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全自動水塔水位控制器的製造方法
2023-08-02 08:18:46 1
一種全自動水塔水位控制器的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全自動水塔水位控制器。採用的技術方案包括主閥體,所述主閥體內為供水流通過的空腔,在主閥體上設有進水口、出水口,其特徵在於:所述的主閥體空腔上方設有上密封彈性體以及緊壓在上密封彈性體上的調節彈簧,所述的主閥體的空腔下方設置下密封彈性體,所述上密封彈性體與下密封彈性體之間設有聯動拉杆並形成聯運配合,所述的主閥體的空腔內設有內腔室,所述的內腔室具有朝向下密封彈性體的內進水口以及與出水口連通的內出水口,所述的上密封彈性體、下密封彈性體、內腔室將主閥體的空腔分成上壓力腔、下壓力腔、外進水腔和內進水腔,所述上壓力腔與內進水腔之間設有上導流孔,所述下壓力腔與外進水腔之間設有下導流孔。
【專利說明】一種全自動水塔水位控制器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水塔水位控制器。
【背景技術】
[0002] 水塔水位控制器是指應用在水塔上進行自動水位控制的儀器,多為全自動型,能 實現無人值守,缺水自動補水,水滿能自動停止進水。
[0003] 水塔水位控制器主要分為機械式和電磁式。機械式的如槓桿式浮球進水閥,由浮 球裝置、止回閥、三通、外絲等配件組合而成。這種控制器缺點為:1、結構複雜,需專業人員 安裝,費時,費料;2、故障率高,如容易出現水塔溢水、槓桿浮球快要關閉時振動大,出現封 口偏差、單向止回閥時間一長,閥片出現變形或被髒物卡住,而封不嚴;3、維修困難,如出現 水塔溢水時,很難判斷是浮球漏還是止回閥漏、4、會汙染水體,浮球與水體直接接觸,長時 間會生產汙垢,影響水質。電磁式如電磁閥,需要電源,停電不能工作,布裝電線容易燒壞, 而且不安全。 實用新型內容
[0004]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安裝維護方便、控制精確、不 會汙染水體且無需用電的全自動水塔水位控制器。
[0005]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技術方案包括主閥體,所述的主閥體內為供 水流通過的空腔,在主閥體上設有進水口、出水口,其特徵在於:所述的主閥體空腔上方設 有上密封彈性體以及緊壓在上密封彈性體上的調節彈簧,所述的主閥體的空腔下方設置下 密封彈性體,所述上密封彈性體與下密封彈性體之間設有聯動拉杆並形成聯運配合,所述 的主閥體的空腔內設有內腔室,所述的內腔室具有朝向下密封彈性體的內進水口以及與出 水口連通的內出水口,所述的上密封彈性體、下密封彈性體、內腔室將主閥體的空腔分成上 壓力腔、下壓力腔、外進水腔和內進水腔,所述上壓力腔與內進水腔之間設有上導流孔,所 述下壓力腔與外進水腔之間設有下導流孔。
[0006] 所述的全自動水塔水位控制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的主閥體由上蓋、下蓋、主體組 成,所述上密封彈性體、下密封彈性體分別設置在上蓋、下蓋與主體之間,所述上蓋上設有 調節孔以及與調節孔配合的調節螺母,所述調節彈簧對應設置在調節孔下方。
[0007] 所述的全自動水塔水位控制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的聯動拉杆上設有彈性密封套、 密封圈,分別用於密封上壓力腔、下壓力腔與內進水腔之間的空隙。
[0008] 所述的全自動水塔水位控制器,其特徵在於:所述上密封彈性體中心設置上活節 件並與所述聯動拉杆上端活節連接,所述下密封彈性體中心設置下活節件並與所述聯動拉 杆下端上下活動連接。
[0009] 所述的全自動水塔水位控制器,其特徵在於:所述上密封彈性體上方設置墊圈,所 述調節彈簧作用力施向墊圈。
[0010] 所述的全自動水塔水位控制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的上導流孔設置在主閥體內壁 上,其孔徑為2-4mm,所述的下導流孔設置在下密封彈性體上,其孔徑為l-2mm。 toon] 所述的全自動水塔水位控制器,其特徵在於:還包括一由外殼和外上蓋組成的保 護殼,所述主閥體置於保護殼內,所述外上蓋上端設有外透氣螺母以及透氣孔。
[0012] 所述的全自動水塔水位控制器,其特徵在於:所述保護殼與主閥體之間的空隙填 充有保溫膠。
[0013] 所述的全自動水塔水位控制器,其特徵在於:所述上導流孔孔徑為3_,導流孔孔 徑為1. 5mm。
[0014] 本實用新型的全自動水塔水位控制器將水位檢測和水流供給控制結合到主閥體 內形成為一體閥結構,具有結構簡單、安裝維護方便、性能穩定等優點。通過上壓力腔、下壓 力腔之間的壓力差變化,自動實現水流供給控制,無需在水塔內安裝浮球或水位開關,具有 環保節能的優點;也無需在主閥體內外安裝其它閥門或控制裝置就能自動實現進水和水滿 停止的控制,具有結構簡單合理,成本低等優點,可以大面積推廣使用。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5]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0016]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7]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分解圖;
[0018]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剖視圖;
[0019] 圖4是主閥體內腔結構示意圖;
[0020] 圖5是上密封彈性體、下密封彈性體、聯動拉杆之間的關係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1] 如圖1至5所示,本實用新型的全自動水塔水位控制器,包括由金屬或塑料鑄成的 主閥體1,所述的主閥體1內為供水流通過的空腔,在主閥體1上設有進水口 2、出水口 3,所 述進水口 2、出水口 3上設有銅體內螺紋。所述的主閥體1空腔上方設有上密封彈性體4以 及緊壓在上密封彈性體上的調節彈簧5,所述的主閥體1的空腔下方設置下密封彈性體7, 所述上密封彈性體4與下密封彈性體7之間設有聯動拉杆6並形成聯運配合,所述的主閥 體1的空腔內設有內腔室10,所述的內腔室10具有朝向下密封彈性體7的內進水口 11以 及與出水口 3連通的內出水口 12,所述的上密封彈性體4、下密封彈性體7、內腔室10將主 閥體1的空腔分成上壓力腔13、下壓力腔14、外進水腔15和內進水腔16,所述上壓力腔13 與內進水腔16之間設有上導流孔17,所述下壓力腔14與外進水腔15之間設有下導流孔 18。所述上密封彈性體4由矽膠製成膜片,所述下密封彈性體7由橡膠製成的密封簧片。
[0022] 所述的主閥體1由上蓋19、下蓋20、主體21組成,所述上密封彈性體4、下密封彈 性體7分別設置在上蓋19、下蓋20與主體21之間,所述上蓋19上設有調節孔22以及與 調節孔配合的調節螺母23,所述調節彈簧5對應設置在調節孔22下方。所述調節螺母23 用於調節水位的高低,當調節螺母23向下擰時,調節彈簧5施向上密封彈性體4的壓力增 大,則需要水塔內更大的壓力來提升聯動拉杆6,從而達到提高水位的目的(水位提高即水 壓增加),反之則相反。
[0023] 為進一步優化上述方案,所述的聯動拉杆6上設有彈性密封套24、密封圈25,分別 用於密封上壓力腔13、下壓力腔14與內進水腔16之間的空隙。
[0024] 所述上密封彈性體4中心設置上活節件36並與所述聯動拉杆6上端活節連接,具 體為上活節件36通過上螺母37設置在上密封彈性體4中心,在上活節件36下端設置長孔 38,在聯動拉杆6上端設置與長孔卡接配合的卡扣39 ;所述下密封彈性體7中心設置下活 節件33並與所述聯動拉杆6下端上下活動連接,具體為下活節件33通過下螺母34設置在 下密封彈性體7中心,在下活節件33設有中心孔40,在聯動拉杆6下端設置與中心孔配合 的密封擋圈35,所述聯動拉杆直徑小於中心孔孔徑,所述密封擋圈直徑大於中心孔孔徑。裝 配時,先將密封圈25穿入聯動拉杆6,再將聯動拉杆6從下往上穿入下活節件33的中心孔 40,再套入彈性密封套24後與上活節件36卡接。裝配好後,聯動拉杆在上活節件上可以一 定範圍內活動,在下活節件上可以上下活動,這種連接方式解決因外部水壓不穩或過大會 導致閥體振動的現象。
[0025] 所述上密封彈性體4上方設置墊圈27,所述調節彈簧5作用力施向墊圈27。墊圈 使彈性體受力更加均勻,保證其平穩。
[0026] 所述的上導流孔17設置在主閥體1內壁上,其孔徑為2-4mm,最理想為3mm。所述 的下導流孔18設置在下密封彈性體7上,其孔徑為l-2mm,最理想為1. 5mm。設計原則為上 導流孔孔徑大於下導流孔孔徑,否則會導致供停水控制不靈敏,以及閥體振動現象。如果孔 徑過大,會導致上下壓力腔壓力不穩,過小會導致堵塞現象。
[0027] 本實用新型的控制器還包括一由外殼29和外上蓋28組成的保護殼,所述主閥體 1置於保護殼內,所述外上蓋28上端設有外透氣螺母31以及透氣孔32。所述保護殼與主 閥體1之間的空隙填充有保溫膠。外透氣螺母31以及透氣孔32防止主閥體與保護殼之間 由於密封生產負壓,影響供停水控制。保溫膠具有保溫防凍的作用,防止主閥體冬天結冰, 影響供停水。
[0028] 工作原理:當水塔內無水,供水管道壓力相對較高時,受外進水腔內水壓以及調節 彈簧和彈性密封套的壓力作用,下彈性密封體被下壓,內進水口處在開始狀態,自動進行補 水,水從進水口、外進水腔、內進水口、內進水腔、內出水口和出水口進入水塔內。水塔水位 逐漸抬升,水塔內水壓也隨之慢慢升高,內進水腔的水通過上導流孔進入上壓力腔,上壓力 腔內的壓力也隨之升高,達到一定值時,上密封彈性體擺脫調節彈簧的壓力向上彈起,並拉 起聯動杆,聯動杆下端的密封圈封住下密封彈性體的中心孔,水流通過下導流孔向下壓力 腔繼續增壓,使壓力腔與進水管道壓力持平。加之上壓力腔內的上密封彈性體向上彈起,拉 動下密封彈性封住內進水口,故水滿自動停止進水。
[0029] 註:在關水過程中,彈性密封套起到密封住上壓力腔與內進水腔之間的空隙的作 用,防止水流直接向上腔產生衝擊壓,由上導流孔向上施壓,使上密封彈性體慢慢彈起,起 到穩定水位,減少震動的作用;在向下供水時,由彈性密封套彈力作用,幫助打開進水口。
[0030]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並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 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 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
1. 一種全自動水塔水位控制器,包括主閥體(1),所述的主閥體(1)內為供水流通過 的空腔,在主閥體(1)上設有進水口(2)、出水口(3),其特徵在於:所述的主閥體(1)空腔 上方設有上密封彈性體(4)以及緊壓在上密封彈性體上的調節彈簧(5),所述的主閥體(1) 的空腔下方設置下密封彈性體(7),所述上密封彈性體(4)與下密封彈性體(7)之間設有 聯動拉杆(6)並形成聯運配合,所述的主閥體(1)的空腔內設有內腔室(10),所述的內腔 室(10)具有朝向下密封彈性體⑵的內進水口(11)以及與出水口(3)連通的內出水口 (12),所述的上密封彈性體(4)、下密封彈性體(7)、內腔室(10)將主閥體(1)的空腔分成 上壓力腔(13)、下壓力腔(14)、外進水腔(15)和內進水腔(16),所述上壓力腔(13)與內進 水腔(16)之間設有上導流孔(17),所述下壓力腔(14)與外進水腔(15)之間設有下導流孔 (18)。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動水塔水位控制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的主閥體(1)由 上蓋(19)、下蓋(20)、主體(21)組成,所述上密封彈性體(4)、下密封彈性體(7)分別設置 在上蓋(19)、下蓋(20)與主體(21)之間,所述上蓋(19)上設有調節孔(22)以及與調節孔 配合的調節螺母(23),所述調節彈簧(5)對應設置在調節孔(22)下方。
3.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全自動水塔水位控制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的聯動拉杆 (6) 上設有彈性密封套(24)、密封圈(25),分別用於密封上壓力腔(13)、下壓力腔(14)與 內進水腔(16)之間的空隙。
4.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全自動水塔水位控制器,其特徵在於:所述上密封彈性 體(4)中心設置上活節件(36)並與所述聯動拉杆(6)上端活節連接,所述下密封彈性體 (7) 中心設置下活節件(33)並與所述聯動拉杆(6)下端上下活動連接。
5.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全自動水塔水位控制器,其特徵在於:所述上密封彈性 體(4)上方設置墊圈(27),所述調節彈簧(5)作用力施向墊圈(27)。
6.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全自動水塔水位控制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的上導流孔 (17)設置在主閥體(1)內壁上,其孔徑為2-4_,所述的下導流孔(18)設置在下密封彈性 體(7)上,其孔徑為l_2mm。
7.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全自動水塔水位控制器,其特徵在於:還包括一由外殼 (29)和外上蓋(28)組成的保護殼,所述主閥體(1)置於保護殼內,所述外上蓋(28)上端設 有外透氣螺母(31)以及透氣孔(32)。
8. 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全自動水塔水位控制器,其特徵在於:所述保護殼與主閥體 (1)之間的空隙填充有保溫膠。
9. 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全自動水塔水位控制器,其特徵在於:所述上導流孔(17)孔 徑為3mm,下導流孔(18)孔徑為1. 5mm。
【文檔編號】F16K17/22GK203847793SQ201420203761
【公開日】2014年9月24日 申請日期:2014年4月18日 優先權日:2014年4月18日
【發明者】林昌華 申請人:林昌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