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整地機變速箱潤滑油外循環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7-15 06:25:41 3
專利名稱:聯合整地機變速箱潤滑油外循環結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農業機械,主要涉及一種聯合整地機具上的變速箱潤滑油冷卻結構。
背景技術:
聯合整地機是目前我國北方地區旱作農業中的主選機型之一,為農業機械化作業水平的提高起到了積極作用。但是,由於受機具整體重量要求等諸多因素的限制,現用聯合整地機上的側變速箱總體尺寸較小,內填的齒輪潤滑油油量有限,在實際作業中,側變速箱內的潤滑油油溫過高,粘度下降,甚至產生氣化現象,箱體內壓力升高,形不成潤滑油膜, 雜質增加,油質下降,潤滑能力大幅降低,造成齒輪、軸承等零部件磨損加劇,箱體滲漏油嚴重,使用壽命縮短,故障率提高,維修成本增加,作業效率下降。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針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設計提供一種聯合整地機變速箱潤滑油外循環結構,達到降低變速箱的潤滑油作業溫度、減少零部件磨損和作業故障、延長使用壽命、降低作業成本、提高作業效率的目的。本實用新型的基本設計是,聯合整地機變速箱潤滑油外循環結構包括機架總成及配裝在機架總成中間部位的中央變速箱和兩側部位的側變速箱,萬向傳動軸兩端分別連接在中央變速箱動力輸出軸和側變速箱動力輸入軸上,在中央變速箱上固裝油泵,帶有過濾器的吸油管兩端分別與中央變速箱出油口和油泵進油口連接,在油泵出油口與側變速箱進油口之間連通配裝潤滑油出油散熱管,潤滑油回油散熱管的兩端分別與側變速箱出油口和中央變速箱進油口連接。本實用新型可以將中央變速箱內潤滑油與兩側的側變速箱內潤滑油構成互相連通的外循環冷卻系統,大幅度降低了變速箱內潤滑油的作業溫度,減輕了變速箱內零部件的磨損,具有結構設計新穎合理、潤滑油降溫冷卻效果好、使用壽命長、使用成本低的特點。
附圖是聯合整地機變速箱潤滑油外循環結構總體配置示意圖。圖中件號說明1、側變速箱、2、機架總成、3、萬向傳動軸、4、中央變速箱、5、過濾器、6、吸油管、7、
油泵、8、潤滑油出油散熱管、9、潤滑油回油散熱管。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最佳實施方案進行詳細描述。聯合整地機變速箱潤滑油外循環結構包括機架總成2及配裝在機架總成2中間部位的中央變速箱4和兩側部位的側變速箱1,萬向傳動軸3兩端分別連接在中央變速箱4動力輸出軸和側變速箱1動力輸入軸上,在中央變速箱4上固裝油泵7,帶有過濾器5的吸油管6兩端分別與中央變速箱4出油口和油泵7進油口連接,在油泵7出油口與側變速箱1進油口之間連通配裝潤滑油出油散熱管8,潤滑油回油散熱管9的兩端分別與側變速箱1出油口和中央變速箱4進油口連接。 作業時,中央變速箱4的動力輸入軸帶動油泵7旋轉,在油泵7的作用下,中央變速箱4內的潤滑油經吸油管6、過濾器5、油泵7、潤滑油出油散熱管8送入兩側的側變速箱 1內,爾後經潤滑油回油散熱管9回流到中央變速箱4內,完成變速箱潤滑油外循環流動。 在潤滑油循環流動中,延長熱交換路徑,增大熱交換面積,實現潤滑油散熱降溫作業。過濾器5可有效清潔潤滑油,減少零部件磨損,延長使用壽命。
權利要求1. 一種聯合整地機變速箱潤滑油外循環結構,包括機架總成( 及配裝在機架總成 ⑵中間部位的中央變速箱⑷和兩側部位的側變速箱(1),萬向傳動軸⑶兩端分別連接在中央變速箱(4)動力輸出軸和側變速箱(1)動力輸入軸上,其特徵在於在中央變速箱(4) 上固裝油泵(7),帶有過濾器(5)的吸油管(6)兩端分別與中央變速箱出油口和油泵(7)進油口連接,在油泵(7)出油口與側變速箱(1)進油口之間連通配裝潤滑油出油散熱管(8),潤滑油回油散熱管(9)的兩端分別與側變速箱(1)出油口和中央變速箱(4)進油口連接。
專利摘要聯合整地機變速箱潤滑油外循環結構屬於農業機械;在中央變速箱上固裝油泵,帶有過濾器的吸油管兩端分別與中央變速箱出油口和油泵進油口連接,在油泵出油口與側變速箱進油口之間連通配裝潤滑油出油散熱管,潤滑油回油散熱管的兩端分別與側變速箱出油口和中央變速箱進油口連接;本結構設計新穎合理,潤滑油降溫冷卻效果好,使用壽命長,使用成本低。
文檔編號A01B71/00GK202043420SQ2011201387
公開日2011年11月23日 申請日期2011年5月5日 優先權日2011年5月5日
發明者劉大林, 劉恩宏, 張曉東, 李向軍, 李明金, 王明軍, 許春林, 趙大勇, 陳長海 申請人:許春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