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兒體重最低是多少(胎兒體重估計不那麼簡單)
2023-07-31 23:37:17 3
工作中,時常會碰到這樣的情況:
生之前估計寶寶不大,結果生出來是個巨大兒(體重8斤以上);生之前估計寶寶大,選擇了剖宮產,結果剖出來也就6、7斤。
如此這般,產婦和家屬心裡總有點不舒服:
「這醫生水平實在不行,估計體重太不準了!「
」這B超也太不準了吧!「
說句實話,一坨肉擺在面前,都很難準確說出多重,更何況隔著肚皮,又生活在羊水裡的胎兒?
儘管如此,因為涉及到分娩方式的選擇,作為醫生,我們儘量讓估計的體重接近實際的體重。
根據肚子大小估體重就是用測量的宮高(從恥骨聯合到宮底的高度)和腹圍來計算胎兒體重。
我在當實習生的時候,老師教給我的就是這個方法:
胎兒體重(克)=宮高(釐米)×腹圍(釐米)±200(克)
如果胎兒已經入盆,就加200克,如果沒有入盆,就減200克。
其實,這個方法並不準確,看下圖:
腹圍一樣的胖一點的產婦和瘦一點的產婦,肚子裡的寶寶大小肯定不一樣。
我們經常看到有的產婦肚子很大,但肚子裡的寶寶並不大,常見於比較胖的產婦或者羊水偏多的產婦;而有些產婦肚子不大,寶寶卻不小,常見於比較瘦、腹壁脂肪比較少或者經常鍛鍊、腹部肌肉比較發達的產婦,我們經常調侃地稱為「皮薄餡大」。
所以,根據肚子大小來估計胎兒體重受腹壁厚度、羊水量、腹壁張力等影響,並不準確,只能作為參考。
根據B超估計通過超聲測量的胎兒的各個骨骼徑線,來估計胎兒體重;
這些徑線包括:
B超測量的是胎兒的骨架,是不包括肌肉和脂肪的,所以在估計胎兒體重上肯定會有誤差。比如骨架子一樣大的人,胖瘦不一樣,體重肯定是不一樣的。
另外,不同的醫生測量的數據也會有差異。
所以,B超估計出來的體重,都會要±400克,將近1斤,所以估計的和實際的相差1斤甚至1斤半也不為過。
醫生根據經驗估計工作了很多年的醫生,只會把宮高腹圍以及B超報告作為參考,更相信的是自己的「觸感」。
過去北京市百貨大樓有個人稱「一抓準」的服務員,能準確估計出抓在手裡的糖的重量。有經驗的醫生也是一樣,用手摸摸估計出來的體重比B超還準。當然,也會有失誤的時候。
綜上,估計胎兒體重不是件容易的事兒,作為醫生,儘量讓估計的體重接近實際體重,以免影響分娩方式的評估,作為產婦和家屬,如果寶寶的實際體重比估計體重相差多一點,也要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