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選精礦取樣器的製作方法
2023-07-14 21:36:21 1
專利名稱:浮選精礦取樣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礦漿取樣檢測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浮選精礦取樣器。
背景技術:
在採礦中,精礦質量因素中,浮選精礦粒度粗細的因素尤為重點。一般情況下,工人經常使用傳統樣勺對精礦進行截取,然後通過肉眼和手感觀察浮選精礦粒度是否正常。 但由於流量較大,礦漿流速急緩不穩定,礦漿中的顆粒易在澄清礦漿時流走。並在倒取礦漿時,由於樣勺內壁生鏽凹凸,不少顆粒懸掛樣勺內壁。這樣選取礦漿,很難反映出實際情況。如果想更加準確地反應礦樣濃度、粒度,礦樣需要在長時間烘乾處理後,才能對礦樣進行粒度測算。這種耗時長,指導現場的時效性差。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浮選精礦取樣器,對精礦礦漿進行粒度檢測,並及時反應精礦指標變化,為工人操控浮選設備提供可靠的依據。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來實現的本實用新型的浮選精礦取樣器,其特徵在於由護欄圈,通過一組均勻分布的卡夾裝置與此護欄圈底端相靠接的球面篩網所組成,所述的護欄圈上設有操作把手,所述的卡夾裝置由與所述的球面篩網的上部固定連接的掛環,與所述的護欄圈的底部固定連接的螺栓,套在此螺栓上的長條形壓板,與此螺栓螺紋連接的緊固螺母所組成,所述的長條形壓板與所述的掛環相靠接。所述的掛環上設有U形通孔,此U形通孔的高度比所述的長條形壓板的長度大2-5 mm,所述的U形通孔的寬度比長條形壓板的長度小8-15 mm。本實用新型的優點礦漿在經過篩網作業時,由於大部分水份通過篩網流走,這樣可減少礦漿對取樣器-樣勺的衝擊,配合正確取樣手法,將礦物中的顆粒留在篩網表面。由於樣勺採取球面篩網結構,礦樣倒出時,顆粒殘留少,提高礦樣粒度的準確性;對於有經驗的現場操作人員無需將礦樣倒出,在取樣篩內直接就可判斷粒度情況指導操作。可以及時、快速指導現場生產。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圖1的局部放大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圖2的側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0015]如圖1、2、3所示本實用新型的浮選精礦取樣器,其特徵在於由護欄圈1,通過一組均勻分布的卡夾裝置2與此護欄圈1底端相靠接的球面篩網3所組成,所述的護欄圈1 上設有操作把手4,所述的卡夾裝置2由與所述的球面篩網3的上部固定連接的掛環2-1, 與所述的護欄圈1的底部固定連接的螺栓2-4,套在此螺栓2-4上的長條形壓板2-2,與此螺栓2-4螺紋連接的緊固螺母2-3所組成,所述的長條形壓板2-2與所述的掛環2-1相靠接。所述的掛環2-1上設有U形通孔,此U形通孔的高度比所述的長條形壓板2-2的長度大2-5 mm,所述的U形通孔的寬度比長條形壓板的長度小8-15 mm。本實用新型為上下可拆式結構,整體結構時,長條形壓板2-2為橫向放置,即長條形壓板2-2跨過U形通孔壓在掛環2-1表面上,護欄圈1與球面篩網3固定靠接在一起;當需要分體時,旋鬆緊固螺母,使長條形壓板2-2垂直放置,長條形壓板2-2便從掛環2-1的 U形通孔中脫出,護欄圈1與球面篩網3隨即分開。
權利要求1.一種浮選精礦取樣器,其特徵在於由護欄圈,通過一組均勻分布的卡夾裝置與此護欄圈底端相靠接的球面篩網所組成,所述的護欄圈上設有操作把手,所述的卡夾裝置由與所述的球面篩網的上部固定連接的掛環,與所述的護欄圈的底部固定連接的螺栓,套在此螺栓上的長條形壓板,與此螺栓螺紋連接的緊固螺母所組成,所述的長條形壓板與所述的掛環相靠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浮選精礦取樣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掛環上設有U形通孔, 此U形通孔的高度比所述的長條形壓板的長度大2-5 mm,所述的U形通孔的寬度比所述的長條形壓板的長度小8-15 mm。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於礦漿取樣檢測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浮選精礦取樣器。由護欄圈和球面篩網所組成,護欄圈上設有操作把手,卡夾裝置由與球面篩網的上部固定連接的掛環,與護欄圈的底部固定連接的螺栓,套在此螺栓上的長條形壓板,與此螺栓螺紋連接的緊固螺母所組成,長條形壓板與掛環相靠接。掛環上設有U形通孔,此U形通孔的高度比長條形壓板的長度大2-5mm,U形通孔的寬度比長條形壓板的長度小8-15mm,本實用新型礦樣倒出時,顆粒殘留少,提高礦樣粒度的準確性,可以及時、快速指導現場生產。
文檔編號G01N1/10GK202158972SQ20112028741
公開日2012年3月7日 申請日期2011年8月9日 優先權日2011年8月9日
發明者關健, 蓋壯 申請人:鞍鋼集團礦業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