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膜穿刺針的製作方法
2023-08-11 07:16:41 1
專利名稱:破膜穿刺針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於肝後段下腔靜脈或肝靜脈阻塞治療用的破膜穿刺針。
Budd-Chiari症候群(簡稱BCS)是肝後段下腔靜脈或/肝靜脈阻塞所引起的臨床徵候群。主要有為兩方面的症狀一是門靜脈高壓,表現為肝脾腫大、腹水、上消化道出血等;二是下肢靜脈回流障礙,表現為下肢水腫、潰爛以及回心血量不足而引起的心功能不全。以往多誤診為肝炎後肝硬化所致的門靜脈高壓,近十年來由於現代檢查方法如B型超聲、Doppler超聲和DSA的發展,本病的發現已日益增多,現在,BCS在我國黃河中下遊地區尤其是河南和山東已成為多發病,常見病,嚴重影響著人民的身體健康。
BCS的法療目前有兩和方法,外科手術和介入放射學療法(即經皮球囊導管成形術,)前者適應症廣,但創傷大,併發症多,死亡率高。後者手術簡便,創傷小,治療效果較好。所以,現在本病一般先採用介入放射學法治療,外科手術是作為最後的處理手段。
BCS臨床上分為三大類型,I型是下腔靜脈膜性阻塞而肝靜脈開通;II型是肝靜脈阻塞而下腔靜脈基本開通;III型是下腔靜脈和肝靜脈均阻塞。基中I型最常見,是介入放射學治療的最好適應症。經皮球囊導管成形術的基本步驟是a經皮穿刺將普通導管送入下腔靜脈;b交換穿刺針對隔膜進行穿刺破膜;c交換球囊導管進行擴張。手術關鍵的一步是穿刺破膜,由於沒有專用針,目前採用的是房間隔穿刺針和加強硬導絲由於其尖端銳利,方向不易控制,常常刺入下腔靜脈腔外、心包、縱隔、胸腔甚至左心房等,造成危及生命的併發症。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新型穿刺針,以克服上述穿刺針的不足,本實用新型即破膜穿刺針。
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它由針鞘和穿刺針的兩部分構成,針鞘是前端為直形未端彎曲的彈性長圓管,兩端均不封口,針鞘內裝有穿刺針,穿刺針可以在針鞘中來回伸縮,且穿刺針頭端為球形或橢球形。
本實用新型與傳統技術相比,由於頭端為球形,較圓鈍,方向易掌握,可有效地保證沿下腔靜脈腔內破膜,避免異位穿刺,防止併發症的發生。
附圖
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在圖中,1是針鞘,針鞘1是前端為直形未端彎曲的彈性長圓管,它有一定強度,也有一定彈性(例如用塑膠製成),便於穿刺,且不傷靜脈,為使穿刺針易進入管內,針鞘1前埠可製成喇叭口形。2是穿刺針,穿刺針2可在針鞘1內來回伸縮,為防止異位穿刺,穿刺針2頭端為球形或橢球形,為方便穿刺,穿刺針2可有手柄。使用時,將本實用新型經皮穿刺後送入下腔靜脈,來回伸縮穿刺針2,可達到破膜,治療阻塞現象。
權利要求一種破膜穿刺針,其特徵在於由針鞘1和穿刺針2構成,針鞘1是前端為直形未端彎曲的彈性長圓管,兩端均不封口,針鞘1內裝有穿刺針2,穿刺針2可以在針鞘1中來回伸縮,且穿刺針2頭端為球形或橢球形。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治療肝後段下靜脈或肝靜脈阻塞破膜穿刺針。本實用新型由針鞘1和穿刺針2兩部分構成。針鞘1是前端為直形未端彎曲的彈性長圓管,兩端均不封口。針鞘1內裝有穿刺針2,穿刺2可在針鞘1內來回伸縮,且穿刺針2頭端為球形或橢球形。本實用新型有效地保證沿下腔靜脈腔內破膜,避免異位穿刺,防止了併發症的發生。
文檔編號A61B17/34GK2291901SQ9621483
公開日1998年9月23日 申請日期1996年6月12日 優先權日1996年6月12日
發明者李天曉, 馬文章, 張美鳳, 馮廣森, 王迎憲 申請人:李天曉, 馬文章, 張美鳳, 馮廣森, 王迎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