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驅汽車驅動底盤的製作方法
2023-08-11 02:18:21

本發明涉及汽車工程技術領域,具體地指一種四驅汽車驅動底盤。
背景技術:
現有的四驅汽車底盤結構的傳動系統均包含有3個差速器的傳動機構,中央差速器負責將動力分配到前後差速器,再傳遞到車輪以驅動車輛;轉向系統普遍為前輪轉向或後輪轉向。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要解決上述背景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只需一個差速器的情況下實現四輪驅動,並且在車輛轉向過程中避免輪胎異常磨損的四驅汽車驅動底盤。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四驅汽車驅動底盤,包括動力總成和用於驅動車輛移動的左前車輪、左後車輪、右前車輪和右後車輪,其特徵在於:所述動力總成包括驅動機構和四向差速器,所述驅動機構的輸出端與所述四向差速器的輸入端連接,所述四向差速器包括輸入軸、齒輪箱和兩個同軸設置的輸出半軸,所述齒輪箱內設置有一套行星齒輪系,所述輸入軸外端與所述驅動機構的輸出端傳動連接,所述輸入軸內端與所述行星齒輪系的太陽齒輪連接,所述行星齒輪系的行星齒輪與兩個輸出半軸內端傳動連接,所述兩個輸出半軸的外端分別對應與兩個沿車輛橫向對稱設置的傳動裝置內端傳動連接,各個所述傳動裝置的外端分別對應與左前車輪、左後車輪、右前車輪和右後車輪傳動連接。
上述方案中:
位於車輛縱向一側的兩個傳動裝置呈V形設置。
所述傳動裝置包括第一連接軸、傳動軸、端部依次嚙合傳動的第二連接軸、第三連接軸及車輪軸,所述第一連接軸內端與輸出半軸外端嚙合連接,所述第一連接軸與第二連接軸之間通過兩端設有等速萬向節的 傳動軸連接,所述車輪軸沿車輛橫向布置並驅動車輪轉動。
所述行星齒輪系的行星齒輪設置有兩個,所述行星齒輪沿車輛橫向對稱設置在所述輸出軸兩側,所述行星齒輪設置在齒輪架內,所述齒輪架沿徑向設置有一個轉軸,兩個所述行星齒輪通過軸套與轉軸旋轉連接,所述太陽齒輪設置在所述齒輪架外側並通過螺栓與所述齒輪架固定連接,所述輸入軸內端沿車輛縱向伸入到所述齒輪箱中並與所述太陽齒輪傳動連接。
所述四向差速器上設置有差速鎖。
還包括設置在左前車輪和右前車輪之間的前轉向執行裝置和設置在左後車輪與右後車輪之間的後轉向執行裝置,所述前轉向執行裝置和後轉向執行裝置與可獲得駕駛員施加在方向盤上的轉向角度和轉向速度的傳感器連接。
本發明的優點在於:車輛實現四輪驅動僅需一個四向差速器,減少了傳統的前後軸差速器,從而整體的傳動效率會有很大提升,車輛的相應能耗也會降低;同時也降低了四驅汽車傳動系統的零部件數量,降低了整車的製造成本。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在車輛轉向時的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中的四向差速器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中的連接裝置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參考圖1及圖3,本實施例的一種四驅汽車驅動底盤,包括動力總成和用於驅動車輛移動的左前車輪1.1、左後車輪1.2、右前車輪1.3和右後車輪1.4,本實施例的動力總成包括驅動機構2和四向差速器,驅動機構2為電動機或內燃機,其輸出端與四向差速器的輸入端連接;本實施例的一個四向差速器可實現四輪驅動,其包括輸入軸3、齒輪箱4和兩個同軸設置的輸出半軸5,本實施例在齒輪箱4內設置有一套行星齒輪系,輸入軸3外端與驅動機構2的輸出端傳動連接,輸入軸3內端 與行星齒輪系的太陽齒輪6連接,行星齒輪系的行星齒輪8與兩個輸出半軸5內端傳動連接,所述兩個輸出半軸5的外端分別對應與兩個沿車輛橫向對稱設置的傳動裝置10內端傳動連接,各個傳動裝置10的外端分別對應與左前車輪1.1、左後車輪1.2、右前車輪1.3和右後車輪1.4傳動連接。
本實施例由於車輛實現四輪驅動僅需一個四向差速器,減少了傳統的前後軸差速器,從而整體的傳動效率會有很大提升,車輛的相應能耗也會降低;同時也降低了四驅汽車傳動系統的零部件數量,降低了整車的製造成本。
同時四輪轉向系統也可以很大程度的提升車輛的操控靈活性,減小車輛的轉向半徑。
參考圖3,本實施例的行星齒輪系的行星齒輪8設置有兩個,行星齒輪8沿車輛橫向對稱設置在輸出半軸5兩側,行星齒輪8設置在齒輪架7內,齒輪架7沿徑向設置有一個轉軸9,兩個行星齒輪8通過軸套與轉軸9旋轉連接,太陽齒輪6設置在齒輪架8外側並通過螺栓與齒輪架8固定連接,輸入軸3內端沿車輛縱向伸入到齒輪箱4中並與太陽齒輪6傳動連接。行星齒輪系的傳動方式為:輸入軸3獲得動力後,將動力傳遞給太陽齒輪6,與太陽齒輪6固定為一體的齒輪架7隨之轉動,齒輪架7轉動時由轉軸9帶動行星齒輪8轉動,行星齒輪8與兩個輸出半軸5內端嚙合,從而將動力傳輸到兩個輸出半軸5的外端(輸出端),當輸出半軸5的輸出端需要不同的轉速時,行星齒輪8可在對向旋轉的同時輸出動力。
本實施例中,位於車輛縱向一側的兩個傳動裝置10呈V形設置。
參考圖4,本實施例的傳動裝置10包括第一連接軸10.1、傳動軸10.2、端部依次嚙合傳動的第二連接軸10.3、第三連接軸10.4及車輪軸10.5,第一連接軸10.1內端與輸出半軸5外端嚙合連接,第一連接軸10.1與第二連接軸10.3之間通過兩端設有等速萬向節的傳動軸10.2連接,車輪軸10.5沿車輛橫向布置並驅動車輪轉動。
本實施例在四向差速器上還設置有差速鎖,差速鎖可將輸出半軸5 與行星齒輪8相嚙合的齒輪轉速鎖止,以實現差速鎖的功能。
參考圖1及圖2,本實施例還包括設置在左前車輪1.1和右前車輪1.3之間的前轉向執行裝置11.1和設置在左後車輪1.2與右後車輪1.3之間的後轉向執行裝置11.2,前轉向執行裝置11.1和後轉向執行裝置11.2與可獲得駕駛員施加在方向盤上的轉向角度和轉向速度的傳感器連接,當車輛轉向時,駕駛員施加在方向盤上的轉向角度和轉向速度由傳感器獲得後,前轉向執行裝置11.1和後轉向執行裝置11.2將同時分別推動左前車輪1.1、右前車輪1.3和左後車輪1.2、右後車輪1.4往相反的方向等量轉動,從而實現四輪同時轉向。此時左前輪1.1和左後輪1.2由於轉向相反,轉動量相同,兩個車輪在轉向時將運行在左側兩車輪行駛軌跡12.1上,車輛右側兩車輪同理也將運行在右側兩車輪行駛軌跡12.2上。正因如此左前車輪1.1和左後後輪1.2的轉動速度是一致的,整個車輛運行也會是正常和高效的。如此就不需要左右前後輪之間有轉速差也可實現整個汽車底盤的正常運行。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非對本發明的結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據本發明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於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的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