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什麼她們才是有電影臉的女演員(她們也是硬核票房明星)
2023-07-23 06:24:50 1
「在非航空載艦上使用直升機起降的飛行員,生命危險概率約為太空人的五倍、噴氣式飛行轟炸機的十倍、民航飛行員的54倍。是不是很嚇人?為什麼這麼危險,我們還會去做?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把生的希望送給別人,死的危險留給自己。這也是我們的救撈精神。」摘自宋寅的演講。
宋寅,1986年出生的「虎女」。她是東海第一救助飛行隊搜救機長,國內僅有的兩位女性救援機長之一,也是春節檔電影《緊急救援》裡辛芷蕾塑造的人物原型。鮮為人知的平凡英雄、習見思維下硬漢堆裡的女性,兩個「標籤」加成,最帥女機長「輕而易舉」成了網友關注的熱點。
何止於《緊急救援》一部電影,《湄公河行動》裡的女緝毒警郭冰、《紅海行動》中的蛟龍突擊隊女機槍手佟莉、《我和我的祖國》裡開殲10的女飛行員……從真實世界裡的女中豪傑到電影鏡頭對焦的角色,中國電影看似「輕而易舉」抓取了注意力,需要跨越的卻不只是人物設置的邊界,更是某種世俗的審美藩籬。可喜的是,至少在大銀幕上,觀眾越來越樂見,她們,亦能成為中國電影最為硬核的票房明星。
對女英雄的聚焦不是一次「精準營銷」,而是忠於日常的復刻
《緊急救援》裡,女性並非唯一主角。春節檔競爭激烈,關於女機長宋寅的網絡熱度,是一場片方的「精準營銷」嗎?找尋答案前,不妨先看下一組數據。
自1951年8月建立至今,中國救撈共救助遇險人員80134名,其中外籍人員12287名,救助遇險船舶5308艘,包括外籍船舶936艘,打撈沉船1821艘。海難發生時,人們很難自救逃生。萬幸的是,這樣一群救撈人,他們駕乘救助船、救助直升機穿雲破浪地趕來,「用我百分之百護你萬分之一」。可對比強烈的是,直到今天,他們的公眾形象仍是模糊的。「讓觀眾知道他們,知道還有一群海上的守護神」,成了導演林超賢直接而強烈的初衷。
作為華語電影裡第一部同題材作品,真實始終是該片創作的至上要素。電影在真實的救撈人隊伍裡採集樣本,向真實的救援案例索要故事,以致於這些天一支由實景畫面與電影場景混剪成的特別短片披露時,竟很難精準分辨出哪部分才是藝術的再造。
也恰因為對現實足夠忠實,電影裡的救援大場面,性別並非敘事強調的唯一重點。海上鑽井平臺燃起熊熊大火,彭于晏飾演的救援隊長孤身躍入火海;直升機在峽谷山川之間俯衝穿行,辛芷蕾飾演的機長,領命救援身處危難中的生命;滿載乘客的飛機緊急迫降海面,機頭斷裂,包括王彥霖所飾角色在內的救援隊員速降海面,為乘客打開生命通道……演員本人這樣看待女性角色的定位:「她是所有救撈人的一員,沒有與眾不同。」
如斯定位何嘗不是宋寅的日常?這位守衛在東海的上海女性曾在半年前做過一次演講,15分鐘內,她提到了十餘次「機長的責任」,提到了「學習」是提升海上救撈成功率的唯一途徑,透露了她在入行時前輩教自己的放鬆法則,也講述了自己成為「老飛」後一名菜鳥級學員98頁PPT寫成航海學習志的故事……自始至終,沒有一次關乎「女性」,倒是演講的末尾,「我是宋寅,我在上海,我是上海」,讓人無比安心。
對她們的刻畫掙脫了千篇一律,復調的人物越來越顯見
頗值得玩味的是,角色原型故事與電影片段一齊收穫關注後,評論裡有著鮮明的分野——「演員太漂亮了」「為什么女飛行員不能漂亮」——截然不同的聲音,分庭抗禮。這也使得大銀幕上,中國女英雄的形象變遷成了一道有意思的論述題:外貌美,或者說顏值,是否是女英雄敘事的重要標杆。
《紅海行動》裡,女機槍手佟莉留著標準的板寸頭,是她和隊友間戛然而止的愛情,在異國救援中提示觀眾她的性別。《湄公河行動》裡,女緝毒警郭冰面容溫婉,就是人群裡的甲乙丙丁,不突兀的外表完全吻合職業需求。僅僅是林超賢導演的作品序列裡,女性角色的「顏值」已然撕掉了統一標籤。長發、纖細抑或「假小子」,都不是也不該是框定巾幗不讓鬚眉的指徵。一身與職業高度契合的形象氣質,才是電影唯一需要考量的參數。
到了《我和我的祖國》裡,《護航》的導演文牧野給了女飛行員更豐滿的人物曲線。她們既是從小到大一直不甘向「生理弱勢」妥協的妹子,也是為情困卻又不為情傷的普通女性。拋開對性別弱勢的執念,走出取悅男性觀眾的「戀愛腦」劇本慣性,「我為祖國守護藍天」的故事裡,她們與他們並無二致。
這讓人想起,《紅海行動》放映後,90後北大女學霸宋璽也成了路人皆知的明星。作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十五批赴亞丁灣護航編隊裡唯一的女陸戰隊員,宋璽的經歷被廣而告之的同時,也在啟迪著影視創作者——丟掉對性別的成見輕裝上陣,才可能看見復調的人物。文能上北大、藝能拿冠軍、武能打海盜,每一段不平凡的經歷交織成活色生香的宋璽。同理,高度專業與敬業的宋寅,也可以在《緊急救援》裡擁有獨屬的人生故事和成長線,是個真正的不可替代者。(王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