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提高孔雀種蛋孵化率的方法與流程
2023-08-02 07:20:56 3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家禽養殖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提高孔雀種蛋孵化率的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國內對孔雀的大規模飼養已漸漸興起,但是養殖技術尚不成熟,尤其是種蛋孵化技術落後,大多數養殖者尚未掌握孔雀種蛋孵化的方法,在孔雀種蛋孵化的過程中,孵化率低,孵化出的幼雛成活率也不高,而且由於孵化期的控制技術不穩定,使部分孔雀營養不良,很難飼養,飼料轉化率低,並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孔雀的飼養規模。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現有技術和實際情況中存在的上述問題,本名發明提供一種提高孔雀種蛋孵化率的方法,包括集蛋步驟、貯存步驟、照檢步驟、孵化步驟和出雛步驟,其特徵在於,在貯存步驟中,對種蛋進行燻蒸消毒,對種蛋進行燻蒸消毒時,採用福馬林和高錳酸鉀按重量比3:2 的比例混合後的混合溶液,混合溶液的用量為25ml/m3,燻蒸時間為3 小時;在孵化步驟中,控制孵化溫度:第1-21 天為38.2℃,第22-26 天37.8℃,控制相對溼度:第1-21天為65-70%,第22-26天為72-75%,並且,第2-22天中,每天的6:00至18點,每3小時翻蛋1次,每天的18點至次日6:00,每4小時翻蛋1次,並且翻蛋時,翻蛋的角度為向左或向右45度;22-26天時每天向蛋體噴水一次,水溫36℃;在出雛步驟中,控制溫度為37.2℃,控制溼度為70%,並且,使用LED燈增加光照時間,使光照時間延長至12-15 小時,照射光色溫為4500-5000K;參數控制均採用機械自動化控制。
有益效果:
本發明提供的一種提高孔雀種蛋孵化率的方法,通過對孵化的溫度和溼度進行嚴格的控制,使種蛋處於舒適的環境中,有利於種蛋的孵化,並通過限制種蛋的孵化次數和角度,同時,使夜間翻動次數減少,進一步提高種蛋的孵化,並提升幼雛的適應能力;本發明對種蛋進行燻蒸消毒,避免受細菌的侵擾,為種蛋的孵化提供保障,同時,對幼雛進行溫度、溼度和日常的控制,提高幼雛的成活率;用LED燈的暖白光模擬日光效果,並且增加照射時間提高幼雛對人工環境的適應性。正常通過使用本發明的方法孵化種蛋,孵化率和成活率都大幅度提高,保證了孔雀的飼養規模。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詳細介紹本發明技術方案。
為達發明目的,本發明採取以下技術方案:一種提高孔雀種蛋孵化率的方法,包括集蛋步驟、貯存步驟、照檢步驟、孵化步驟和出雛步驟,在孵化步驟中,控制孵化溫度:第1-21 天為38.2℃,第22-26 天37.8℃,控制相對溼度:第1-21天為65-70%,第22-26天為72-75%,並且,第2-22天中,每天的6:00至18點,每3小時翻蛋1次,每天的18點至次日6:00,每4小時翻蛋1次,並且翻蛋時,翻蛋的角度為向左或向右45度;22-26天時每天向蛋體噴水一次,水溫36℃。
本發明技術方案的進一步限定為,在孵化步驟中,翻蛋時,翻蛋的角度為向左或向右45度。
進一步地,在貯存步驟中,對種蛋進行燻蒸消毒。
進一步地,對種蛋進行燻蒸消毒時,採用福馬林和高錳酸鉀按重量比3:2的比例混合後的混合溶液,混合溶液的用量為25ml/m3,燻蒸時間為2.5-3小時。
進一步地,出雛步驟中,控制溫度為37.2℃,控制溼度為70%。
進一步地,出雛步驟中,使用LED燈增加光照時間,使光照時間延長至12-15小時,照射光色溫為4500-5000K。
實施例1:
一種提高孔雀種蛋孵化率的方法,包括集蛋步驟、貯存步驟、照檢步驟、孵化步驟和出雛步驟,具體為;
集蛋步驟:收集種蛋,種蛋符合品種標準,蛋形要正常,蛋殼要堅實,殼色正常,無糞便汙染。
貯存步驟:在貯存步驟中,對種蛋進行燻蒸消毒,對種蛋進行燻蒸消毒時,採用福馬林和高錳酸鉀按重量比3:2的比例混合後的混合溶液,混合溶液的用量為25ml/m3,燻蒸時間為2.5小時。
照檢步驟:照檢步驟中對每個種蛋進行單獨照檢,選擇成活胚胎。
孵化步驟:在孵化步驟中,控制孵化溫度:第1-21 天為38.2℃,第22-26 天37.8℃,控制相對溼度:第1-21天為65%,第22-26天為72%,並且,第2-22天中,每天的6:00至18點,每3小時翻蛋1次,每天的18點至次日6:00,每4小時翻蛋1次,並且翻蛋時,翻蛋的角度為向左或向右45度;22-26天時每天向蛋體噴水一次,水溫36℃。
出雛步驟:出雛步驟中,控制溫度為37.2℃,控制溼度為70%。出雛步驟中,使用LED燈增加光照時間,使光照時間延長至12小時,照射光色溫為4500K。
實施例2:
一種提高孔雀種蛋孵化率的方法,包括集蛋步驟、貯存步驟、照檢步驟、孵化步驟和出雛步驟,具體為;
集蛋步驟:收集種蛋,種蛋符合品種標準,蛋形要正常,蛋殼要堅實,殼色正常,無糞便汙染。
貯存步驟:在貯存步驟中,對種蛋進行燻蒸消毒,對種蛋進行燻蒸消毒時,採用福馬林和高錳酸鉀按重量比3:2的比例混合後的混合溶液,混合溶液的用量為25ml/m3,燻蒸時間為3小時。
照檢步驟:照檢步驟中對每個種蛋進行單獨照檢,選擇成活胚胎。
孵化步驟:在孵化步驟中,控制孵化溫度:第1-19天為38.1℃,第20-23天37.6℃,控制相對溼度:第1-21 天為38.2℃,第22-26 天37.8℃,控制相對溼度:第1-21天為70%,第22-26天為75%,並且,第2-22天中,每天的6:00至18點,每3小時翻蛋1次,每天的18點至次日6:00,每4小時翻蛋1次,並且翻蛋時,翻蛋的角度為向左或向右45度;22-26天時每天向蛋體噴水一次,水溫36℃。
出雛步驟:出雛步驟中,控制溫度為37.2℃,控制溼度為70%。出雛步驟中,使用LED燈增加光照時間,使光照時間延長至15小時,照射光色溫為5000K。
通過實施例中對參數的嚴格控制,將孔雀種蛋的孵化率提高6%,幼雛的成活率提高5%,並且本發明的參數控制均採用機械自動化控制,操作簡單,節省人力物力。
最後應說明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而已,並不用於限制本發明,儘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對於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徵進行等同替換。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