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攜式天線底座的製作方法
2023-07-14 19:56:36 2

本實用新型涉及天線底座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可攜式天線底座。
背景技術:
測試天線性能通常是將待測天線通過天線安裝底座,與相應飛機局部模型進行連接,再將整個飛機局部模型放置於天線測試轉臺上。
對於不同的待測天線,測試時需將其安裝在不同的飛機局部模型上,由於不同的模型有著不同的曲率和傾角,而為保證天線能穩定的安裝在平面上,並保持固定的測試角度,因此針對不同的天線測試,需針對待測天線和待測模型生產專用的天線安裝底座,製造這些專用底座需高額的設計加工費用,同時需花費大量時間,嚴重影響試驗周期,亦增加試驗成本。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解決的技術問題在於提供一種可攜式天線底座,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的缺點。
本實用新型所解決的技術問題採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可攜式天線底座,包括由一塊硬質鋁板和一片可塑性鋁皮組成的臺式組合體,其中,可塑性鋁皮通過鈑金加工為可調整高度、傾角的凸臺,待測天線固定於凸臺上,凸臺固定在硬質鋁板上,同時在硬質鋁板上設置有便於待測天線便捷穿過可攜式天線底座與機身局部模型連接的饋線孔;凸臺可以根據測試需要,調整出不同高度、不同傾角的可攜式天線底座,在更換待測天線和機身局部模型後迅速開展試驗。
在本實用新型中,凸臺為梯形結構,且梯形兩側為弧面,以減少待測天線磨損。
在本實用新型中,針對不同曲率、傾角、大小的機身局部模型,通過調整可攜式天線底座,使待測天線得以在機身局部模型上穩定安放,從而減少試驗步驟,簡化試驗程序。
在本實用新型中,待測天線通過螺栓或卡扣固定在凸臺檯面上,在試驗測試時,可通過調節可塑性鋁皮形狀,從而改變凸臺梯形角度大小,繼而調整凸臺的形狀、高度和傾角。
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將可塑性鋁皮鈑金加工為凸臺與硬質鋁板組成臺式組合體,通過調節可塑性鋁皮形狀,從而改變凸臺梯形角度大小,繼而調整凸臺的形狀、高度和傾角,以實現調節可攜式天線底座的位置,將待測天線安裝在符合測試要求的高度和傾角的機身局部模型上,從而實現對任意天線安裝測試的需求,結構簡單,使用方便,且可根據試驗需求隨時改變高度和傾角,即節約了試驗時間,又節約專用天線安裝底座的生產費用。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的俯視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的側視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中的機身局部模型I的待測天線安裝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中的機身局部模型II的待測天線安裝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徵、達成目的與功效易於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圖示,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
參見圖1~圖4的可攜式天線底座,包括饋線孔1、硬質鋁板2、凸臺3、可攜式天線底座4、待測天線5及機身局部模型,其中,待測天線5固定於凸臺3上,凸臺3固定在硬質鋁板2上,同時在硬質鋁板2上設置有便於待測天線5便捷穿過可攜式天線底座4與機身局部模型連接的饋線孔1;凸臺3為可塑性鋁皮製成,其可以根據測試需要,調整出不同高度、不同傾角的可攜式天線底座4,在更換待測天線5和機身局部模型後迅速開展試驗。
在本實施例中,凸臺3為梯形結構,且梯形兩側為弧面,以待測天線5磨損。
在本實施例中,針對不同曲率、傾角、大小的機身局部模型包括附圖3~4所示的機身局部模型I、機身局部模型II,通過調整可攜式天線底座4,使待測天線5得以在機身局部模型上穩定安放,從而減少試驗步驟,簡化試驗程序。
在本實施例中,待測天線5通過螺栓固定在凸臺3檯面上,在試驗測試時,可通過調節鋁皮形狀,從而改變凸臺3中A、B兩處角度大小,繼而可調整該凸臺3的形狀、高度和傾角。
在本實施例中,如圖3~4所示,通過調節可攜式天線底座4的位置,可將待測天線5安裝在符合測試要求的高度和傾角的機身局部模型I、機身局部模型II上,從而實現對任意天線安裝測試的需求,結構簡單,使用方便,且可根據試驗需求隨時改變高度和傾角,即節約了試驗時間,又節約專用天線安裝底座的生產費用。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徵和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實用新型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範圍的前提下,本實用新型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範圍內。本實用新型要求保護範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