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氣缸蓋去毛刺組件的製作方法
2023-08-10 19:35:06 2

本發明涉及缸蓋加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進氣缸蓋去毛刺組件。
背景技術:
進氣缸蓋(如附圖1所示)是活塞缸上的一種零部件,其主要採用熱壓鑄造工藝將熔融鋁液在模具中壓鑄成型,再經冷卻脫模後得到粗坯;由於設備加工精度以及材料熱脹冷縮等因素的影響,進氣缸蓋粗坯邊緣殘留有較多毛刺,需要將其全部去除。由於進氣缸蓋體型較小,結構不規則,難以通過機械方式進行大批量去毛刺,因此,仍需採用手工方式進行處理:一手將進氣缸蓋握緊,再利用銼刀將進氣缸蓋邊緣的毛刺一點點銼削。但在手工處理過程中,因毛刺較為堅硬,需要用到較大力氣銼削,而進氣缸蓋受力點較小,對加工人員來說,難以單手握緊,從而耗費了大量體力,並且存在手被毛刺或工具刺傷的隱患,同時,銼削過程中進氣缸蓋無法穩定,也嚴重影響了去毛刺效果,甚至會銼傷缸蓋本體,形成廢品。有鑑於此,有必要提供一種高效、便捷的去毛刺裝置。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針對上述技術問題,提供了一種方便、快捷的進氣缸蓋去毛刺組件,有效提高了去毛刺過程中進氣缸蓋的穩定性和操作安全性,具有良好的實用價值。
本發明採用以下技術方案解決上述技術問題:進氣缸蓋去毛刺組件,包括固定支架和銼刀,所述固定支架由底座和支柱組成,所述支柱底端垂直設立於所述底座上,所述支柱的頂端與進氣缸蓋的安裝孔相契合,使進氣缸蓋能夠套裝在所述支柱頂端。該組件可利用單手扶持進氣缸蓋,再用銼刀進行去毛刺加工,避免了進氣缸蓋翻轉,並節省了體力,加工完一側後,可將缸蓋旋轉,加工另外一側。
優化的,所述銼刀為圓筒形鋼管構件,其外表面設置有銼削麵,所述銼刀頂部開口,所述銼刀尾部設置有手柄。對於長度較大的毛刺,可以將銼刀套裝在毛刺上,利用槓桿原理,將毛刺掰斷,再對斷口進行銼削,另外,對於短而粗的毛刺,也可利用銼刀直接砸斷,從而減小了工作量。
優化的,所述支柱中部設置有環狀支撐塊,以便將進氣缸蓋穩定的套裝在支柱上。
本發明的優點在於:通過設置支柱及底座,將進氣缸蓋粗坯套設在支柱上,利用單手扶持即可使進氣缸蓋保持穩定,便於後續的去毛刺加工,也節省了體力;對於較大塊的毛刺,也可利用銼刀快速處理,大大提高了加工效率;本發明結構簡單、安全穩定、去毛刺效果良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中進氣缸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明進行詳細闡述。
如圖2所示,進氣缸蓋去毛刺組件,用於去除如圖1所示的進氣缸蓋1粗坯邊緣的毛刺,該去毛刺組件包括固定支架和銼刀2,所述固定支架由底座3和支柱4組成,所述支柱4底端垂直設立於所述底座3上,所述支柱4的頂端與進氣缸蓋1的安裝孔5相契合,所述支柱4中部設置有環狀支撐塊6,使進氣缸蓋1能夠穩定套裝在所述支柱4頂端。
所述銼刀2為圓筒形鋼管構件,其外表面設置有銼削麵7,所述銼刀2頂部開口,所述銼刀2尾部設置有手柄8,便於握緊。對於長度較大的毛刺,可以將銼刀2套裝在毛刺上,利用槓桿原理,將毛刺掰斷,再對斷口進行銼削,另外,對於短而粗的毛刺,也可利用銼刀直接砸斷,從而減小了工作量。
上述去毛刺組件可利用單手扶持進氣缸蓋1,再用銼刀2進行去毛刺加工,避免了進氣缸蓋1翻轉,節省了體力,加工完一側後,可將缸蓋1旋轉,加工另外一側。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創造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不用以限制本發明創造,凡在本發明創造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創造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