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一定要戒掉奶瓶嗎(寶寶到了這個年齡就該戒掉奶瓶了)
2023-08-01 03:55:51 2
現如今,經常可以看到很多孩子年齡很大了,可依然抱著奶瓶不放的場景。
小苗就是這樣,很喜歡自己的奶瓶,今年已經五歲了,可還是經常抱著自己的奶瓶,即使去幼兒園,也要帶著自己的奶瓶。剛開始的時候,小苗的媽媽並沒有在意,她覺得孩子開心就好,順其自然,等孩子長大了就會自覺的不用奶瓶了。直到有一天,小苗捂著自己的小嘴,眼淚汪汪地告訴媽媽,自己牙疼,媽媽趕忙帶小苗去醫院檢查,得知小苗是因為長期用奶瓶換上了奶瓶齲之後,她才後悔不已。
為了有效避免小苗悲劇的重演,今天就來了解一下關於戒掉奶瓶的事情。首先,了解一下孩子到了什麼時候該戒掉奶瓶。
一般來說,在孩子六個月以後,父母要試著讓孩子丟掉奶瓶,之後可以嘗試讓孩子用吸管杯或鴨嘴杯,1歲到1歲半左右,可以嘗試用廣口杯。孩子最晚應該在2歲之前徹底戒掉奶瓶,如若不然,可能會對孩子牙齒的發育和身體的健康產生諸多危害。
所以,父母最好在孩子一歲左右的時候,幫助孩子戒掉奶瓶,否則可能會產生以下的危害。
1、引發奶瓶齲奶瓶齲,就是因為奶瓶而引起的齲齒。如果孩子長時間使用奶瓶,在吮吸奶嘴時,牛奶就容易直接附著在牙齒表面,再加上孩子使用奶瓶時還總是邊玩邊喝,就會使肚子飽脹而引起睡意,從而導致唾液分泌量減少,無法清理口腔,使口腔內腐蝕牙體的細菌大量繁殖,再加上孩子乳牙的牙質較薄、礦化程度低,易被腐蝕,久而久之就可能出現牙齒脫鈣、牙冠剝脫,會形成黑色的殘根或牙渣,從而引發「奶瓶齲」。它通常以環形齲的形狀出現,一般先從寶寶牙齒上頜乳切牙的唇面齦緣處開始,起初是白色小點,之後逐漸變成棕褐色,到了後期,甚至會導致整個牙齒只剩殘根。如果不幸患了「奶瓶性齲齒」,孩子不僅會牙疼難耐,嚴重時還可能出現牙髓炎、牙周膿腫等併發症,使孩子的身體健康受到危害。如果孩子患上奶瓶齲,父母一定要及時帶孩子就醫。
2、影響牙齒發育眾所周知,孩子在使用奶瓶的時候,需要不斷的吮吸奶嘴。其實這個動作會讓孩子牙齒上顎和舌頭受到擠壓,孩子上排的乳牙會被往前推,下排乳牙會受到向後的擠壓。如果孩子兩歲的時候還沒有戒掉奶瓶,長此以往的吮吸奶嘴,不僅可能讓孩子的牙齒咀嚼功能受損;還可能增加孩子的牙齒出現齙牙、牙齒不齊的機率,影響面部美觀;還不利於日常的牙齒清潔,食物殘渣更容易滯留在牙齒縫中,時間久了就容易出現蛀牙問題。
3、影響語言發育
大家可能會疑惑,長期用奶瓶為什麼會對語言發育產生不良影響呢?要知道,一歲的時候,正是孩子語言能力形成的關鍵時期,在這個階段,孩子對語言會非常敏感,如果在這個時候,孩子一直使用奶瓶的話,就很有可能影響寶寶口齒的正常發育,而不健康的口齒發育容易讓孩子出現吐字不清等語言障礙,從而對孩子的語言發育造成不良影響。
既然如此,那麼,如何讓孩子快速從奶瓶過渡到水杯呢?
1、培養孩子的興趣,把握好時機孩子不明白奶瓶的利害,不會自覺戒掉奶瓶,但孩子知道什麼是有趣的,孩子天生喜歡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所以父母應該幫助孩子,通過培養孩子對水杯的興趣,把握好實時機,來引導孩子完成從來奶瓶到水杯的過渡。父母可以想辦法經常讓寶寶接觸水杯,比如買一些杯子玩具或者放一盆水,讓孩子用杯子裝水玩等等,慢慢地幫助孩子接受這種新的喝水方式。
2、選好寶寶的杯具很重要
為孩子選擇合適的杯具,是引導孩子從奶瓶過渡到水杯的關鍵一步。在選擇杯具的時候,父母們要注意到這些。首先,要為孩子選擇一個容易抓住的杯子,因為孩子手的抓握能力比較弱;其次,選杯具時應該注意孩子的接受能力,不要一開始就給孩子使用敞口杯,建議從鴨嘴杯開始,然後過渡到吸管杯,最後再為孩子選擇敞口杯;當然,也要尊重孩子的喜好,選擇孩子喜歡的杯具,選擇具有趣味性的杯子;最後,還要注重杯子的實用性,建議父母不要給孩子買易碎的杯子,因為孩子比較多動和貪玩,容易摔碎杯子,所以玻璃陶瓷杯之類都不適合孩子。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需要注意到很多細節,才能更好的照顧孩子。所以,身為父母,一定要多了解一些,了解一些關於育兒的常識,從而更好地為孩子的健康保駕護航!#鮑奶奶育兒課堂##清風計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