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缺鈣都有哪些症狀(寶寶缺鈣的症狀沒準和你想的不一樣)
2023-07-27 15:02:04 4
說起「補鈣」這個話題,也是媽媽們心目中的寶寶十大未解之謎,從小月齡到大月齡,大家無時不刻都在擔心孩子缺鈣,本來就有點焦慮吧,這周圍的各種聲音還不消停。
以至於1歲女寶突發血尿,父母送至醫院後才檢查出來,孩子的雙腎長了9粒結石,雙腎出現不同程度腎積水,險些沒命。
原來是由於家長的身高不高,擔心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於是給孩子盲目補鈣最終導致孩子腎結石,還好孩子最終沒事。
雖然,不可否認, 鈣確實是寶寶生長發育過程中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但是並不是盲目的瞎補。
該如何科學合理的給孩子補鈣?
根據《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中,指出,不同年齡段的人群的鈣元素適宜攝入量不同(mg為毫克):
0~0.5歲一天鈣元素適宜攝入量為200mg
0.5~1歲一天鈣元素適宜攝入量為250mg
1~4歲後一天適宜鈣元素攝入量為600mg
600ml的母乳大概含鈣 200mg,足夠滿足一歲孩子的成長需要。母乳中含有的鈣吸收率較高,能達60%~70% 。
所以,想要1歲內寶寶不缺鈣,哺乳期的媽媽第一件事不是去替選購鈣劑,而是自己多喝牛奶。混合餵養或者奶粉餵養的孩子注意每天的奶量喝足。
寶寶可以從哪些食用中補鈣?
一歲以內的寶寶,主食仍為母乳或配方奶粉,保證奶量可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寶寶缺鈣,較大的孩子需均衡飲食,下表這些常見食物含鈣豐富,可根據寶寶添加輔食的情況酌情選擇。
注意以下情況並不一定是寶寶缺鈣!
1、枕禿
寶寶頭部躺在床上,頭與枕頭摩擦出汗,會導致寶寶後腦勺一圈不長頭髮。往往會被認為是缺鈣造成的。
枕禿在民間被稱為「鈣圈」,其實和鈣沒有任何關係。這是因為嬰兒滿月後,活動逐步增多,他們不能翻身、坐、站,只能躺在床上動來動去,頭部反覆蹭來蹭去的時間特別多,所以出現枕禿現象其實是非常正常的,也非常好理解。左右轉頭的動作越多,枕部受到摩擦的機會也就越大,枕禿現象也就越明顯。
隨著寶寶的成長,大約在2歲時,枕禿會逐漸消失,頭髮就會長出來。寶媽們不要擔心,1歲以內的寶寶沒有枕禿的極少。
2、出汗較多
小寶寶本身新陳代謝就比成人快,再加上嬰幼兒時期是人體生長發育最快速的階段,由於各種活動產生的熱量就相對多,出汗自然也多。再加上小寶寶的植物神經還沒有發育完善,對冷熱的調節能力比較差,可能外界稍微有點刺激,植物神經想也不想就趕緊「工作」了,就導致寶寶和大人相比,更愛出汗。
另外,不少寶寶出汗的原因都是因為蓋太多啦!所以千萬不要輕易把鍋甩到「缺鈣」上面去啦。
3、寶寶頭髮黃又稀
從生理角度來說,剛出生寶寶的頭髮我們稱之為胎毛,胎毛是一種過渡形態的頭髮。胎毛稀黃並不代表長大後的頭髮也會如此。胎毛一般會隨著寶寶的成長反覆掉落生長几次。只有當寶寶頭皮的毛囊完全發育後,胎毛才會變成最終的頭髮啦。
營養不良確實可以導致頭髮細而稀疏,但營養不良的孩子往往還有外表消瘦、身高明顯落後等情況,如果沒有其他表現而只是單純頭髮發黃而稀疏,則不需要擔心營養不良。如果寶寶吃得好睡得好,生長發育曲線好好的,就別擔心啦!
媽媽們沒必要有點風吹草動就覺得是寶寶缺鈣了,就給寶寶盲目的補鈣。現在的物質生活富足,寶寶沒那麼容易缺鈣,只要餵養方式正確,就可以攝取到足量的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