渦輪槳自吸式攪拌器的製作方法
2023-08-11 04:41:11 1
專利名稱:渦輪槳自吸式攪拌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攪拌器,特別涉及一種渦輪槳自吸式攪拌器。
非均相化學製備反應中採用的攪拌器各式各樣,如非自吸式攪拌器,包括框式、渦輪式、平葉槳式等,這類攪拌器用於氣、液或氣、固、液反應時,利用率不高,傳質效果差;在化工上,如液相甲醇氧化羰基化法製備二甲酯,是在反應溫度90~150℃,反應壓力1.0~5.0MPA條件下,進行的氣、液、固三相非均相反應,而對於不同懸浮液濃度及通氣水平的三相體系而言,懸浮式反應器的性能在很大程度上近於氣液系統,通常採用自吸式攪拌器,如六葉雙圓盤渦輪槳和三稜形攪拌器等,但對於液相甲醇氧化羰基化法製備二甲酯反應體系而言,由於有極強的腐蝕性,固含量較高,催化劑易沉積堵塞等因素,不適合採用如上所述零部件複雜的自吸式攪拌器。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傳質效果好,適用於氣、液和氣、液、固非均相反應的渦輪槳自吸式攪拌器。
本實用新型渦輪槳自吸式攪拌器是這樣實現的,它包括接頭,與接頭連接的空心轉軸,空心轉軸與接頭上的吸孔相通,垂直固定在空心轉軸下端並與其連通的返回管,返回管外壁上固定有與空心轉軸平行的左、右葉片。其中,返回管一般為1~2根,共2~4枚葉片。
本實用新型渦輪槳自吸式攪拌器的工作原理是,通過空心轉軸在液體中心以一定速度旋轉,把葉片後面的低壓區與液體上方空間連通,從而利用空心轉軸的部分能量從液面上吸入氣體,再靠葉片分散氣泡,達到將氣體粉碎後分散於整個液體中,使氣體在液體內保持(再循環)足夠長的時間,產生較大的相界面積,有利於反應進行。在攪拌器結構、尺寸、物料一定的情況下,其進氣量取決於攪拌速度,隨著攪拌速度的提高,氣體和固體的分散程度隨之變好,並在葉片背後形成高度的湍動,增大吸氣量,當轉速超過臨界轉速後,反應效果更佳。
本實用新型渦輪槳自吸式攪拌器的優點在於結構簡單,重量輕,能夠降低對空心轉軸的強度要求和攪拌功率,顯著提高氣液接觸效果,分散程度均勻,達到很好的混合水平,且能協調優化通氣量與攪拌轉速間的關係,從而提高反應效率。適用於如液相甲醇氧化羰基化法製備碳酸二甲酯的氣液反應和氣固液非均相反應。
以下結合附圖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
圖1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本實用新型渦輪槳自吸式攪拌器包括接頭1,與接頭1連接的空心轉軸2,空心轉軸2與接頭1上的吸孔3相通,垂直固定在空心轉軸2下端並與其連通的返回管4,返回管4外壁上固定有與空心轉軸2平行的左、右葉片5。
權利要求1.一種渦輪槳自吸式攪拌器,包括接頭,與接頭連接的空心轉軸,其特徵在於空心轉軸與接頭上的吸孔相通,空心轉軸下端垂直固定有與其連通的返回管,返回管外壁上固定有與空心轉軸平行的左、右葉片。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渦輪槳自吸式攪拌器,其特徵在於返回管為1~2根。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渦輪槳自吸式攪拌器,包括接頭,與接頭連接的空心轉軸,空心轉軸與接頭上的吸孔相通,垂直固定在空心轉軸下端並與其連通的返回管,返回管外壁上固定有與空心轉軸平行的左、右葉片。結構簡單,重量輕,能夠降低對空心轉軸的強度要求和攪拌功率,顯著提高氣液接觸效果,分散程度均勻,達到很好的混合水平,從而提高反應效率。適用於氣、液反應和氣、固、液非均相反應。
文檔編號B01F9/14GK2354649SQ9722639
公開日1999年12月22日 申請日期1997年11月7日 優先權日1997年11月7日
發明者劉波, 盧永祥, 劉芃, 沈玲珶, 羊洋 申請人:化學工業部西南化工研究設計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