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衝壓包裝自動化集成設備的製作方法
2023-07-27 14:44:06 3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子元器件的衝壓及包裝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衝壓包裝自動化集成設備。
背景技術:
SMD電子元器件通常採用衝壓成型,然後將其收集於上料機構中,再以載帶編帶為包裝和運輸載體,以滿足SMT生產線高速的發展需要。因此,SMD電子元器件從生產到包裝得到產品,至少需要兩臺設備,一是衝壓設備,而使包裝設備,從而兩臺設備至少需要兩個工人進行操作,而且中間存在轉運成本,總體來講,SMD電子元器件的生產需要經過衝壓和包裝兩個步驟,成本較高,而且生產效率較低,同時多臺設備佔用空間較大。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點,提供一種衝壓包裝自動化集成設備,集衝壓和包裝於一體,節約人工成本和佔地空間。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衝壓包裝自動化集成設備,包括支架、料帶送料機構、料帶拖料機構、倒衝模、吸料機構、載帶送料機構、覆膜機構和載帶拖料機構,支架上沿其長度方向設有料帶槽,所述料帶送料機構設置於料帶槽的入口處,料帶裝配在料帶槽內,所述倒衝模設於料帶槽的中部,倒衝模對料帶自下而上地衝壓出產品,在倒衝模一側的料帶槽上方設置有能夠將料帶向料帶槽出口間歇式拖動的料帶拖料機構,倒衝模上方的支架上橫向安裝有橫移導軌,吸料機構配合安裝在橫移導軌上,支架上還設有載帶槽,載帶槽與料帶槽相互平行,所述載帶送料機構設置於載帶槽的入口處,載帶裝配在載帶槽內,覆膜機構安裝在支架上,且覆膜機構位於橫移導軌靠近載帶槽出口一側,在載帶槽上還設置有能夠將載帶向載帶槽出口間歇式拖動的載帶拖料機構。
所述倒衝模包括定模、動模和驅動主軸,定模與動模通過導柱導向,動模位於定模的下方,動模與驅動主軸連接。
所述定模為上部開口的腔體結構,腔體為取料腔,定模的進料側設有載帶進料口,出料側設有載帶出料口,在定模的底部間隔均勻地設有多個成型腔;所述動模的上表面設有與成型腔一一對應的成型塊,成型塊從成型腔內衝出,對定模內部的料帶衝壓成型。
所述料帶送料機構包括分別安裝在支架上的料帶送料輥、料帶承料輥和料帶壓料輥,料帶繞在料帶送料輥上,依次繞過料帶承料輥的上側、料帶壓料輥的下側,再引入料帶槽內。
所述載帶送料機構包括分別安裝在支架上的載帶送料輥、載帶承料輥和載帶壓料輥,載帶繞在載帶送料輥上,依次繞過載帶承料輥的上側、載帶壓料輥的下側,再引入載帶槽內。
所述支架上還安裝有料帶回收輥,料帶回收輥位於料帶槽出口一側。
所述支架上還安裝有載帶回收輥,載帶回收輥位於料帶槽出口一側。
所述吸料機構包括吸料架和吸嘴,吸料架的中部安裝在橫移導軌上,多個吸嘴並排安裝在吸料架的下側。
所述多個吸嘴滑動配合安裝在吸料架的下側,在吸料架的右側安裝有步距調節氣缸,從左至右第二個吸嘴起,每個吸嘴上開有直徑依次遞增的軸孔,步距調節氣缸的輸出端上安裝有階梯軸,階梯軸的直徑從右至左依次遞減,階梯軸伸入軸孔內,並頂壓在第一個吸嘴的右側壁上,在吸料架的左側安裝有回位氣缸,回位氣缸的輸出端固定在第一吸嘴的左側壁上。
所述階梯軸的每一節有效長度a相等,且大於吸嘴的厚度b。
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
1、本實用新型將衝壓和包裝集成到一臺設備上,將料帶在倒衝模上向上衝出得到產品,吸嘴將倒衝模上衝出的產品直接吸到載帶上,進行包裝,節約人工成本和佔地空間。
2、本實用新型還實現因倒衝模與載帶的步距不一致而進行的調整,將吸嘴設為移動式結構,由步距調節氣缸帶動階梯軸移動,依次推動每一個吸嘴,實現相鄰兩個吸嘴之間的等距離調整,從而達到調整步距的目的。
3、本實用新型的倒衝模採用自下而上衝出產品的方式,吸嘴可直接從定模的上方將產品吸走,模具結構設計巧妙,合理,可節約設備佔用空間,而且不與吸嘴產生幹涉。
附圖說明
圖1 為本實用新型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2 為倒衝模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3 為圖2中A-A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4 為吸料機構的吸嘴處於合併狀態的結構示意圖;
圖5 為吸料機構的吸嘴處於展開狀態的結構示意圖;
圖6 為階梯軸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支架,2-料帶送料輥,3-料帶承料輥,4-料帶壓料輥,5-料帶,6-倒衝模,7-料帶拖料機構,8-料帶回收輥,9-橫移導軌,10-吸料機構,11-載帶送料輥,12-載帶承料輥,13-載帶壓料輥,14-載帶,15-覆膜機構,16-載帶拖料機構,17-定模,18-動模,19-取料腔,20-成型腔,21-載帶進料口,22-載帶出料口,23-導柱,24-成型塊,25-驅動主軸,26-吸料架,27-吸嘴,28-步距調節氣缸,29-階梯軸,30-回位氣缸。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描述,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不局限於以下所述。
如圖1所示,一種衝壓包裝自動化集成設備,包括支架1、料帶送料機構、料帶拖料機構7、倒衝模6、吸料機構10、載帶送料機構、覆膜機構15和載帶拖料機構16,支架1上沿其長度方向設有料帶槽,所述料帶送料機構設置於料帶槽的入口處,料帶5裝配在料帶槽內,所述倒衝模6設於料帶槽的中部,倒衝模6對料帶5自下而上地衝壓出產品,在倒衝模6一側的料帶槽上方設置有能夠將料帶5向料帶槽出口間歇式拖動的料帶拖料機構7,倒衝模6上方的支架1上橫向安裝有橫移導軌9,吸料機構10配合安裝在橫移導軌9上,支架1上還設有載帶槽,載帶槽與料帶槽相互平行,所述載帶送料機構設置於載帶槽的入口處,載帶14裝配在載帶槽內,覆膜機構15安裝在支架1上,且覆膜機構15位於橫移導軌9靠近載帶槽出口一側,在載帶槽上還設置有能夠將載帶14向載帶槽出口間歇式拖動的載帶拖料機構16。
如圖2和圖3所示,所述倒衝模6包括定模17、動模18和驅動主軸25,定模17與動模18通過導柱23導向,動模18位於定模17的下方,動模18與驅動主軸25連接,所述定模17為上部開口的腔體結構,腔體為取料腔19,定模17的進料側設有載帶進料口21,出料側設有載帶出料口22,在定模17的底部間隔均勻地設有多個成型腔20;所述動模18的上表面設有與成型腔20一一對應的成型塊24,成型塊24從成型腔20內衝出,對定模17內部的料帶5衝壓成型。
如圖1所示,所述料帶送料機構包括分別安裝在支架1上的料帶送料輥2、料帶承料輥3和料帶壓料輥4,料帶5繞在料帶送料輥2上,依次繞過料帶承料輥3的上側、料帶壓料輥4的下側,再引入料帶槽內。
如圖1所示,所述載帶送料機構包括分別安裝在支架1上的載帶送料輥11、載帶承料輥12和載帶壓料輥13,載帶14繞在載帶送料輥11上,依次繞過載帶承料輥12的上側、載帶壓料輥13的下側,再引入載帶槽內。
如圖1所示,所述支架1上還安裝有料帶回收輥8,料帶回收輥8位於料帶槽出口一側。
如圖1所示,所述支架1上還安裝有載帶回收輥,載帶回收輥位於料帶槽出口一側。
如圖4所示,所述吸料機構10包括吸料架26和吸嘴27,吸料架26的中部安裝在橫移導軌9上,多個吸嘴27並排安裝在吸料架26的下側。
如圖4、圖5和圖6所示,所述多個吸嘴27滑動配合安裝在吸料架26的下側,在吸料架26的右側安裝有步距調節氣缸28,從左至右第二個吸嘴27起,每個吸嘴27上開有直徑依次遞增的軸孔,步距調節氣缸28的輸出端上安裝有階梯軸29,階梯軸29的直徑從右至左依次遞減,階梯軸29伸入軸孔內,並頂壓在第一個吸嘴27的右側壁上,在吸料架26的左側安裝有回位氣缸30,回位氣缸30的輸出端固定在第一吸嘴27的左側壁上。
如圖4和圖5所示,所述階梯軸29的每一節有效長度a相等,且大於吸嘴27的厚度b。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過程如下:料帶5卷在料帶送料輥2上,由料帶拖料機構7向料帶槽出口一側間歇式拖動,每次拖動停止後,驅動主軸25驅動動模18向上移動,帶動成型塊24衝出成型腔20,對定模17內部的料帶5進行衝壓成型,得到產品,吸料機構10順沿橫移導軌9移動到倒衝模6的上方,吸嘴27吸走倒衝模6內的產品,吸料機構10再沿橫移導軌9移動至載帶槽的上方,在此移動過程中,步距調節氣缸28帶動階梯軸29向左移動,從左至右依次推動每一個吸嘴27,由於階梯軸29的每一節有效長度a相等,且大於吸嘴27的厚度b,調節後,相鄰兩個吸嘴27之間產生距離相等的縫隙,從而實現步距調整,調節後的吸嘴27的位置與載帶14上的產品型腔一一對應,載帶14由載帶拖料機構16向載帶槽出口側移動,並由覆膜機構15貼膜包裝,最終卷在載帶回收輥上,吸料機構10在移動到倒衝模6上方的過程中,回位氣缸30向右推動第一個吸嘴27,使得每個吸嘴27逐步向最右側的吸嘴27靠攏,回到初始位置,如此反覆,即可實現產品衝壓成型後直接包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