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大功率永磁同步電動機定子衝片的製作方法
2023-08-01 18:39:56 2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動機定子衝片,更具體地涉及一種大功率永磁同步電動機定子衝片,屬於電動機領域。
背景技術:
電動機是一種將電能轉化為機械能的裝置,其主要部件包括定子繞組、轉子、永磁體及支撐其旋轉的軸承。電動機的功率範圍覆蓋很廣,小到幾瓦,大到上百兆瓦。電動機定子衝片的槽數一般為3的整數倍,當電動機的功率偏大時,其槽數會更多,一般都在36以上。而繞制於定子衝片槽內的繞組都是採用鑲嵌的方式完成,這樣會帶來一些問題,如繞線的端部較高,從而造成佔用電動機內部空間較大、浪費銅線、降低電動機運行效率等問題。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種定子繞線槽數量少、下線方便的電動機定子衝片。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陷,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大功率永磁同步電動機定子衝片,旨在提供一種定子繞線槽數量少、下線方便的電動機定子衝片。
為達到以上目的,本實用新型採取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大功率永磁同步電動機定子衝片,包括:齒部、軛部、靴部和繞線槽;
定子衝片外徑與定子衝片內徑的比值為1.43±0.04;
齒部寬度與軛部厚度的比值為(25.5~26.5):(13.5~14.5),即齒部寬度是軛部厚度的1.86±0.1倍;
靴部厚度為1±0.01mm,所述繞線槽的數量為18。
作為優選,所述齒部寬度與軛部厚度的比例為13:7,即齒部寬度是軛部厚度的1.86倍。
所述定子衝片外徑與定子衝片內徑的比例為1.43。
所述靴部厚度為1mm。
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大功率永磁同步電動機定子衝片,採用JMAG模擬分析軟體,利用磁通量損失少則能量轉換效率高的原理,通過有限元優化方法確定並優化了各關鍵尺寸,可以提高電動機的能量轉換效率,使得在相同體積的情況下,與使用多槽定子衝片的電動機相比輸出功率更高,可提高1-2個百分點,且由於電動機定子衝片的槽數減少,在製造時更容易下線,繞組端部更低。
附圖說明
本實用新型有如下附圖:
圖1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標記分別表示:1—齒部,2—軛部,3—繞線槽,4—靴部,A—定子衝片外徑,B—定子衝片內徑,C—齒部寬度,D—軛部厚度,E—靴部厚度。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如圖1所示,一種大功率永磁同步電動機定子衝片,包括:齒部1,軛部2,繞線槽3和靴部4,
定子衝片外徑A與定子衝片內徑B的比值為1.43±0.04;
齒部寬度C與軛部厚度D的比值為(25.5~26.5):(13.5~14.5),即齒部寬度C是軛部厚度D的1.86±0.1倍;
靴部厚度E為1±0.01mm,所述繞線槽3的數量為18。
作為優選,所述齒部寬度C與軛部厚度D的比例為13:7,即齒部寬度C是軛部厚度D的1.86倍。
所述定子衝片外徑A與定子衝片內徑B的比例為1.43。
所述靴部厚度E為1mm。
下面,結合附圖和最佳實施例,作進一步的說明。
如圖1所示,一種大功率永磁同步電動機定子衝片,包括:齒部1,軛部2,繞線槽3,靴部4,通過應用有限元優化方法,針對定子衝片外徑A、定子衝片內徑B的比例,定子衝片的齒部寬度C和軛部厚度D的比例及定子衝片的靴部厚度E進行了仿真模擬計算,並製作樣機進行驗證,在本實用新型的優選方案中,所述關鍵尺寸為:定子衝片外徑/定子衝片內徑=A/B=294/205=1.43,同時,齒部寬度/軛部厚度=C/D=26/14=1.86,即所述定子衝片的齒部寬度為軛部厚度的1.86倍,定子衝片的靴部厚度E=1mm。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大功率永磁同步電動機定子衝片,通過有限元優化方法所確定的各關鍵尺寸可以提高電動機的能量轉換效率,使得在相同體積的情況下,與使用多槽定子衝片的電動機相比輸出功率更高,可提高1-2個百分點,且在製造時更容易下線,繞組端部更低。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可行實施例,並非因此局限本實用新型的專利範圍,故凡是運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變化,均包含於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
本說明書中未作詳細描述的內容屬於本領域專業技術人員公知的現有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