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動型ct機房的製作方法
2023-07-28 03:03:01 2
專利名稱:流動型ct機房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醫療設備配套的設施,具體是一種流動型CT機房。
醫療技術極快的發展,先進的醫療設備不斷增多,現在一般城市醫院都配置了CT機,有著極廣的用途,對人民健康保健有著積極作用。但是,這種設備都要有固定配套用的機房,對我國廣大農村、邊遠山區及軍營哨所的醫療單位還難以配用這種醫療設備,巡回醫療隊也無法攜帶這種設備下鄉、下軍營為病人做CT檢查,雖然這種產品不斷更新換代,仍然沒有可以流動配套用的機房,不能使該設備為我國廣大農村、山區的病人做CT檢查。
本實用新型的任務是為了使CT機能在野外、山區流動使用,設計一種能搬運移動在野外作業的流動型CT機房。
這種流動型CT機房的整體結構比較緊湊,機房由上、下、左、右、前、後的牆體材料組隔而成,在機房的裡面分別設置有CT掃描室、電腦照相室、發電機房、洗片室、通道室、液壓泵房、儲油室,監護窗和滾輪在CT機房底部有四對活動滾輪相對應的四對起落裝置,起落裝置的滑動杆一頭連接輪軸上,一頭裝接在液壓鋼套中,起落裝置的輪腳連接在輪軸上,另一頭裝接在液壓鋼套中,滾輪還配套有釘鈑、滑鈑。
本實用新型在CT機房的裡面內設置有CT機作業的工作室和配套的設備房,在機房內可以對病人做CT檢查,通過滾輪和起落架可以移動和升降機房,因此,該機房可以在野外流動於軍營和山村為病人檢查疾病,解決了CT機不能移動的缺陷。
圖1是流動型CT機房的結構視圖。
圖2是滾輪裝帶釘鈑的視圖。
圖3是滾輪裝帶滑鈑的視圖。
下面,詳細的描述實施例在CT機房的CT掃描室2開設有CT機修理備用門1和3,同CT掃描室2相通,在通道室7的兩邊開設兩扇通道門8和隔離門5,病人通過這兩扇門進入掃描室2,電腦照相室9、洗片室6、發電機房10都分別開設門,在電腦照相室9與CT掃描室2的隔牆上開設監護窗4,通過該窗4可以觀看病人的情況,幫助醫務人員把握好CT掃描操作,掃描拍照的片子直接進到洗片室6(暗窗)衝洗。發電機房10的發電機一般配置柴油發電機,並且備有電纜盤,既可自己發動,也可外接電源,供CT機房內的設備用電,發電用油由儲油室19供應。在CT機房的底部有四對滾輪15,滾輪15裝接在輪軸16的兩頭,輪軸16兩端連接輪腳12,輪腳12的另一端裝接在液壓鋼套中,支撐著CT機房,滾輪15的滾動可以帶動CT機房移動。每對滾輪15都配有對應的起落裝置,起落裝置包括有滑動杆13和輪腳12,滑動杆13的一頭連接在輪軸16上,另一端裝接在液壓鋼套17中,起落裝置的輪腳12一頭連接在輪軸16上,另一端裝接在液壓鋼套11中,啟動液壓泵房18裡的液壓泵,使裝接在液壓鋼套17中的滑動杆13和裝接在液壓鋼套11中的輪腳12移動,滑動杆13一頭向右移動,輪腳12從液壓鋼套11中向下移動,升臺CT機房,固定一位置。關閉液壓泵,使CT機房回落或固定一位置,也可以開啟單臺、兩臺或叄臺液壓泵,升降對應的一對起落裝置或兩對、叄對起落裝置,改變CT機房的任意位置,適合各種不同高低的地面,保持CT機房始終在同一個水平面,或搬運CT機房的需要。
CT機房在鬆軟地面停放時,在滾輪15上裝接滑鈑26,該滑鈑26同下箍套24的中間位置鉚焊連接,下箍套24同上箍套22由軸銷21連接箍套在滾軸15上,滑鈑26就墊在滾輪15與地面之間,免降滾輪15下陷。在有風的情況下,在滾輪15上裝接釘鈑20,它中間位置同下箍套24鉚焊連接,下箍套24和上箍套22由軸銷21連接,箍套在滾輪15上,釘鈑20墊在滾輪15下面,它的頂尖25插入地面下,能加固CT機房的牢度。
權利要求1.一種流動型CT機房,機房裡面有CT掃描室、電腦照相室、洗片室、發電機房、液壓泵房、儲油室、通道室、監護室和滾輪,其特徵是CT機房底部有與四對活動滾輪(15)對應的四對起落裝置。
2.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流動型CT機房,其特徵是起落裝置的滑動杆(13)一頭連接輪軸(16),一頭裝接在液壓鋼套(17)內,輪腳(12)一頭連接輪軸(16),一頭裝接在液壓鋼管(11)中。
3.按要求1所述的流動型CT機房,其特徵是滾輪(15)配有滑鈑(26)、釘鈑(20)。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於醫療設備配用設施,專門用於CT機配用的機房,是一種流動型的CT機房,CT機房裡面有CT掃描室、電腦照相室、液壓泵房、儲油室、洗片室、發電機房、通道房,在CT機房底部有四對活動輪腳和相對應起落架,該實用新型能移動,能升降調節,克服了固定CT機房的缺點,在野外、山區、軍營流動對病人進行的CT檢查,方便病人,有利於病人的健康。
文檔編號E04B1/343GK2278023SQ9622212
公開日1998年4月8日 申請日期1996年10月30日 優先權日1996年10月30日
發明者王洪生 申請人:王洪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