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鉻鋼套圈的研磨方法
2023-07-23 06:08:36 1
專利名稱:一種鉻鋼套圈的研磨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鉻鋼套圈的研磨方法,屬於研磨劑領域。
背景技術:
球軸承是滾動軸承的一種,球滾珠裝在內鋼圈和外鋼圈的中間,能承受較大的載荷。其中,陶瓷球軸承因其獨特的特點及廣泛的應用領域而備受關注。目前,應用較多的為氮化矽陶瓷球軸承。它的優點是極限轉速高、精度保持性好、啟動力矩小、陶瓷球軸承剛度高、幹運轉性好、壽命長,非常適合於在高速、高溫以及腐蝕、輻射條件下保持高精度、長時間運轉。此外,氮化矽陶瓷的硬度比軸承鋼高I倍,彈性模量約高1/3,在相同載荷的條件下,氮化矽陶瓷的彈性變形小,所以,使用陶瓷球軸承的工具機主軸具有良好的運轉精度。為了保證陶瓷球軸承的運行精度和使用壽命,對陶瓷球球形度的要求極高,同時由於其本身為高強度材料,對其進行研磨則更加困難。
氮化矽陶瓷球軸承的套圈一般採用鉻鋼材料製成,由於氮化矽陶瓷球軸承一般用於高速旋轉的工作環境下,同時對其運行精度要求高,為了穩定運行,需要其內外套圈具有較低的粗糙度。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鉻鋼套圈的研磨方法,該方法包括粗磨、精磨和超精磨的步驟,該方法中各個研磨階段的研磨劑包括粗磨研磨劑、精磨研磨劑和超精磨研磨劑。這些研磨劑在研磨各個階段中配合使用,可達到研磨效率高,對陶瓷本體汙染少,提高研磨效率、減少研磨時間的效果。
一種鉻鋼套圈的研磨方法,包括粗磨、精磨和超精磨的步驟,
1.粗磨對套圈的平面、外徑、內孔和溝道進行粗磨;所述粗磨研磨劑中,氧化鋁顆粒的粒度為10(Γ200 μ m,所述氧化鋁顆粒為球形,其圓球度為O. 5^0. 6 ;
I1.精磨對套圈的平面、外徑、內孔和溝道進行精磨;所述精磨研磨劑中,氧化招顆粒的粒度為5 50 μ m,所述氧化鋁顆粒為球形,其圓球度為O. 6^0. 65 ;
II1.超精磨對套圈的溝道進行超精磨;所述超精磨研磨劑中,氧化招顆粒的粒度為O.1飛μ m,所述氧化鋁顆粒為球形,其圓球度為O. 65、. 75。
本發明所述「圓球度」指氧化鋁顆粒的形狀與球體相似的程度。
本發明所述鉻鋼 套圈的研磨方法優選所述粗磨研磨劑、精磨研磨劑和超精磨研磨劑與研磨基質的質量比為1:廣1:4。
本發明所述鉻鋼套圈的研磨方法優選所述基質為水或煤油。
本發明所述鉻鋼套圈的研磨方法優選優選所述粗磨研磨劑、精磨研磨劑和超精磨研磨劑中,氧化招顆粒佔研磨劑質量的5°/Γ50%。
本發明所述鉻鋼套圈的研磨方法優選所述粗磨研磨劑、精磨研磨劑和超精磨研磨劑,按質量百分比,由下述組分組成
權利要求
1.一種鉻鋼套圈的研磨方法,包括粗磨、精磨和超精磨的步驟,其特徵在於1.粗磨對套圈的平面、外徑、內孔和溝道進行粗磨;所述粗磨研磨劑中,氧化鋁顆粒的粒度為10(Γ200 μ m,所述氧化鋁顆粒為球形,其圓球度為O. 5^0. 6 ;I1.精磨對套圈的平面、外徑、內孔和溝道進行精磨;所述精磨研磨劑中,氧化鋁顆粒的粒度為5 50 μ m,所述氧化鋁顆粒為球形,其圓球度為O. 6^0. 65 ;II1.超精磨對套圈的溝道進行超精磨;所述超精磨研磨劑中,氧化招顆粒的粒度為O.1飛μ m,所述氧化鋁顆粒為球形,其圓球度為O. 65、. 75。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粗磨研磨劑、精磨研磨劑和超精磨研磨劑與研磨基質的質量比為1:1"1:4。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基質為水或煤油。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粗磨研磨劑、精磨研磨劑和超精磨研磨劑中,氧化鋁顆粒佔研磨劑質量的59Γ50%。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粗磨研磨劑、精磨研磨劑和超精磨研磨劑,按質量百分比,由下述組分組成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分散劑為乙二醇、聚乙二醇、聚丙二醇、甘油中的至少一種。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粗磨研磨劑中,氧化鋁顆粒中粒度為10(Γ150 μ m的氧化鋁顆粒的質量至少佔氧化鋁顆粒總質量的40°/Γ80%。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精磨研磨劑中,氧化鋁顆粒中粒度為1(Γ20 μ m的氧化鋁顆粒的質量至少佔氧化鋁顆粒總質量的40% 80%。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超精磨研磨劑中,氧化鋁顆粒中粒度為O. 5^2 μ m的氧化鋁顆粒的質量至少佔氧化鋁顆粒總質量的409Γ80%。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鉻鋼套圈的研磨方法,屬於研磨劑領域。該方法包括粗磨、精磨和超精磨的步驟,該方法中各個研磨階段的研磨劑包括粗磨研磨劑、精磨研磨劑和超精磨研磨劑。這些研磨劑在研磨各個階段中配合使用,可達到研磨效率高,對陶瓷本體汙染少,提高研磨效率、減少研磨時間的效果。
文檔編號B24B37/00GK103029028SQ201210499238
公開日2013年4月10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28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28日
發明者李東炬, 甄恆洲 申請人:大連大友高技術陶瓷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