過滾筒上蓋的導草板導實現輸導物料,這就造成了物料在滾筒 室內迴轉周數過多且在滾筒室內停留時間過長,容易引起堵塞,影響滾筒的工作 效率,同時因脫出物過多影響清選效率。 發明內容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聯合收割機用軸流滾筒,該軸流 滾筒能夠實現脫粒千淨、分離徹底、有效減少堵塞,效率高,且大大減少因脫出 物和分離物過多給清選系統帶來的負面影響。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聯合收割機用軸流滾筒,包括 滾筒軸,固定於所述滾筒軸上的滾筒體,所述滾筒體包括圓筒形的筒身部和圓 錐臺筒形的餵入端,固定於所述餵入端圓錐臺筒面上的餵入螺旋葉片,固定於 所述筒身部的圓筒面上的輸送螺旋葉片。作為一種優選方式,所述餵入螺旋葉片由雙頭螺旋葉片構成,所述輸送螺 旋葉片由單頭螺旋葉片構成。作為 一種優選方式,還包括固定連接於輸送螺旋葉片外周部上的脫粒分離 齒,所述脫粒分離齒沿輸送螺旋葉片的周向均勻分布。作為 一種優選方式,所述脫粒分離齒通過螺栓螺母裝置固定於輸送螺旋葉 片的外周部上。作為一種優選方式,還包括設置於所述滾筒體的餵入端最外側的防纏圈。 採用了上述技術方案後,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由於滾筒體包括圓筒形的筒身 部和圓錐臺筒形的餵入端,所述餵入端圓錐臺筒面上固定有餵入螺旋葉片,所述筒身部的圓筒面上固定有輸送螺旋葉片,所以,通過餵入螺旋葉片可以將物 料迅速餵入滾筒室,通過輸送螺旋葉片增強物料在滾筒室內的輸導效果,有效 降低滾筒堵塞。與安裝於滾筒蓋上的導草板配合使用,縮短了物料在滾筒室內 停留時間短,迴轉周數少,可以避免脫出物過多造成的負面影響。由於所述脫粒分離齒通過螺栓螺母裝置固定於輸送螺旋葉片的外周部上, 通過脫粒分離齒可以實現脫粒和籽粒的分離,並可根據作業的需要進行拆裝和 調。由於所述滾筒體的餵入端最外側設置有防纏圈,通過防纏圈可以有效防止 餵入時作物纏軸,有效降低作物堵塞。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 附圖是本發明實施例的立體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附圖所示, 一種聯合收割機用軸流滾筒,它包括滾筒軸l,固定於所述滾筒軸1上的滾筒體,所述滾筒體包括圓筒形的筒身部7和圓錐臺筒形的餵入端 4;固定於所述餵入端圓錐臺筒面上的餵入螺旋葉片3,用於抓取物料後將物料 餵入滾筒室,所述餵入螺旋葉片3由兩塊短螺旋葉片構成雙頭螺旋結構,這樣, 可以加快餵入速度,減少物料堵塞的可能;固定於所述筒身部的圓筒面上的輸 送螺旋葉片6,用於實現物料在滾筒室內的輸導,所述輸送螺旋葉片7由單頭 螺旋葉片構成。固定連接於輸送螺旋葉片外周部上的脫粒分離齒5,所述脫粒分離齒5沿 輸送螺旋葉片6的周向均勻分布。所述脫粒分離齒5通過螺栓螺母裝置固定於 輸送螺旋葉片6的外周部上。脫粒分離齒5用於實現脫粒和籽粒的分離,並可才艮 據作業的需要進行拆裝和調整。設置於所述滾筒體的餵入端4最外側的防纏圈2,可有效防止餵入時作物 纏軸,有效降低作物堵塞,輸送螺旋葉片對物料的輸導作用均勻,也會有效的 降低滾筒堵塞。
權利要求
1.聯合收割機用軸流滾筒,包括滾筒軸(1),固定於所述滾筒軸(1)上的滾筒體,其特徵在於所述滾筒體包括圓筒形的筒身部(7)和圓錐臺筒形的餵入端(4),固定於所述餵入端圓錐臺筒面上的餵入螺旋葉片(3),固定於所述筒身部的圓筒面上的輸送螺旋葉片(6)。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聯合收割機用軸流滾筒,其特徵在於所述餵入螺旋葉片(3)由雙頭螺旋葉片構成,所述輸送螺旋葉片(7)由 單頭螺旋葉片構成。
3. 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聯合收割機用軸流滾筒,其特徵在於還包括固定連接於輸送螺旋葉片外周部上的脫粒分離齒(5 ),所述脫粒分離齒(5 ) 沿輸送螺旋葉片(6)的周向均勻分布。
4. 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聯合收割機用軸流滾筒,其特徵在於所述M4i分離齒(5)通過螺栓螺母裝置固定於輸送螺旋葉片(6)的外周部上。
5. 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聯合收割機用軸流滾筒,其特徵在於還包括 設置於所述滾筒體的餵入端(4)最外側的防纏圏(2)。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聯合收割機用軸流滾筒,它包括滾筒軸,固定於所述滾筒軸上的滾筒體,所述滾筒體包括圓筒形的筒身部和圓錐臺筒形的餵入端,固定於所述餵入端圓錐臺筒面上的餵入螺旋葉片,固定於所述筒身部的圓筒面上的輸送螺旋葉片。該軸流滾筒能夠實現脫粒乾淨、分離徹底、有效減少堵塞,效率高,且大大減少因脫出物和分離物過多給清選系統帶來的負面影響。
文檔編號A01F12/18GK101213906SQ20081001374
公開日2008年7月9日 申請日期2008年1月7日 優先權日2008年1月7日
發明者雷 付, 方志波, 朱現學, 朱金光, 文 李, 武崇道, 王雲峰, 秦永峰 申請人:福田雷沃國際重工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