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回收方法和二氧化碳回收型蒸汽發電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07-27 21:27:16
專利名稱:二氧化碳回收方法和二氧化碳回收型蒸汽發電系統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此處描述的實施例總體上涉及ニ氧化碳回收型蒸汽發電系統和ニ氧化碳回收方法。
背景技術:
在諸如使用大量礦物燃料的熱電站等發電系統中,應用胺吸收方法作為對引起全球變曖原因之一的ニ氧化碳進行去除和回收的方法。然而,在胺吸收方法中,需要從大量低壓(例如,大約0. 3MPa)蒸汽中獲得的熱能來對已經吸收了ニ氧化碳的吸收液進行再生。為了補償這ー熱能,提出了ー種方法,在該方法中,在執行了吸收的ニ氧化碳的熱量與通過將ニ氧化碳壓縮到適於將ニ氧化碳注入到地下的高壓(例如,大約8MPa)而生成的熱量之間的熱交換之後,將從渦輪冷凝系統中分流出的冷凝物匯合到脫氣器。然而,一直存在的問題在於冷凝物的量不足以回收ニ氧化碳的總熱量。因此,在低壓加熱器中流動的冷凝物的量減小了,從渦輪抽取的氣體的量減小了,並且向蒸汽冷凝器排放的熱增加了,從而降低了相關領域中的再生循環的效果。由於這一原因,一直存在的問題在於回收的熱量並沒有使渦輪的輸出顯著増加。此外,在將回收的ニ氧化碳注入到地下的過程中,ニ氧化碳需要被壓縮成高壓。然而,為了確保這ー壓縮的動カ源,發電站的輸出過度地且不可避免地減小。
發明內容
根據ー個實施例,一種ニ氧化碳回收型蒸汽發電系統包括鍋爐,其通過燃燒燃料來產生蒸汽並且生成廢氣;第一渦輪,其連接到發電機且由所述鍋爐供應的蒸汽旋轉驅動; 吸收塔,其被供應了來自鍋爐的廢氣,並且使得在廢氣中包含的ニ氧化碳被吸收到吸收液中;再生塔,其被供應了來自吸收塔的吸收了ニ氧化碳的吸收液,從吸收液中排出ニ氧化碳氣體,並且排出ニ氧化碳氣體;重沸器,其加熱來自再生塔的吸收液,井向再生塔供應生成的蒸汽;冷凝器,其通過使用冷卻水對ニ氧化碳氣體進行冷凝來將水分從再生塔中排出的 ニ氧化碳氣體中去除;壓縮器,其對由冷凝器去除水分後的ニ氧化碳氣體進行壓縮;以及第二渦輪,其驅動所述壓縮器。將由冷卻水在冷凝器中對從ニ氧化碳氣體回收熱所產生的蒸汽供應給第一渦輪或第二渦輪。
圖1是舉例說明了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ニ氧化碳回收型蒸汽發電系統的示意性結構圖;圖2是舉例說明了根據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ニ氧化碳回收型蒸汽發電系統的示意結構圖;圖3是舉例說明了根據本發明第三實施例的ニ氧化碳回收型蒸汽發電系統的示意結構圖4是舉例說明了根據本發明第四實施例的ニ氧化碳回收型蒸汽發電系統的示意結構圖;圖5是舉例說明了根據修改示例的ニ氧化碳回收型蒸汽發電系統的示意結構圖;圖6是舉例說明了根據本發明第五實施例的ニ氧化碳回收型蒸汽發電系統的示意結構圖;以及圖7是舉例說明了根據本發明第六實施例的ニ氧化碳回收型蒸汽發電系統的示意結構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現在將參考附圖來介紹實施例。(第一實施例)圖1舉例說明了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ニ氧化碳回收型蒸汽發電系統的總體結構。ニ氧化碳回收型蒸汽發電系統1包括蒸汽發電裝置la,其通過燃料的燃燒來產生渦輪蒸汽4並且通過旋轉驅動渦輪來發電;以及ニ氧化碳回收裝置lb,其通過使用吸收了在廢氣5中包含的ニ氧化碳的吸收液來從在鍋爐6中產生的廢氣5中回收ニ氧化碳。向鍋爐6供應燃料和空氣以便進行燃燒,並且燃料在爐內燃燒,從而產生渦輪蒸汽4且生成廢氣5。鍋爐6包括過熱器9,該過熱器9通過爐內燃燒加熱渦輪蒸汽4來生成主蒸汽;以及再熱器10,該再熱器10被設置為與過熱器9相鄰並且該再熱器10對從過熱器9供應的、經過將在下文描述的高壓蒸汽渦輪21的渦輪蒸汽4進行再加熱來生成再熱蒸汽。蒸汽發電裝置Ia包括高壓蒸汽渦輪(高壓渦輪)21,其由從鍋爐6的過熱器9供應的渦輪蒸汽4 (主蒸汽)旋轉驅動;以及中壓蒸汽渦輪(中壓渦輪)22,其通過渦輪軸20 連接到高壓渦輪21並且由從高壓渦輪21供應的經過鍋爐6的再熱器10的渦輪蒸汽4 (再熱蒸汽)旋轉驅動。此外,低壓蒸汽渦輪(低壓渦輪)23通過渦輪軸20連接到中壓渦輪 22,且低壓渦輪23被配置為由從中壓渦輪22供應的渦輪蒸汽4 (來自中壓渦輪22的排出蒸汽(中壓排出蒸汽))旋轉驅動。而且,利用渦輪軸20的旋轉來發電的發電機M被連接到渦輪軸20。此外,在本實施例中,高壓渦輪21、中壓渦輪22、低壓渦輪23和發電機M的旋轉軸相互連接從而形成ー個渦輪軸20。然而,本發明並不限於這ー結構。蒸汽發電裝置Ia包括兩個或多個渦輪軸以及多個連接到相應渦輪軸的發電機,其中每個渦輪軸包括至少ー個蒸汽渦輪。蒸汽冷凝器沈通過對從低壓渦輪23排出的渦輪蒸汽(來自低壓渦輪23的排出蒸汽(低壓排出蒸汽))進行冷卻和冷凝來生成冷凝物27,並且蒸汽冷凝器沈設置在低壓渦輪23下方。從蒸汽冷凝器沈排出的冷凝物27由冷凝泵31發送到管道觀的下遊側,並且由供水泵34經由管道33發送到渦輪6。如圖1所示,ニ氧化碳回收裝置Ib設置有已知的ニ氧化碳分離回收裝置40,ニ氧化碳分離回收裝置40被供應了來自鍋爐6的廢氣5,並且ニ氧化碳分離回收裝置40分離和回收在廢氣5中包含的ニ氧化碳。ニ氧化碳分離回收裝置40包括吸收塔(未示出),該吸收塔將包含在廢氣5中的ニ氧化碳吸收到ニ氧化碳吸收液中;以及再生塔(未示出),該再生塔被供應了來自吸收塔的吸收了ニ氧化碳的吸收液(富液),並且該再生塔通過從富液中放出ニ氧化碳氣體來排出包含水蒸氣的ニ氧化碳氣體42,並再生吸收液。在再生塔中再生的吸收液被供應給吸收塔。通過將胺化合物溶解到水中而得到胺化合物水溶液,該胺化合物水溶液可以被用作吸收ニ氧化碳的吸收液。再生塔設置有重沸器41。重沸器41允許貧液(再生的具有小含量ニ氧化碳的吸收液)的溫度升高,並且重沸器41通過加熱存儲在再生塔中的貧液的一部分來生成蒸汽, 並將所述蒸汽供應給再生塔。當貧液在重沸器41中加熱時,ニ氧化碳氣體從貧液中排出並與吸收液蒸汽一起被供應給再生塔。吸收液蒸汽在再生塔中上升,且加熱富液。因此,ニ氧化碳氣體從富液中排出。從高壓渦輪21、中壓渦輪22或低壓渦輪23抽取或排出蒸汽18,並且溫度降低單元44將該蒸汽18的溫度降低到適合於加熱ニ氧化碳吸收液的溫度,然後將蒸汽18供應給重沸器41。通過閥37-39來選擇高壓渦輪21、中壓渦輪22或低壓渦輪23的蒸汽中的任何ー個。從重沸器41排出的蒸汽作為排出物匯合到位於冷凝泵31和供水泵34之間的管道觀中的適當位置。如圖1所示,從ニ氧化碳分離回收裝置40的再生塔的頂部排出的包含水蒸氣的ニ 氧化碳氣體42被供應給(X)2冷凝器(冷凝器)51。由(X)2冷凝器51冷凝的水蒸氣(水分) 被返回到ニ氧化碳分離回收裝置40的再生塔(未示出)。CO2冷凝器51將ニ氧化碳52從水蒸氣(水分)中去除以增加純度,並且ニ氧化碳52被壓縮器53和M壓縮成適合被注入到地下的高壓狀態(例如,大約8MPa)。壓縮器 53壓縮的ニ氧化碳52由中間冷卻器55冷卻並且由壓縮器M壓縮。此外,壓縮器M壓縮的ニ氧化碳52由出口冷卻器56冷卻。當以這一方式提供中間冷卻器55和出ロ冷卻器56 吋,可以改進壓縮效率並且可以從隨著壓縮而溫度升高的ニ氧化碳52中回收熱。壓縮器53和M同軸連接到渦輪(驅動渦輪)57和驅動壓縮器53、M的電動機58。 電動機58被供應了例如由發電機M生成的電力。渦輪57被供應了蒸汽62,該蒸汽62是通過(X)2冷凝器51中的冷卻水61與包含水蒸氣的ニ氧化碳氣體42之間的熱交換而生成的,並且所述蒸汽被用於驅動渦輪57。因而,CO2冷凝器51回收的熱可以被用作渦輪57的動力,並且(X)2冷凝器51回收的熱可以補充壓縮器53和M的動カ的一部分。蒸汽冷凝器63將從渦輪57排出的蒸汽轉變為冷凝物,並且泵64將從渦輪57排出的蒸汽作為冷卻水61發送到(X)2冷凝器51。以這一方式,在本實施例中,可以對從ニ氧化碳分離回收裝置40的再生塔放出的 ニ氧化碳42的熱能進行回收,並且所生成的蒸汽可以被供應給驅動壓縮器的渦輪57,從而補充壓縮器53和M的動カ的一部分。由於這一原因,ニ氧化碳回收型蒸汽發電系統1可以有效地回收熱能並且實現高的熱效率。此外,ニ氧化碳回收型蒸汽發電系統1可以根據用於壓縮ニ氧化碳的確保的動カ源來抑制蒸汽發電裝置Ia的輸出的退化。(第二實施例)圖2舉例說明了根據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ニ氧化碳回收型蒸汽發電系統的示意結構。這ー實施例與圖1中所示的第一實施例的區別在於冷卻水61執行在包含水蒸氣的ニ氧化碳氣體42與用於加熱重沸器的蒸汽18之間的熱交換。在圖2中,與圖1中所示的第一實施例的部分相同的部分由相同的附圖標記指示。對其的描述不再重複。如圖2所示,冷卻水61在(X)2冷凝器51中與包含水蒸氣的ニ氧化碳氣體42進行熱交換,且隨後在溫度降低単元44中與作為重沸器41的熱源的蒸汽18進行熱交換。通過在包含水蒸氣的ニ氧化碳氣體42與蒸汽18之間的熱交換而生成的蒸汽62被供應給渦輪 57,且蒸汽62補充壓縮器53和M的動カ的一部分。即,在這個實施例中,從高壓渦輪21、 中壓渦輪22或低壓渦輪23中抽出或排出的蒸汽18被引導到重沸器41中,從而被用作用於吸收ニ氧化碳的吸收液的熱源,並且還被用作驅動渦輪57的蒸汽62的熱源。以這一方式,根據本實施例的ニ氧化碳回收型蒸汽發電系統1通過從用於加熱重沸器的蒸汽18中回收熱而更有效地回收熱能且實現更高的熱效率。(第三實施例)圖3舉例說明了根據本發明第三實施例的ニ氧化碳回收型蒸汽發電系統的示意結構。這ー實施例與圖2中所示的第二實施例的區別在於系統包括調整冷卻水61的流率的閥71、以及測量由溫度降低単元44降低了溫度的蒸汽18的溫度並控制閥71的開啟度的控制單元72。在圖3中,與圖2中所示的第二實施例的部分相同的部分由相同的附圖標記指示。對其的描述不再重複。閥71設置在泵64與CO2冷凝器51之間,並且根據閥71的開啟度,閥71可以改變供應給(X)2冷凝器51和溫度降低単元44的冷卻水61的流率,該流率是與包含水蒸氣的 ニ氧化碳氣體42和蒸汽18進行熱交換的冷卻水61的流率。控制單元72測量通過溫度降低単元44的蒸汽18的溫度,且控制単元72控制閥 71的開啟度,使得供應給重沸器41的蒸汽18的溫度變成在ニ氧化碳分離回收裝置40的再生塔中用於從吸收液放出ニ氧化碳所必需的溫度。具體而言,在蒸汽18的測量溫度高於所必需的溫度的情況下,使閥71的開啟度變大從而増加冷卻水61的流率。相應地,在溫度降低単元44中與蒸汽18進行熱交換的冷卻水61的量増加,並由此供應給重沸器41的蒸汽18的溫度降低。另ー方面,在蒸汽18的測量溫度低於所必需的溫度的情況下,使閥71的開啟度變小從而降低冷卻水61的流率。相應地,在溫度降低単元44中與蒸汽18進行熱交換的冷卻水61的量減小,並由此供應給重沸器41的蒸汽18的溫度升高。以這一方式,ニ氧化碳回收型蒸汽發電系統可以從包含水蒸氣的ニ氧化碳氣體42 和用於加熱重沸器的蒸汽18中回收熱,並且ニ氧化碳回收型蒸汽發電系統通過對與包含水蒸氣的ニ氧化碳氣體42和蒸汽18進行熱交換的冷卻水61的流率進行調整來將供應給重沸器41的蒸汽18的溫度設定為所期望的溫度。(第四實施例)圖4舉例說明了根據本發明第四實施例的ニ氧化碳回收型蒸汽發電系統的示意結構。這ー實施例與圖2中所示的第二實施例的區別在於通過分流冷卻水61的一部分並在中間冷卻器陽中與ニ氧化碳52進行熱交換而生成的蒸汽82被供應給渦輪57。在圖4 中,與圖2中所示的第二實施例的部分相同的部分由相同的附圖標記指示。對其的描述不
再重複。分流從泵64供應的冷卻水61,使得向(X)2冷凝器51供應冷卻水的一部分,且向中間冷卻器55供應冷卻水的其他部分。可以通過閥81調整向中間冷卻器55供應的冷卻水 61的流率。供應給中間冷卻器55的冷卻水61與由壓縮器53壓縮的高溫(例如,加熱到大約 200-250°C )的ニ氧化碳52進行熱交換,從而生成蒸汽82。蒸汽82被供應給渦輪57且被用於驅動渦輪57。相應地,中間冷卻器55回收的熱可以被用作渦輪57的動力,並且中間冷卻器陽回收的熱可以補充壓縮器53和M的動カ的一部分。以這一方式,可以通過從被壓縮的ニ氧化碳52中回收熱來有效地回收熱能且實現高的熱效率。在圖4所示的結構中,分流的冷卻水61在中間冷卻器55中與由壓縮器53壓縮的 ニ氧化碳52進行熱交換,但是分流的冷卻水61可以在出ロ冷卻器56中與由壓縮器M壓縮的ニ氧化碳52進行熱交換。此外,可以在出口冷卻器56中的熱交換之後在中間冷卻器 55中執行熱交換。並且,根據本實施例的ニ氧化碳回收型蒸汽發電系統還可以包括在第三實施例中描述的閥71和控制單元72。在圖5中示出了這樣的ー個結構。並且,控制單元72可以被配置為控制閥81的開啟度。在第一實施例到第四實施例中,冷卻水61被用來從包含水蒸氣的ニ氧化碳氣體 42或用於加熱重沸器的蒸汽18中回收熱,但是可以使用諸如氨等具有低沸點的介質。(第五實施例)圖6舉例說明了根據本發明第五實施例的ニ氧化碳回收型蒸汽發電系統的示意結構。這ー實施例與圖1中所示的第一實施例的區別在於冷凝物27的一部分被用幹與包含水蒸氣的ニ氧化碳氣體42進行熱交換,並且生成的蒸汽91被供應給低壓渦輪23。在圖 6中,與圖1中所示的第一實施例的部分相同的部分由相同的附圖標記指示。對其的描述不再重複。此外,在圖6中,驅動壓縮器53和M的渦輪57未示出。如圖6所示,以這樣的方式獲得蒸汽91 從在冷凝泵31的下遊側的管道觀中分流的冷卻水(冷凝物27)在(X)2冷凝器51中對包含水蒸氣的ニ氧化碳氣體42的熱進行回收,並且蒸汽91被供應給低壓渦輪23。供應給低壓渦輪23的蒸汽91被用作驅動低壓渦輪23的蒸汽。可以通過將包括在從ニ氧化碳分離回收裝置40的再生塔中放出的包含水蒸氣的ニ氧化碳氣體42中的熱能用作低壓渦輪23的驅動能量,來増大蒸汽發電裝置Ia的輸
M I ο以這一方式,根據本實施例,ニ氧化碳回收型蒸汽發電系統可以使用冷凝物27的一部分與包含水蒸氣的ニ氧化碳氣體42進行熱交換,並且將生成的蒸汽91用作驅動低壓渦輪23的蒸汽的一部分。相應地,可以有效地回收熱能並且實現高的熱效率。(第六實施例)圖7舉例說明了根據本發明第六實施例的ニ氧化碳回收型蒸汽發電系統的示意結構。這ー實施例與在圖6中所示的第五實施例的區別在於蒸汽91被供應給驅動壓縮器 51和53的渦輪57。在圖7中,與圖6中所示的第五實施例的部分相同的部分由相同的附圖標記指示。對其的描述不再重複。如圖7中所示,蒸汽91是通過在(X)2冷凝器51中的冷凝物27的一部分與包含水蒸氣的ニ氧化碳氣體42之間的熱交換而生成的,並且該蒸汽91被供應給渦輪57。蒸汽91用於驅動渦輪57。相應地,可以將CO2冷凝器51回收的熱用作渦輪57的動力,並且CO2冷凝器51回收的熱可以補充壓縮器53和M的動カ的一部分。從渦輪57排出的蒸汽作為排出物匯流到位於冷凝泵31和供水泵34之間的管道觀的適當位置中。以這一方式,在本實施例中,回收了從ニ氧化碳分離回收裝置40的再生塔放出的 ニ氧化碳42中的熱能,並且生成的蒸汽被供應給驅動壓縮器的渦輪57,從而可以補充壓縮器53和M的動カ的一部分。由於這一原因,ニ氧化碳回收型蒸汽發電系統1可以有效地回收熱能並且實現高的熱效率。此外,ニ氧化碳回收型蒸汽發電系統1可以根據用於壓縮 ニ氧化碳的確保的動カ源來抑制蒸汽發電裝置Ia的輸出的退化。在第一實施例到第六實施例中,示出了ー種提供了兩個壓縮ニ氧化碳的壓縮器和兩個冷卻被壓縮的ニ氧化碳的冷卻器的結構,但是壓縮器和冷卻器的數量可以是1或3或大於等於3。儘管已經描述了ー些特定的實施例,但是這些實施例是僅以示例的方式提出的, 並且這些實施例並不是要限制本發明的範圍。事實上,此處描述的新穎方法和系統可以以各種其他形式來實施;而且,在不脫離本發明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此處描述的方法和系統的形式進行各種省略、替代和改變。所附的權利要求和它們的等同物_在涵蓋落入本發明範圍和精神內的這些形式或修改。
權利要求
1.一種ニ氧化碳回收型蒸汽發電系統,包括鍋爐,所述鍋爐通過燃燒燃料來產生蒸汽並且生成廢氣;第一渦輪,所述第一渦輪連接到發電機並且所述第一渦輪由從所述鍋爐供應的蒸汽旋轉地驅動;吸收塔,所述吸收塔被供應了來自所述鍋爐的廢氣,並且所述吸收塔使得包含在所述廢氣中的ニ氧化碳被吸收到吸收液中;再生塔,所述再生塔被供應了來自所述吸收塔的吸收了ニ氧化碳的所述吸收液,所述再生塔從所述吸收液中排出ニ氧化碳氣體,並且所述再生塔排出所述ニ氧化碳氣體;重沸器,所述重沸器對來自所述再生塔的所述吸收液進行加熱,並且所述重沸器向所述再生塔供應所生成的蒸汽;冷凝器,所述冷凝器通過使用冷卻水對所述ニ氧化碳氣體進行冷凝來將從所述再生塔排出的所述ニ氧化碳氣體中的水分去除;壓縮器,所述壓縮器對由所述冷凝器去除了水分的所述ニ氧化碳氣體進行壓縮;以及第二渦輪,所述第二渦輪驅動所述壓縮器,其中,由所述冷卻水在所述冷凝器中從所述ニ氧化碳氣體中回收熱而產生的蒸汽被供應給所述第一渦輪或所述第二渦輪。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ニ氧化碳回收型蒸汽發電系統,還包括蒸汽冷凝器,其通過冷卻和冷凝來自所述第二渦輪的排出蒸汽來產生所述冷卻水。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ニ氧化碳回收型蒸汽發電系統,還包括溫度降低単元,其降低來自所述第一渦輪的蒸汽的溫度,並將所述蒸汽供應給所述重沸器,其中,所述冷卻水在所述冷凝器中從所述ニ氧化碳氣體中回收熱,並且此後,所述冷卻水在所述溫度降低単元中從來自所述第一渦輪的蒸汽中回收熱。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ニ氧化碳回收型蒸汽發電系統,還包括控制單元,所述控制單元測量由所述溫度降低単元降低了溫度的所述蒸汽的溫度,並且所述控制單元基於測量結果來對供應給所述冷凝器的冷卻水的流率進行控制。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ニ氧化碳回收型蒸汽發電系統,還包括冷卻器,所述冷卻器被供應了所述冷卻水的一部分,並且所述冷卻器對由所述壓縮器壓縮的ニ氧化碳氣體進行冷卻,其中,通過在所述冷卻器中冷卻所述ニ氧化碳氣體而產生的蒸汽被供應給所述第二渦輪。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ニ氧化碳回收型蒸汽發電系統,還包括其中,所述重沸器包括生成主蒸汽的過熱器和生成再熱蒸汽的再熱器, 所述第一渦輪包括高壓渦輪,所述高壓渦輪由向其供應的所述主蒸汽旋轉驅動;中壓渦輪,所述中壓渦輪由向其供應的所述再熱蒸汽旋轉驅動;以及低壓渦輪,所述低壓渦輪由從所述中壓渦輪向其供應的排出蒸汽旋轉驅動,所述冷卻水是通過冷卻和冷凝來自所述低壓渦輪的排出蒸汽所產生的冷凝物中的一部分,以及在所述冷凝器中產生的蒸汽被供應給所述低壓渦輪。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ニ氧化碳回收型蒸汽發電系統,其中,所述冷卻水是通過冷卻和冷凝來自所述第一渦輪的排出蒸汽所產生的冷凝物中的一部分,以及在所述冷凝器中產生的蒸汽被供應給所述第二渦輪。
8.—種ニ氧化碳回收方法,包括通過燃燒燃料來產生驅動渦輪的蒸汽並生成廢氣;使得包含在所述廢氣中的ニ氧化碳被吸收到吸收液中;通過對吸收了所述ニ氧化碳的所述吸收液進行加熱來放出ニ氧化碳氣體,並且排出所述ニ氧化碳氣體;使用冷卻水來冷卻所排出的ニ氧化碳氣體,並且通過對水分進行冷凝來將所述ニ氧化碳氣體中的所述水分去除;使用壓縮器來壓縮被去除了水分的所述ニ氧化碳氣體;以及由所述冷卻水在冷凝所述ニ氧化碳氣體中的所述水分時回收熱而生成的蒸汽被供應給所述渦輪或驅動所述壓縮器的驅動渦輪。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ニ氧化碳回收方法,其中,通過冷卻和冷凝來自所述驅動渦輪的排出蒸汽來產生所述冷卻水。
10.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ニ氧化碳回收方法,其中,來自所述渦輪的蒸汽被用作所述吸收液的熱源,並且來自所述渦輪的蒸汽被用作由所述冷卻水在冷凝所述水分時回收熱而生成的蒸汽的熱源。
11.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ニ氧化碳回收方法,其中,測量由溫度降低単元降低了溫度的所述蒸汽的溫度,並且基於溫度測量結果來控制所述冷卻水的流率。
12.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ニ氧化碳回收方法,其中,所述冷卻水的一部分被用來冷卻由所述壓縮器壓縮的ニ氧化碳氣體。
13.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ニ氧化碳回收方法,其中,所述冷卻水是通過冷卻和冷凝來自所述渦輪的排出蒸汽所生成的冷凝物的一部分,並且由所述冷卻水在冷凝所述水分時回收熱而生成的蒸汽被供應給所述渦輪。
14.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ニ氧化碳回收方法,其中,所述冷卻水是通過冷卻和冷凝來自所述渦輪的排出蒸汽所生成的冷凝物的一部分,並且由所述冷卻水在冷凝所述水分時回收熱而生成的蒸汽被供應給所述驅動渦輪。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二氧化碳回收方法和二氧化碳回收型蒸汽發電系統。根據一個實施例,二氧化碳回收型蒸汽發電系統包括鍋爐,其通過燃燒燃料來產生蒸汽並且生成廢氣;第一渦輪,其連接到發電機且由鍋爐供應的蒸汽旋轉驅動;吸收塔,其被供應了來自鍋爐的廢氣,並且使得在廢氣中包含的二氧化碳被吸收到吸收液中;再生塔,其被供應了來自吸收塔的吸收了二氧化碳的吸收液,從吸收液中排出二氧化碳氣體,並且排出二氧化碳氣體;重沸器,其加熱來自再生塔的吸收液,並向再生塔供應生成的蒸汽;冷凝器,其通過使用冷卻水對二氧化碳氣體冷凝來將水分從再生塔中排出的二氧化碳氣體中去除;壓縮器,其對由冷凝器去除水分後的二氧化碳氣體進行壓縮;以及第二渦輪,其驅動所述壓縮器。將由冷卻水在冷凝器中對從二氧化碳氣體回收熱所產生的蒸汽供應給第一渦輪或第二渦輪。
文檔編號F01K11/02GK102562191SQ20111032236
公開日2012年7月11日 申請日期2011年10月21日 優先權日2010年10月22日
發明者衝田信雄, 北村英夫, 村上裕哉, 清國壽久, 笹沼健史, 須賀威夫, 高柳幹男, 高橋武雄 申請人:株式會社東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