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加熱太陽能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7-23 06:13:16 2
專利名稱:空氣加熱太陽能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太陽能供暖裝置,特別是涉及一種空氣加熱太陽能裝置。
背景技術:
現有的太陽能供暖裝置,都是利用太陽能裝置先加熱水,而後,利用熱水進行循環 供暖,上述的技術存在冬天易凍管、夏天易爆管和使用一段時間後管內易結垢需定期清理 的不足,給用戶帶來諸多不便。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空氣加熱太陽能裝置,它可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 問題,可防止出現凍管、爆管和管內結垢的情況發生,方便用戶使用。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空氣加熱太陽能裝置,包括太陽能集熱 管,太陽能集熱管的側壁內設置中空層,中空層內可設有集熱塗層,太陽能集熱管內開設內 腔,太陽能集熱管的開口處安裝密封塞,密封塞上安裝出氣管和進氣管,進氣管的下端靠近 太陽能集熱管的底部。為進一步實現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還可以採用以下技術方案實現內腔內安裝隔 板,隔板上安裝螺套,隔板上開設通氣孔;密封塞上安裝螺栓,螺栓與螺套螺紋連接,出氣管 的一端安裝集氣罩,集氣罩與隔板連接,並與通氣孔上下對應。隔板的外周安裝密封圈。密 封塞的一端設置限位凸沿,限位凸沿位於內腔外。內腔的內壁上安裝第一擋板、第二擋板和 第三擋板,第一擋板和第三擋板位於同側,第一擋板與第二擋板位於異側。出氣管和進氣管 均是金屬管。本實用新型的積極效果在於它可直接利用太陽能加熱空氣,以空氣為導熱介質 進行供暖,無須用水,因此可從根本上杜絕現有技術存在的爆管、凍管和管內結垢需定期清 理的問題。它設置有進氣管和出氣管,可方便將所述的空氣加熱太陽能裝置進行串並聯,以 滿足用戶不同的使用需求。本實用新型還具有結構簡潔緊湊、製造成本低廉和安裝使用簡 便的優點。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多個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空氣加熱太陽能 裝置串聯使用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多個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空氣加熱太陽能裝置並聯使用 的結構示意圖。附圖標記1太陽能集熱管2內腔3中空層4密封塞5出氣管6進氣管7集氣 罩8通氣孔9隔板10螺栓11螺套12限位凸沿13第一擋板14第二擋板15第三擋板 16密封圈17進氣總管18出氣總管。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空氣加熱太陽能裝置,包括太陽能集熱管1,太陽能集熱管1的 側壁內設置中空層3,中空層3內可設有集熱塗層,太陽能集熱管1內開設內腔2,太陽能集 熱管1的開口處安裝密封塞4,密封塞4上安裝出氣管5和進氣管6,如圖1所示,進氣管6 的下端靠近太陽能集熱管1的底部,以便於將冷空氣直接送至內腔2的底部,防止冷空氣與 熱空氣在出氣管5的進氣口處直接混合,降低出氣溫度,影響供暖效果。本實用新型所述的 太陽能集熱管1可以是現有的單端開口的太陽能集熱管。使用時,可將多個所述的空氣加 熱太陽能裝置的出氣管5和進氣管6按照圖2所示的方式串聯,也可以按照圖3所示的方 式並聯;串聯的優點是,通過多個所述空氣加熱太陽能裝置多級加熱,可以得到溫度較高的 氣體;關聯的優點是,可在短時間內得到大量的熱氣;當冷空氣由進氣管6進入內腔2後, 可將加熱後的氣體由出氣管5排出,同時新進入的冷空氣被太陽能集熱管1加熱;進入內 腔2內的空氣逐漸被加熱升溫的同時,不斷上升,並最終由出氣管5排出;熱空氣由出氣管 5排出後,可直接或經出氣總管18送至用戶終端使用。密封塞4還可由現有的其他密封裝 置替代。為確保太陽能集熱管1上部的熱空氣能有效地由出氣管5排出用於供暖,如圖內 腔2內安裝隔板9,隔板9上安裝螺套11,隔板9上開設通氣孔8,通氣孔8的直徑大於出氣 管5的直徑;密封塞4上安裝螺栓10,螺栓10與螺套11螺紋連接,出氣管5的一端安裝集 氣罩7,集氣罩7與隔板9連接,並與通氣孔8上下對應。使用時,內腔2內的熱空氣由只 能由通氣孔8進入集氣罩7,並最終由出氣管5排出,可確保排出的氣體都是最上層的熱空 氣。通過轉動螺栓10,可調整螺栓10與螺套11的總長度,從而可調整隔板9在內腔2內的 位置,以實現調節排出氣體的溫度,當隔板9的位置越靠近密封塞4時,空氣在太陽能集熱 管1內的加熱行程越長,出氣溫度就越高;反之隔板9的位置遠離密封塞4時,出氣溫度就 越低。為提高隔板9的密封效果,可在隔板9的外周安裝密封圈16。為限定密封塞4的安裝位置,確保密封效果,如圖1所示,可在密封塞4的一端設 置限位凸沿12,限位凸沿12位於內腔2外。為防止進入內腔2內的冷空氣直接上升至出氣管5的進氣口處,如圖1所示,內腔 2的內壁上安裝第一擋板13、第二擋板14和第三擋板15,第一擋板13和第三擋板15位於 同側,第一擋板13與第二擋板14位於異側。第一擋板13、第二擋板14和第三擋板15可使 空氣以往復移動的方式逐漸上升,從而增加空氣上升的路程,使空氣在內腔2內充分與其 內壁接觸,延長加熱的時間和行程,最終提高加熱的效果。為方便安裝使用,出氣管5和進氣管6可以都是金屬管,使出氣管5和進氣管6可 以以焊接的方式進行連接,從而可有效地簡化安裝的過程,提高安裝效率。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並不限制於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實施例的範圍內。本實用新 型未詳盡描述的技術內容均為公知技術。
權利要求空氣加熱太陽能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太陽能集熱管(1),太陽能集熱管(1)的側壁內設置中空層(3),中空層(3)內可設有集熱塗層,太陽能集熱管(1)內開設內腔(2),太陽能集熱管(1)的開口處安裝密封塞(4),密封塞(4)上安裝出氣管(5)和進氣管(6),進氣管(6)的下端靠近太陽能集熱管(1)的底部。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空氣加熱太陽能裝置,其特徵在於內腔(2)內安裝隔板 (9),隔板(9)上安裝螺套(11),隔板(9)上開設通氣孔(8);密封塞(4)上安裝螺栓(10), 螺栓(10)與螺套(11)螺紋連接,出氣管(5)的一端安裝集氣罩(7),集氣罩(7)與隔板(9) 連接,並與通氣孔(8)上下對應。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空氣加熱太陽能裝置,其特徵在於隔板(9)的外周安裝密 封圈(16)。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空氣加熱太陽能裝置,其特徵在於密封塞(4)的一端設置 限位凸沿(12),限位凸沿(12)位於內腔(2)外。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空氣加熱太陽能裝置,其特徵在於內腔(2)的內壁上安裝 第一擋板(13)、第二擋板(14)和第三擋板(15),第一擋板(13)和第三擋板(15)位於同側, 第一擋板(13)與第二擋板(14)位於異側。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空氣加熱太陽能裝置,其特徵在於出氣管(5)和進氣管(6) 均是金屬管。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空氣加熱太陽能裝置,包括太陽能集熱管,太陽能集熱管的側壁內設置中空層,中空層內可設有集熱塗層,太陽能集熱管內開設內腔,太陽能集熱管的開口處安裝密封塞,密封塞上安裝出氣管和進氣管,進氣管的下端靠近太陽能集熱管的底部。它可直接利用太陽能加熱空氣,以空氣為導熱介質進行供暖,無須用水,因此可從根本上杜絕現有技術存在的爆管、凍管和管內結垢需定期清理的問題。它設置有進氣管和出氣管,可方便將所述的空氣加熱太陽能裝置進行串並聯,以滿足用戶不同的使用需求。本實用新型還具有結構簡潔緊湊、製造成本低廉和安裝使用簡便的優點。
文檔編號F24J2/48GK201652955SQ20102030272
公開日2010年11月24日 申請日期2010年2月9日 優先權日2010年2月9日
發明者張司海 申請人:張司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