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多動症和活潑好動有什麼區別(3-4歲寶寶好動有多動症)
2023-07-31 19:23:57
文|福林媽咪
後臺有很多寶媽給我留言,說自己家孩子好動,每天小手不安分,摸摸這碰碰那,而且大部分抱怨的寶媽,孩子都是3歲左右。其中一位寶媽說自己有一次一下沒看不住,屋裡搞得一片狼藉,罵不管用,直接上手打了,可是孩子還是改不掉毛病,懷疑孩子有多動症。
3-4歲寶寶活潑好動是天性
3-4歲的寶寶會說話,會跑會跳,比較活潑,正處在精力最旺盛的時期,多餘的精力發散不出去,所以總喜歡亂跑亂跳,而且對事物充滿好奇,任何東西都想去試試,但是又缺少常識,這樣就經常會出現「一不小心家裡一片狼藉」的狀況,這屬於正常現象。
孩子好動不代表多動症,多動症的表現如下
① 注意力集中時間短
② 沒有目的性的亂動、克制不住
③ 學習困難
④ 性格衝動、行為冒失、脾氣不好
⑤ 動作技巧笨拙,長大了還分不清左右
與活潑好動的孩子對比一下就知道了
一、能管住自己與控制不住
也就是說一般孩子好動和安靜可以根據場合切換,能控制住自己的好動。而多動症的孩子是控制不住自己的亂動,比如在幼兒園上課期間,管不住自己,東張西望、總想摸摸別人,但天性活潑沒有多動症的孩子上課可以集中注意,下課該玩還是玩兒。
二、可以學習與學習困難
多動症的孩子由於注意力難以集中,所以學習任何事情都比較困難,而沒有多動症的孩子可以在學習時集中聽講,效率要高一些,所以學習起來也比較快。
三、有目的與無目的
很多活潑好動、調皮搗蛋的孩子,他們的行為是有目的性的,比如就是因為好奇,想研究個一二,但是由於不熟悉,總是會闖禍,或是就只想逗逗家長,或是引起家長注意。而多動症寶寶就只是無目的地東看看西瞧瞧,閒不住。
如果現在還覺得孩子是多動症,那就帶孩子去醫院做些檢查,如果孩子只是活潑好動,寶媽也不要發愁。因為有不少寶媽覺得孩子調皮搗蛋,就像是世紀難題一樣,不聽話又管不住,其實是方法不對。
多動是孩子的天性,但父母不能不管,方法要用對
一、寶寶是惡魔也是天使,你需要的是耐心
寶寶調皮搗蛋,就是天性,有時不是故意的,只是出於好奇,一個轉身稍不注意,可能家裡就會像是經歷了世界大戰一番,但這時候,氣到爆炸的你該怎麼做?像文中開頭提到的那位寶媽一樣又打又罵?其實這樣會讓孩子更加調皮,因為他發現這樣可以引起你的注意。
應該富有耐心地去引導孩子,了解孩子,當孩子表現的不好時,不打罵,當他表現不錯時,多給些鼓勵,孩子就是這麼容易滿足。
二、有必要時獎罰分明
經常挨罵的孩子已經很皮了,罵他吼他,他不癢不痛,挨打是家常便飯的孩子也是如此,更何況現在家裡的孩子都是寶貝,沒幾個捨得下狠手的。經常被打罵的孩子也會變得越來越不自信,跟父母也會越來越疏遠,所以應該獎罰分明才對。
當孩子在做一件事不認真時,如果說有獎勵,孩子一定儘自己全力去做,當孩子變現特別不好時,替他暫時保管一些東西,等表現好時再還給他,孩子自然而然會變得越來越聽話。
寶媽如果發現孩子調皮又活潑好動,要分清楚,看孩子是不是多動症,多動症是病態表現,通過治療可以有效改善,如果只是活潑好動,孩子會隨著年齡的增加而改變性格,收起天性,家長不必過於著急,可以按照上面說的兩種方法教育試試。
註: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果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