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吐奶後該不該再餵(嬰兒吐奶一般幾個月就不吐了)
2023-07-27 08:52:29 2
嬰幼兒的胃部呈水平位且裝的容量還比較小,寶寶出生了以後受人本能等影響,吸奶會比較急且對於飽腹感並未有清晰的認知,加之同時會吸入部分空氣,所以吐奶就時有發生了。那一般來說,嬰兒吐奶吐到幾個月就不吐了呢?
嬰兒吐奶一般幾個月就不吐了
小嬰兒剛剛出生的時候胃部還沒有發育好,胃是保持水平的狀態的,所以小嬰兒吃進去的奶水可能會漾出來,看起來就像是小嬰兒在吐奶。小嬰兒吐奶是一種生理現象,是由於小嬰兒胃部的發育特點造成的,但是隨著小嬰兒的逐漸成長,小嬰兒的各個器官都在快速的發育中,小嬰兒吐奶的情況也會隨著胃部的發育完善而停止。
一般來說小嬰兒出生大概三個月左右的時間就不會再吐奶,吐奶可以自動停止消失。但是也有的小嬰兒可能並不會在這個階段出現吐奶消失,這個時候就需要特別的警惕,這種狀況可能是由於小嬰兒有問題造成的,比如,腸套疊、腸梗阻或者是腸胃炎等都容易導致嬰兒在三個月之後出現吐奶。
如果小嬰兒超過了三個月依然頻繁吐奶,那就需要考慮是病理性因素造成的,需要立即帶著嬰兒就醫診治。
嬰兒吐奶怎麼辦最有效
1、餵養姿勢:媽媽餵奶的時候姿勢正確嗎?寶寶小的時候胃部發育很不成熟,不能像成年人一樣能夠好好地儲存食物。成年人的胃部會有一個賁門的,可以封鎖食物,而寶寶的食道到胃部是直著的,所以媽媽在給寶寶餵奶的時候一定要讓頭部高於身體,最好是45度斜抱著寶寶。在寶寶吃完奶之後也不要立刻放下他,可以豎直抱著寶寶,讓寶寶趴在媽媽肩膀上,過一會再讓寶寶躺著。
2、調整輔食:寶寶添加輔食的時候,如果吐出的奶有酸臭味,可能是由於寶寶消化不良導致的,此時寶寶的消化器官尚末發育成熟,不適應食物的質和量的變化;所以一旦餵養不當、冷熱失調或遇到感染時,就容易引起腸道消化吸收功能紊亂而發病。不但吐出的奶有酸臭味,而且喝的水也會吐出來。這個時候應適當控制飲食,添加輔食時,每次只限一種且漸漸加量。餵寶寶容易消化的食物減輕胃腸道負擔,使消化道得到一定休息。注意寶寶保暖,以免冷熱失調引起腸胃不適。
3、餵養頻繁:有時候媽媽看寶寶一醒來,就以為寶寶餓了,然後餵他吃奶。如果餵養過於頻繁,寶寶也會吐奶的,所以媽媽不僅要擔心寶寶會不會餓,還要看是不是撐著寶寶了。畢竟寶寶的胃還很小,吃不了多少東西,這種情況,媽媽就不必過於擔心,等寶寶消化完胃裡的食物再餵他就好了。
4、幫寶寶拍嗝:打嗝可以幫助寶寶把吸進胃裡的空氣排出來,寶寶吃奶後打個嗝會有效減少吐奶現象,可以把寶寶豎抱起靠在肩上,輕輕拍打後背。
5、吃奶後適當的側臥:不少媽媽在給寶寶餵奶後很快就把寶寶放到床上。可是這突如其來的換了姿勢會導致寶寶吐奶厲害,應該讓寶寶先側臥以下,然後再慢慢改為仰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