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龍抬頭習俗吃什麼
2023-08-11 02:44:50 1
俗話說「龍不抬頭天不雨」。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相關範文,希望對你有幫助哦
二月二龍抬頭習俗吃什麼一:
民俗專家表示,所謂「龍抬頭」指的是經過冬眠,百蟲開始甦醒。民間有「二月二,龍抬頭,蠍子、蜈蚣都露頭」之說。
二月二這一天民間飲食多以「龍」為名,如吃水餃叫「吃龍耳」,吃米飯叫「吃龍子」,吃餛飩叫「吃龍眼」,吃麵條叫「扶龍鬚」,蒸餅也在面上做出龍鱗狀來,稱「龍鱗餅」。
這些習俗寄託了人們祈龍賜福、保佑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的美好願望。除此之外,青島人還常吃炒豆子、炒麵棋。
二月二龍抬頭習俗吃什麼二:
打囤
打囤,又稱「打灰囤」、「圍倉」,就是用草木灰在場院和庭院裡撒成若干倉廩狀的圖案。打囤要在二月二早晨,一般由當家人來打,先用簸箕盛上草木灰,用一木棒輕敲其邊沿,使灰徐徐落下,成一寸半的灰線,邊打邊走,圍一圓圈,名為囤或倉,中間再放上少許五穀雜糧即成。
煎餅燻蟲
煎餅燻蟲就是這天人們都吃煎餅,也有煎正月留下的年糕吃的,叫做煎糕燻蟲。這是因為時在驚蜇前後,各種毒蟲都開始活動,意在以此來提醒人們不要受毒蟲的傷害。
二月二龍抬頭習俗吃什麼三:
農曆二月初二,民諺說「二月二,龍抬頭」,春回大地,萬物復甦。這一天,人們會理髮,圖鴻運當頭,還會將美食加上「龍」以示吉慶:吃豬頭肉稱「挑龍頭」,吃麵條稱吃「龍鬚」,吃水餃叫吃「龍耳」,吃春餅叫吃「龍鱗」,吃米飯叫吃「龍子」。
龍抬頭是什麼意思:源於堯王的誕辰
龍抬頭(二月二)又被稱為「春耕節」、「農事節」、「春龍節」,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龍抬頭是每年,農曆二月初二,傳說是龍抬頭的日子,它是中國城鄉的一個傳統節日。慶祝「龍頭節」,以示敬龍祈雨,讓老天佑保豐收。二月二,傳說是堯王的誕辰。還有人相傳是土地公公的生日,稱「土地誕」,為給土地公公「暖壽」,有的地方有舉辦「土地會」的習俗:家家湊錢為土地神祝賀生日,到土地廟燒香祭祀,敲鑼鼓,放鞭炮。在廣西中北部壯族地區也有「二月二龍抬頭,八月二龍收尾」的說法。
龍抬頭是什麼意思:這一天升起了龍角星
「二月二,龍抬頭」是一句古老的諺語。我國古代天文學家根據日月五星的運行軌跡把天空劃分為28天宿,即黃道帶,以此來表示日月五星的運行和位置。28天宿可分為4個大區(4象或4神),東方蒼龍(包括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西方白虎(包括奎、婁、胃、昴、畢、觜、參七宿);南方朱雀(包括井、鬼、柳、星、張、翼、軫七宿);北方玄武(包括鬥、牛、女、虛、危、室、壁七宿)。其中『角宿』就是龍角。在二月初二這一天東方地平線上升起了龍角星,所以稱為龍抬頭。民間又傳說這一天龍神會從睡眠中醒來,於是人們在那時就會焚香禱告,祈求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這一天也稱為『龍頭節』和『青龍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