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可調節汽車尾管的製作方法
2023-08-05 15:19:21
專利名稱:一種可調節汽車尾管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尾管技術領域,特別涉及可調節汽車尾管。
背景技術:
現有的汽車尾管一般為定製尾管,連接方式也相對固定,其安裝後不可調整方向且各類型尾管不可通用;因此在更換尾管時需選用形狀對應、角度一致的尾管,這樣給安裝和更換時造成了不便。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針對現有技術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安裝靈活的可調節汽車尾管。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以下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可調節汽車尾管,包括固定尾管和活動尾管,其特徵在於所述固定尾管上套設有圈形緊固,圈形緊固結合部上設有調節螺絲,圈形緊固結合部兩側對稱設有固定螺絲;所述活動尾管套設於圈形緊固上,活動尾管上開有與固定螺絲位置對應的導向開口,活動尾管上開有與調節螺絲位置對應的定位開口,活動尾管上開有與定位開口相對應的缺口。進一步地,導向開口縱向設於活動尾管上,導向開口的長度與活動尾管轉動的軌
跡一致。進一步地,所 述缺口處的弦長大於固定尾管的直徑。本實用新型有益效果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安裝靈活,圈形緊固在固定尾管上的位置可調,活動尾管可延固定尾管軸心線做360度的旋轉調整,活動尾管可以相對固定尾管成各種角度設置,通過固定螺絲固定相對位置簡單且穩定,使汽車尾管的調整及更換更加靈活方便。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正面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側面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變形後結構示意圖。圖中1、固定尾管;2、活動尾管;3、圈形緊固;21、導向開口;22、定位開口; 23、缺口;31、調節螺絲;32、固定螺絲。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如圖1所述,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可調節汽車尾管,包括固定尾管I和活動尾管2,其特徵在於所述固定尾管I上套設有圈形緊固3,圈形緊固3結合部上設有調節螺絲31,圈形緊固3結合部兩側對稱設有固定螺絲32,固定螺絲32與結合部的相對位置可任意設置,本實用新型優選該相對位置為圈形緊固3的半徑;所述活動尾管2套設於圈形緊固3上,活動尾管2上開有與固定螺絲32位置對應的導向開口 21,固定螺絲32穿過導向開口 21將活動尾管與圈形緊固3鉸接,活動尾管2上開有與調節螺絲31位置對應的定位開口 22,定位開口 22套設於圈形緊固3的結合部上,活動尾管2上開有與定位開口 22相對應的缺口 23。如上所述,鬆開調節螺絲31,使圈形緊固3可在固定尾管I軸向上變換位置,帶動活動尾管2在固定尾管I軸向上的相對位置;活動尾管2以導向開口 21為軌跡活動時,圈形緊固3的結合部頂觸定位開口 22形成軌跡圓心,鎖緊固定螺絲可以使活動尾管2形成與固定尾管I的不同夾角。所述導向開口 21縱向設於活動尾管2上,導向開口 21的長度與活動尾管2轉動的軌跡一致,所述缺口 23處的弦長大於固定尾管I的直徑,活動尾管2調整角度時,固定尾管I徑向可穿過缺口 23。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方式,故凡依本實用新型專利申請範圍所述的構造、特徵及原理所做的等效變化或修飾,均包括於本實用新型專利申請範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可調節汽車尾管,包括固定尾管(I)和活動尾管(2),其特徵在於所述固定尾管(I)上套設有圈形緊固(3),圈形緊固(3)結合部上設有調節螺絲(31),圈形緊固(3)結合部兩側對稱設有固定螺絲(32);所述活動尾管(2)套設於圈形緊固(3)上,活動尾管(2)上開有與固定螺絲(32 )位置對應的導向開ロ( 21),活動尾管(2)上開有與調節螺絲(31)位置對應的定位開ロ( 22 ),活動尾管(2)上開有與定位開ロ( 22)相對應的缺ロ( 23)。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調節汽車尾管,其特徵在於所述導向開ロ(21)縱向設於活動尾管(2)上,導向開ロ(21)的長度與活動尾管(2)轉動的軌跡一致。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調節汽車尾管,其特徵在於所述缺ロ(23)處的弦長大於固定尾管(I)的直徑。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尾管技術領域,特別涉及可調節汽車尾管;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可調節汽車尾管,包括固定尾管和活動尾管,其特徵在於所述固定尾管上套設有圈形緊固,圈形緊固結合部上設有調節螺絲,圈形緊固結合部兩側對稱設有固定螺絲;所述活動尾管套設於圈形緊固上,活動尾管上開有與固定螺絲位置對應的導向開口,活動尾管上開有與調節螺絲位置對應的定位開口,活動尾管上開有與定位開口相對應的缺口;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安裝靈活,圈形緊固在固定尾管上的位置可調,活動尾管可延固定尾管軸心線做360度的旋轉調整,活動尾管可以相對固定尾管成各種角度設置,通過固定螺絲固定相對位置簡單且穩定,使汽車尾管的調整及更換更加靈活方便。
文檔編號F01N13/18GK202883066SQ20122047701
公開日2013年4月17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19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19日
發明者董永光 申請人:奉化市科銳汽車部件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