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省腰力的翻土鍬的製作方法
2023-07-27 23:23:21 2
專利名稱:節省腰力的翻土鍬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節省腰力的翻土鍬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翻土鍬。
背景技術:
目前,在農、林業整地工具的設計和開發技術領域,針對便攜、省力、多 功能等目標,湧現出許多優秀、實用的發明。中國專利公告號CN87209030Y公開了一種"省力的翻土鍬",它的省力方 案是運用類似暗鎖的機構來控制鍬頭翻轉,省去翻轉土塊時將鐵鍬抬起和翻轉 的動作,減輕手腕的勞動強度,它的思路新穎,能夠取得一些成效,但也有不 足之處,如結構過於複雜,不能深挖,以及不能將土翻轉過來接收陽光照射等。中國專利公告號CN2274862Y公開了一種"異型鐵鍬",主要解決的問題是 便攜與省力,它運用的方法是減小盛土後鍬抬起的高度,來減小人的工作量, 但是它還是需要人向前彎下腰將盛土的鍬抬起和翻轉,不能較大幅度地減少人 腰部的工作量。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人在用鍬翻土的過程中,腰部的負載和勞 動量過大,造成人腰部疾病如腰椎間盤突出,腰肌勞損等的問題。人在勞動的 過程中,頻繁向前彎腰,用力過大容易造成人腰部的疾病。本實用新繼的技術方案 一種節省腰力的翻土鍬,它包括鍬把和鍬頭,鍬把的錐形端緊套在鍬頭 的鍬褲中。將第一個圓柱銷敲入鍬把錐形端下面的圓柱孔內,其間為緊配合;再將雙 轉動架的"勺面"孔套在鍬把上,與第一個圓柱銷相切,雙轉動架繞著鍬把轉 動,把第二個豳柱銷敲入鍬把錐形端上面的圓柱孔內,其間也為緊配合。 將雙轉動架的"勺柄"部分嵌在楔形支撐板的凹形區內,調整雙轉動架的 位置,將小轉軸依次穿過楔形支撐板的凹形左壁上的孔、雙轉動架的"勺柄" 上的孔、楔形支撐板的凹形右壁上的孔,然後將開口銷和分別插入小轉軸的 兩端的孔內,掰開卡住;將一個彈資的一端鉤在楔形支撐板的左側小孔內,另一端鉤在鍬頭鍬褲左 側的孔內;將另一個彈簧的一端鉤在楔形支撐板的右側小孔內,另一端鉤在鍬 頭鍬褲右側的孔內。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整個翻土過程中,人不用彎腰工作,不用承擔 鍬頭盛土後的重量,大幅度的減輕了人腰部的工作量。
圖1節省腰力的翻土鍬爆炸圖。 圖2楔形支撐板10的結構圖。圖中雙轉動架2,開口銷3,小轉軸4,開口銷5,第二個圓柱銷6,第 一個圓柱銷7,彈簧8,彈簧9和楔形支撐板10,其中開口銷3和5相同,彈 簧8和9相同。
具體實施方式
以附圖為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在距鍬把1錐形端鍬把長的四分之一處,穿過鍬把1的軸線鑽兩個同直徑 的通孔a和b,它們與第二個圓柱銷6、第一個圓柱銷7緊配合,其軸線互相 垂直,兩孔的距離是雙轉動架2 "勺"的厚度與孔a直徑之和。雙轉動架2的形狀像疊在一起的勺子,在"勺面"的中心加工出一個通孔, 當鍬把1套入其中時,雙轉動架2可以繞著鍬把1輕鬆轉動。在距"勺面"二 分之一勺厚,距"勺尾"三分之一 "勺把"長度處,與"勺面"垂直的方向上 加工出一個通孔c,當小轉軸4插入孔c時,雙轉動架2可以繞著小轉軸4輕 松轉動。在楔形支撐板10寬面的較厚端中間處衝掉一矩形塊,使較厚端成凹形, 且矩形的長稍大於"勺柄"的寬度,在凹形的兩側壁上加工出與孔C同樣大小的通孔f、 g,且保證孔f、 g的中心到凹形槽底的距離大於雙轉動架2 "勺"厚 的一半。距楔形支撐板10大端五分之一愣長處,寬面的兩條長楞的後面加工 出通孔i、 h,不要求精度,能掛住彈簧8、 9的鉤子即可。在鍬頭11的鍬褲末端左右兩側鑽兩個通孔j、 k,不要求精度,能夠掛住 彈簧8、 9的鉤子即可。一種節省腰力的翻土鍬,它包括鍬把1和鍬頭11,鍬把1的錐形端緊套在鍬頭ll的鍬褲中。將第一個圔柱銷7敲入鍬把1的圓柱孔b內,其間為緊配合;再將雙轉動架2的"勺面"孔套在鍬把1上,與第一個圓柱銷7相切,雙轉動架2繞著鍬 把1轉動,把第二個圓柱銷6敲入鍬把l的圓柱孔a內,其間也為緊配合。將雙轉動架2的"勺柄"部分嵌在楔形支撐板10的凹形區內,調整雙轉 動架2的位置,將小轉軸4依次穿過楔形支撐板10的凹形左壁上的孔g、雙轉 動架2的"勺柄"上的孔c 、楔形支撐板10的凹形右壁上的孔f,然後將開 口銷3和5分別插入小轉軸4的孔d和孔e內後,掰開卡住。將一個彈資9的一端鉤在楔形支撐板10的左側小孔h內,另一端鉤在鍬 頭11鍬褲左側的孔j內,再將另一個彈簧8的一端鉤在楔形支撐板10的右側 小孔i內,另一端鉤在鍬頭ll鍬褲右側的孔k內。具體使用方法和平常的鐵鍬一樣,人用向下的力將鍬頭壓入土中,不同的是,鍬頭11 被壓入土的同時,楔形支撐板10也被壓入土中,作為槓桿的支撐物,此時人 不用彎腰,用手壓鍬把的端部,鍬把就會繞著小轉軸4轉動,土就被撬起來了, 然後用手轉動鍬把,雙轉動架2環狀部分的軸心線將作為轉動的軸線,鍬頭就 可以翻轉,土就可以落下來
權利要求1.一種節省腰力的翻土鍬,它包括鍬把(1)和鍬頭(11),鍬把(1)的錐形端緊套在鍬頭(11)的鍬褲中;其特徵在於將第一個圓柱銷(7)敲入鍬把(1)的圓柱孔(b)內,其間為緊配合;再將雙轉動架(2)的「勺面」孔套在鍬把(1)上,與第一個圓柱銷(7)相切,雙轉動架(2)繞著鍬把(1)轉動,把第二個圓柱銷(6)敲入鍬把(1)的圓柱孔(a)內,其間也為緊配合;將雙轉動架(2)的「勺柄」部分嵌在楔形支撐板(10)的凹形區內,調整雙轉動架(2)的位置,將小轉軸(4)依次穿過楔形支撐板(10)的凹形左壁上的孔(g)、雙轉動架(2)的「勺柄」上的孔(c)、楔形支撐板(10)的凹形右壁上的孔(f),然後將開口銷(3)和(5)分別插入小轉軸(4)的孔(d)和孔(e)內後,掰開卡住;將一個彈簧(9)的一端鉤在楔形支撐板(10)的左側小孔(h)內,另一端鉤在鍬頭(11)鍬褲左側的孔(j)內,再將另一個彈簧(8)的一端鉤在楔形支撐板(10)的右側小孔(i)內,另一端鉤在鍬頭(11)鍬褲右側的孔(k)內。
專利摘要一種節省腰力的翻土鍬,用於農業或林業整地。它是在普通鍬的基礎上增加了支撐裝置,該裝置是將第二個圓柱銷(6)和第一個圓柱銷(7)敲入鍬把(1)的圓柱孔(a)和(b)內,將雙轉動架(2)卡在其間,雙轉動架(2)繞著鍬把(1)轉動。雙轉動架(2)和楔形支撐板(10)通過小轉軸(4)連接;通過彈簧(8)和(9)將鍬頭(11)和楔形支撐板(10)連接。在翻土過程中,利用支撐裝置將土撬起,避免了人向前彎腰用力將土抬起;將土翹起之後,只需要轉動鍬把就可以將土翻轉倒在地上,在整個翻土地過程中,人就不需要有彎腰的動作,大大地減輕了腰的負擔,避免了因翻土而造成的腰部疾病。
文檔編號A01B1/02GK201042117SQ20072010413
公開日2008年4月2日 申請日期2007年4月5日 優先權日2007年4月5日
發明者劉長煥, 姚燕安 申請人:北京交通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