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產時胎兒宮內窘迫(孕婦突發宮內窘迫)
2023-08-01 18:20:04 1
醫護緊急救治,母嬰脫險;專家:產前檢查可及時發現母親或胎兒異常情況日前,徐州市婦幼保健院接診了一名產婦,其在待產室出現了臍帶脫垂,造成急性胎兒窘迫、胎心異常。胎兒命懸一線,情況十分危急。幸運的是,在醫院產科醫護人員的全力搶救下,母嬰得以脫離險境。
孕婦突發宮內窘迫,胎兒危急
「準媽媽在懷孕的中後期會出現胎兒在子宮內因急性或慢性缺氧而危及健康和生命的情況,這被稱為胎兒窘迫。」徐州市婦幼保健院產房主任李欣說,當胎兒在子宮內出現缺氧狀態,往往表現為胎動頻繁或減少,有的準媽媽沒有留意,等到兩三天後感覺胎動減少或無胎動時再去就診,可能出現胎兒已經胎死腹中。還有的胎兒因為缺氧時間較長,雖然搶救過來了,卻留下了終身智力發育障礙。
李欣告訴記者,日前她接診了一名非常典型的胎兒窘迫患者。這是一名即將臨產的孕婦,當時在產房待產,助產士在對產婦進行檢查時,意外發現產婦臍帶脫垂。臍帶是胎兒供養的主要通道,臍帶脫垂暴露在宮頸外,意味著臍帶被擠壓阻斷了供養。此時的胎心急劇下降,助產士一邊將臍帶儘量回納,一邊緊急呼叫大夫。由於搶救及時,挽回了產婦和胎兒的生命。
「我接到通知,立刻衝到待產室。當時一摸胎心還有,當即就地手術,4分鐘後取出胎兒。」李欣說,這是典型的急性胎兒窘迫,所幸搶救及時,胎兒非常健康,也沒有留下任何後遺症。據了解,如果孕婦在病房出現這種情況,通常也會就地手術,連送去手術室的時間都沒有,必須爭分奪秒搶救生命。
胎兒長期在缺氧「房間」,會導致發育遲緩
胎兒窘迫會產生如此危急的後果,那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呢?李欣表示,胎兒窘迫主要由胎盤功能異常等情況引起,分為急性和慢性兩種。急性常發生在分娩期,慢性發生在妊娠中晚期,但可延續至分娩期並加重。病理妊娠,如妊娠期高血壓疾病、腎炎、糖尿病、心臟病、哮喘、重度貧血、過期妊娠等,或由於血管病變使子宮胎盤血流減少,導致血氧濃度過低,也引起胎兒宮內窘迫的現象發生。
據了解,急性胎兒窘迫多發生在待產時,多因臍帶脫垂、繞頸、打結、太短等,孕期胎盤早剝、前置胎盤大出血,產時宮縮過強且持續時間過長及產婦處於低血壓、休克等而引起,臨床表現在胎心率改變、羊水胎糞汙染、胎動過頻、胎心消失。
慢性胎兒窘迫臨床上除可發現母體存在引起胎盤供血不足的疾病外,隨著胎兒慢性缺氧時間延長而發生胎兒宮內發育遲緩,胎動次數明顯少於日常,或B超顯示羊水減少。
「正常的胎兒胎心率在110-160次/分,如果胎心高於160次/分或低於110次/分且持續10分鐘,說明胎兒存在宮內缺氧情況。」李欣說,這就好比一個人在缺氧的屋子裡,剛開始的時候,人的第一反應會拼命掙扎,但當缺氧嚴重的時候,就掙扎不動了,生命垂危,情況更危急。因此,對胎兒來講,胎心慢比胎心快危害更大,長期胎兒缺氧可致胎兒宮內發育遲緩;嚴重缺氧可引起胎兒宮內窘迫、圍產兒死亡及新生兒腦神經損害。
孕期加強定期產檢,發現異常應儘早就醫
胎動是表明胎兒存活的生命體徵之一,也是對宮內缺氧最敏感的指標。胎動計數是妊娠期監測胎兒宮內狀況的一種簡便方法,孕婦監測胎動可以了解胎兒在宮內的安危,是孕婦自我監護的一種好方法。通過與平時胎動的比較,觀察是否存在異常。
李欣說,胎兒宮內窘迫可直接危及胎兒健康和生命,因此,包括胎動監測、胎心監測等在內的定期產前檢查非常重要。產前檢查可及時發現母親或胎兒異常情況的出現,如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慢性腎炎、過期妊娠、胎盤老化、貧血、胎兒發育遲緩、前置胎盤、合併心臟病等,從而判斷出對胎兒的危害程度,制訂相應的預防和治療方案。
另外,孕婦尤其是高齡孕婦應注意自我保健,增加營養、勞逸結合,避免不良生活習慣,預防產科併發症及胎兒窘迫的發生。若孕婦自我感覺身體不適、胎動減少,應及時就醫。
徐報融媒記者 王任飛 通訊員 張彤
「原創文章,如需轉載請提前告知。如發現私自轉載者,追究法律責任。」
「註:圖片來源網際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