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直線輸送機構的製作方法
2023-08-01 22:05:41 1
一種直線輸送機構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直線輸送機構,包括支架、橫向平動氣缸、支撐板、上下平動氣缸和工位板;所述橫向平動氣缸和上下平動氣缸設有至少一個;所述橫向平動氣缸的缸體與支架固定連接;所述橫向平動氣缸驅動支撐板水平移動;所述上下平動氣缸的缸體與支撐板固定連接;所述上下平動氣缸驅動工位板上下移動;所述工位板上均勻設有多個工位槽。本實用新型通過橫向平動氣缸和上下平動氣缸實現直線輸送功能,結構簡單,能夠滿足工位行程的精確控制,並且使用壽命長。
【專利說明】一種直線輸送機構
【技術領域】
[0001 ]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直線輸送機構。
【背景技術】
[0002]在自動話設備中,工件在一個工位加工完畢後,需要由直線輸送機構送至下一個工位。現有直線輸送機構大多採用電機作為驅動的動力源,通過鏈條、皮帶或者齒輪等傳動部件傳動來實現直線輸送功能。電機的缺點在於:結構複雜、工位行程的控制精度低、使用壽命短。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工位行程控制精確、使用壽命長的直線輸送機構。
[0004]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直線輸送機構,包括支架、橫向平動氣缸、支撐板、上下平動氣缸和工位板;所述橫向平動氣缸和上下平動氣缸設有至少一個;所述橫向平動氣缸的缸體與支架固定連接;所述橫向平動氣缸驅動支撐板水平移動;所述上下平動氣缸的缸體與支撐板固定連接;所述上下平動氣缸驅動工位板上下移動;所述工位板上均勻設有多個工位槽。
[0005]一種直線輸送機構,還包括至少一組由水平導軌和滑塊組成的滑動組件;所述水平導軌與支架固定連接;所述滑塊與支撐板固定連接,並與水平導軌滑動連接。
[0006]採用了上述技術方案後,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1)本實用新型通過橫向平動氣缸和上下平動氣缸實現直線輸送功能,結構簡單,能夠滿足工位行程的精確控制,並且使用壽命長。
[0007](2)本實用新型的滑塊與支撐板固定連接,並與水平導軌滑動連接,這種結構能夠提升機構工作的穩定性,保證機構一直處於直線輸送狀態,進一步提升工位行程控制的精確性。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8]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內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據具體實施例並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其中
[0009]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0]圖2為圖1的俯視圖。
[0011]圖3為圖2的A處放大圖。
[0012]附圖中的標號為:
[0013]支架1、橫向平動氣缸2、支撐板3、上下平動氣缸4、工位板5、工位槽51、滑動組件
6、水平導軌61、滑塊62。【具體實施方式】
[0014](實施例1)
[0015]見圖1至圖3,本實施例的直線輸送機構,包括支架1、橫向平動氣缸2、支撐板3、上下平動氣缸4、工位板5和滑動組件6。
[0016]橫向平動氣缸2和上下平動氣缸4設有至少一個。橫向平動氣缸2的缸體與支架I固定連接。橫向平動氣缸2驅動支撐板3水平移動。上下平動氣缸4的缸體與支撐板3固定連接。上下平動氣缸4驅動工位板5上下移動。工位板5上均勻設有多個工位槽51。滑動組件6設有至少一組。滑動組件6由水平導軌61和滑塊62組成。水平導軌61與支架I固定連接。滑塊62與支撐板3固定連接,並與水平導軌61滑動連接。
[0017]初始位置時,橫向平動氣缸2的活塞杆處於縮回狀態,上下平動氣缸4的活塞杆處於頂出狀態。本實施例的直線輸送機構的動作過程為:橫向平動氣缸2的活塞杆伸出一上下平動氣缸4的活塞杆縮回一橫向平動氣缸2的活塞杆縮回一上下平動氣缸4的活塞杆頂出。
[0018]以上所述的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有益效果進行了進一步詳細說明,所應理解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而已,並不用於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直線輸送機構,其特徵在於:包括支架(I)、橫向平動氣缸(2)、支撐板(3)、上下平動氣缸(4)和工位板(5);所述橫向平動氣缸(2)和上下平動氣缸(4)設有至少一個;所述橫向平動氣缸(2 )的缸體與支架(I)固定連接;所述橫向平動氣缸(2 )驅動支撐板(3 )水平移動;所述上下平動氣缸(4)的缸體與支撐板(3)固定連接;所述上下平動氣缸(4)驅動工位板(5)上下移動;所述工位板(5)上均勻設有多個工位槽(51)。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直線輸送機構,其特徵在於:還包括至少一組由水平導軌(61)和滑塊(62)組成的滑動組件(6);所述水平導軌(61)與支架(I)固定連接;所述滑塊(62)與支撐板(3)固定連接,並與水平導軌(61)滑動連接。
【文檔編號】B65G35/00GK203450749SQ201320531428
【公開日】2014年2月26日 申請日期:2013年8月28日 優先權日:2013年8月28日
【發明者】曲東升, 劉彥武, 梁健, 宜文, 湯曉峰, 李長峰 申請人:常州銘賽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