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管制瓶夾料機構的製作方法
2023-08-01 22:39:46 1
玻璃管制瓶夾料機構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玻璃管制瓶夾料機構,包括機架、動力源、動力輸出部、作用銷、作用框、橫梁、軸承座、限位軸、動力軸、隨動軸、槓桿、擺動銷、彈簧臂、彈性件和擺杆;動力輸出部由動力源帶動轉動,固定在動力輸出部上的作用銷在轉動的同時帶動作用框、固定在作用框上的橫梁、與橫梁固定的軸承座、設置在軸承座上的動力軸、隨動軸、槓桿等上、下移動,當作用銷向上移動到最高點時,槓桿的一端離開下限位塊,與上限位塊接觸,由於上限位塊的限位作用,槓桿逆時針轉動,槓桿的另一端離開擺動銷,彈簧臂由於彈性件的回覆力而順時針轉動,從而帶動動力軸、隨動軸轉動,兩個擺杆和夾具靠攏,夾住料頭,不再需要採用人工夾料頭,降低了人工勞動強度,提高了勞動效率;並且,該夾料機構可設置在第四站進行拉料,提高了玻璃管利用率。
【專利說明】玻璃管制瓶夾料機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玻璃管制瓶【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與玻璃管制瓶配套使用的夾料機構。
【背景技術】
[0002]藥用玻璃包裝瓶(包括西林瓶、抗生素瓶、口服液瓶等)一般都是由專用制瓶機製造而成的,如圖1所示:制瓶機分為A部和B部,A部和B部分別配上若干火頭,A部完成上料(插管)和加工瓶口,B部完成制瓶底,玻璃管經過A、B兩部分機械聯動,製成成品玻璃包裝瓶。
[0003]在制瓶工作中,玻璃管在A部的第二站被插入落瓶管中(即上料或插管),在第三站和第四站進行預熱,第五站進行拉瓶底(即拉料),在其它站位均為預熱制瓶口,隨後被送往B部完成瓶底的製作。其中,第五站位於制瓶機的A部與B部交接處,是玻璃管制瓶中最關鍵的工序,在進行拉料時,都會將一段廢料(料頭)拉下丟棄。現有技術中,拉料都是依靠人工夾料頭,不但勞動強度大,工作條件惡劣,而且玻璃管的料頭丟得較長,玻璃管利用率較低,浪費比較嚴重。
實用新型內容
[0004]針對現有技術中的上述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不需要人工即可自動進行夾料的玻璃管制瓶夾料機構,降低了人工的勞動強度,提高了玻璃管的利用率。
[0005]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0006]玻璃管制瓶夾料機構,包括機架、動力源、動力輸出部、作用銷、作用框、橫梁、軸承座、限位軸、動力軸、隨動軸、槓桿、擺動銷、彈簧臂、彈性件和擺杆;
[0007]所述動力輸出部與動力源的輸出軸固定連接,作用銷的一端固定設置在動力輸出部上,作用銷的另一端伸入作用框內、且帶動作用框上、下移動;所述橫梁的一端固定在作用框上,另一端與軸承座固定連接;所述限位軸固定在機架上,限位軸的上端設有上限位塊,下端設有下限位塊;所述軸承座包括軸承座a和軸承座b,動力軸和隨動軸可轉動地安裝在軸承座a和軸承座b之間,動力軸的一端伸出軸承座a,動力軸的另一端和隨動軸均伸出軸承座b ;所述槓桿鉸接在軸承座a上,槓桿的一端設置在限位軸的上限位塊和下限位塊之間、且可在上限位塊和下限位塊之間移動,槓桿的另一端在作用銷位於最低位置時頂在擺動銷的一端,擺動銷的另一端固定在動力軸的一端上;所述彈性件的一端固定在橫梁上、位於隨動軸的一側,彈性件的另一端固定在彈簧臂的一端,彈簧臂的另一端固定在動力軸上;在動力軸和隨動軸上分別設有相互嚙合的齒輪;所述擺杆為兩個,兩個擺杆均位於軸承座b的外側、且兩個擺杆的一端分別固定在對應的動力軸和隨動軸上,兩個擺杆的另一端均設有用於夾料的夾具。
[0008]相對於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09]採用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動力輸出部由動力源帶動轉動,固定在動力輸出部上的作用銷在轉動的同時帶動作用框、固定在作用框上的橫梁、與橫梁固定的軸承座、設置在軸承座上的動力軸、隨動軸、槓桿等上、下移動,當作用銷向下移動到最低點時,槓桿的一端與下限位塊接觸,並且由於下限位塊的限位作用,槓桿順時針轉動,槓桿的另一端頂在擺動銷的一端,迫使擺動銷逆時針轉動,從而帶動動力軸、固定在動力軸上的彈簧臂逆時針轉動,彈性件被拉緊,同時,設置在動力軸上的齒輪隨動力軸轉動時帶動設置在隨動軸上的齒輪轉動,兩個擺杆和夾具打開;當作用銷向上移動到最高點時,槓桿的一端離開下限位塊,與上限位塊接觸,由於上限位塊的限位作用,槓桿逆時針轉動,槓桿的另一端離開擺動銷,彈簧臂由於彈性件的回覆力而順時針轉動,從而帶動動力軸、隨動軸轉動,兩個擺杆和夾具靠攏,夾住料頭,不再需要採用人工夾料頭,降低了人工勞動強度,提高了勞動效率;並且,該夾料機構可設置在第四站進行拉料,提高了玻璃管利用率。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0]圖1為現有技術制瓶機工位示意圖
[0011]圖2為本實用新型玻璃管制瓶夾料機構;
[0012]圖3為圖2的A向部分視圖;
[0013]圖4為圖2的B向部分視圖。
[0014]其中,I為擺杆,2為夾具,3為軸承座b, 4為齒輪,5為動力軸,6為彈性件,7為彈簧臂,8為軸承座a,9為上限位塊,10為機架,11為凸輪,12為橫梁,13為作用框,14為作用銷,15為接近開關,16為直線軸,17為直線軸承座,18為擺銷,19為限位銷,20為鉸鏈,21為槓桿,22為下限位塊,23為限位軸,24為隨動軸。
【具體實施方式】
[0015]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0016]參見圖2?圖4:玻璃管制瓶夾料機構,包括機架10、直線軸16、直線軸承座17動力源、動力輸出部、作用銷14、作用框13、橫梁12、軸承座、限位軸23、動力軸5、隨動軸24、槓桿21、擺動銷18、彈簧臂7、彈性件6和擺杆I。
[0017]動力源為電機,動力輸出部與電機的輸出軸固定連接,作用銷14的一端固定設置在動力輸出部上,作用銷14的另一端伸入作用框13內、且帶動作用框13上、下移動,即作用銷14的另一端以作用銷14的一端為圓心作圓周運動。動力輸出部的截面形狀可以為「Z」形、「L」形。在本實施例中,動力輸出部為凸輪11,凸輪11的縱截面為扇形,凸輪11的中心與動力源的輸出軸固定連接,作用銷14的一端固定設置在凸輪11的中央、靠近凸輪11弧形邊緣的位置。
[0018]作用框13是由上肋、下肋和固定在上肋和下肋之間的側肋組成,作用框13為矩形框結構。本實施例中,左、右側肋分別對應穿過上肋和下肋的兩端,採用螺栓固定連接。作用框13的上肋的下側面和下肋的上側面之間的距離大於或等於作用銷14的斷面直徑,作用框13的上肋和下肋之間的距離最好是等於作用銷14的斷面直徑,但由於機械加工不可避免的會有誤差,因此,在通常情況下作用框13的上肋和下肋之間的距離是略大於作用銷14的斷面直徑。
[0019]直線軸承座17固定在機架10上,直線軸16安裝在直線軸承座17上、且直線軸16的上端固定在作用框13的下肋,直線軸16隨作用框13上、下滑動,起滑動定位導向作用。
[0020]橫梁12的一端固定在作用框13上,另一端與軸承座固定連接。軸承座包括軸承座a8和軸承座b3,橫梁13的一端通過螺栓固定在作用框13的上肋,另一端通過螺栓固定在軸承座a8和軸承座b3上。
[0021]限位軸23固定在機架10上,限位軸23的上端設有上限位塊9,下端設有下限位塊22,上限位塊9和下限位塊22之間的距離可根據需要夾料的玻璃管的高度而設定。動力軸5和隨動軸24可轉動地安裝在軸承座a8和軸承座b3之間,動力軸5的一端伸出軸承座a8,動力軸5的另一端和隨動軸24均伸出軸承座b3。槓桿21鉸接在軸承座a8上,本實施例中,槓桿21通過鉸鏈20鉸接在軸承座a8的外側。槓桿21的一端設置在限位軸23的上限位塊9和下限位塊22之間、且可在上限位塊9和下限位塊22之間移動,槓桿21的另一端在作用銷位於最低位置時頂在擺動銷18的一端。擺動銷18位於軸承座a8的外側、且固定在動力軸5的一端上。彈性件6的一端固定在橫梁12上、位於隨動軸24的一側,彈性件6的另一端固定在彈簧臂7的一端,彈簧臂7的另一端固定在動力軸5上,彈性件6可採用彈簧片、橡皮筋或彈簧等,本實施例中,彈性件6為彈簧。在動力軸5和隨動軸24上分別設有相互嚙合的齒輪4,該齒輪4採用直齒輪。
[0022]在軸承座a8上還設有限位銷19,該限位銷19設置在槓桿的下側,用於限制槓桿的擺動角度。
[0023]擺杆I為兩個,兩個擺杆I均位於軸承座b3的外側、且兩個擺杆I的一端分別固定在對應的動力軸5和隨動軸24上,兩個擺杆I的另一端均設有用於夾料的夾具2。
[0024]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為:動力源(電機)接收到信號後,驅動動力輸出部(凸輪)轉動,固定在動力輸出部(凸輪)上的作用銷14作圓周運動,帶動作用框13上、下移動,作用銷的一端固定設置在動力輸出部上,作用銷的另一端伸入作用框內、且帶動作用框上、下移動,從而帶動橫梁12、軸承座、動力軸和隨動軸上、下移動。當作用銷位於最低點時(本夾料機構不工作時的狀態),槓桿的一端與下限位塊接觸,並且由於下限位塊的限位作用,槓桿順時針轉動,槓桿的另一端頂在擺動銷的一端,迫使擺動銷逆時針轉動,從而帶動動力軸、固定在動力軸上的彈簧臂逆時針轉動,彈性件被拉緊,同時,設置在動力軸上的齒輪隨動力軸轉動時帶動設置在隨動軸上的齒輪轉動,兩個擺杆和夾具打開,此時槓桿與擺動銷自動鎖緊。當作用銷向上移動到最高點時,槓桿的一端離開下限位塊,與上限位塊接觸,由於上限位塊的限位作用,槓桿逆時針轉動,槓桿的另一端離開擺動銷,彈簧臂由於彈性件的回覆力而順時針轉動,從而帶動動力軸、隨動軸轉動,兩個擺杆和夾具靠攏,夾住料頭,不再需要採用人工夾料頭,降低了人工勞動強度,提高了勞動效率。
[0025]在作用框的下肋下方還設有接近開關15,在電機驅動凸輪轉動一周後,作用框下行,靠近接近開關15時,凸輪便停止轉動。
[0026]最後需要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技術方案,儘管 申請人: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那些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技術方案的宗旨和範圍,均應涵蓋在本發明的權利要求範圍當中。
【權利要求】
1.玻璃管制瓶夾料機構,其特徵在於,包括機架、動力源、動力輸出部、作用銷、作用框、橫梁、軸承座、限位軸、動力軸、隨動軸、槓桿、擺動銷、彈簧臂、彈性件和擺杆; 所述動力輸出部與動力源的輸出軸固定連接,作用銷的一端固定設置在動力輸出部上,作用銷的另一端伸入作用框內、且帶動作用框上、下移動;所述橫梁的一端固定在作用框上,另一端與軸承座固定連接;所述限位軸固定在機架上,限位軸的上端設有上限位塊,下端設有下限位塊;所述軸承座包括軸承座a和軸承座b,動力軸和隨動軸可轉動地安裝在軸承座a和軸承座b之間,動力軸的一端伸出軸承座a,動力軸的另一端和隨動軸均伸出軸承座b ;所述槓桿鉸接在軸承座a上,槓桿的一端設置在限位軸的上限位塊和下限位塊之間、且可在上限位塊和下限位塊之間移動,槓桿的另一端在作用銷位於最低位置時頂在擺動銷的一端,擺動銷的另一端固定在動力軸的一端上;所述彈性件的一端固定在橫梁上、位於隨動軸的一側,彈性件的另一端固定在彈簧臂的一端,彈簧臂的另一端固定在動力軸上;在動力軸和隨動軸上分別設有相互嚙合的齒輪;所述擺杆為兩個,兩個擺杆均位於軸承座b的外側、且兩個擺杆的一端分別固定在對應的動力軸和隨動軸上,兩個擺杆的另一端均設有用於夾料的夾具。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管制瓶夾料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動力輸出部為凸輪,凸輪的縱截面為扇形,凸輪的中心與動力源的輸出軸固定連接,作用銷的一端固定設置在凸輪的中央、靠近凸輪弧形邊緣的位置。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管制瓶夾料機構,其特徵在於,還包括接近開關,該接近開關靠近作用框的下側設置。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管制瓶夾料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作用框是由上肋、下肋和固定在上肋和下肋之間的側肋組成,上肋的下側面到下肋的上側面之間的距離大於或等於作用銷的斷面直徑。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管制瓶夾料機構,其特徵在於,還包括直線軸和直線軸承座,直線軸安裝在直線軸承座上、且直線軸的一端固定在作用框上。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管制瓶夾料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彈性件為彈簧。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管制瓶夾料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動力源為電機。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管制瓶夾料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齒輪為直齒輪。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管制瓶夾料機構,其特徵在於,還包括限位銷,該限位銷固定在軸承座a上,用於限制槓桿擺動的角度。
【文檔編號】C03B23/045GK203668206SQ201320768427
【公開日】2014年6月25日 申請日期:2013年11月29日 優先權日:2013年11月29日
【發明者】桂平 申請人:重慶市北碚區外延玻璃機械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