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農村溝道生物清淤球的製備方法
2023-07-24 07:51:26 2
專利名稱:一種農村溝道生物清淤球的製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農村生態環境建設和農業水利中溝道生態清淤和水質淨化技術領域,特別涉及ー種新型的改善農村溝道水質的生物清淤球的製備方法。該微生物清淤球製作エ藝簡便、應用成本低、使用方法簡單,清淤效果顯著,在農業面源汙染控制中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背景技術:
EM為Effective Microorganisms的英文縮寫,中文意思為有效微生物群,又稱複合微生物,由日本疏球大學比嘉照夫教授發明。EM益生菌原液是光合細菌、乳酸菌群、酵母菌群、放線菌群、絲狀菌群等5種10屬80餘種微生物組成的。EM技術是目前世界上應用範圍最大的ー項生物工程技木。和一般生物製劑相比,它具有結構複雜、性能穩定、功能齊全的優勢,迄今為止,EM已在日本、美國、巴西、法國、臺灣等90多個國家和地區廣泛應用。據資料報導,EM適用於種植業、養殖業、環保、人體保健等多種領域。農村溝道水體汙染源可分為點源和非點源,其中非點源汙染主要包括農業施肥、灌溉、降雨引起的地表徑流和農田排水、大氣中的揚塵等;點汙染源主要包括沿溝道排汙ロ、生活垃圾的侵入等。另外,長期積累的溝底淤泥及淤泥釋放的有害物質也是重要的汙染源項。由於農村溝道水體往往缺少必要的循環,溶解氧較低,缺少水生動、植物生存的環境,使水體逐漸失去自浄能力,加上溝道底泥長期未清,使底泥不斷釋放分解N、P等營養鹽,導致水體富營養化,水體逐漸變緑,藻類瘋長,產生異味,容易發黑髮臭(圖I )。
EM是從自然界篩選的優勢菌種經過分離、馴化、適應性培養,在活體狀態下濃縮而成的ー種生物產品,它對環境具有很強的適應性,分解汙染物能力很強。它屬於環境友好產品,不會產生二次汙染,對人和動物無危害,已通過國家毒性檢驗。利用該技術治理流動的汙染水體及清淤,關鍵是解決微生物的附著的載體,並通過人為的幹渉,創造微生物的生存、新陳代謝、繁殖的環境。保證微生物在原位發揮作用,將有機物轉化為無機物,最終變成氣體。EM技術水體淨化大多都採取直接投菌式,基於設施水平(反應器)的應用不多。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 EM技術應用推廣。目前國內外在汙染水體原位處理的功能微生物產品方面已取得了ー些發明專利,但針對農村溝道特點利用微生物發酵技術製備相關的生物清淤劑的發明專利還未見報導。發明目的本發明針對農業面源染汙染和水土流失引起的農村溝道淤積及水質變差,利用微生物液體和固體發酵技術把底泥等材料固化成載有大量微生物的直徑50-60mm球體。該生物清淤球在農村溝道中科學投加,可達到原位清除淤泥,有效控制由於農村溝道淤泥引發的水體次生汙染,並可局部代替人工清淤和機械清淤,達到省ェ、生態清淤的目的
發明內容
技術方案
ー種農村溝道生物清淤球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由如下步驟獲得
Cl)按重量百分比計,把3% 5% EM原液、2% 5%的蜂蜜、5% 10%的經過滅菌消毒的溝道清淤底泥、餘量的去離子水混合均勻,在室溫密閉條件下,放入速度為120r/min 180r / min的旋轉式搖床厭氧發酵3_5 d ,靜置過濾,獲得改良的複合微生物活性液;
(2)將溝道清淤底泥脫水乾燥,使其含水率控制在30%左右,然後在攪拌罐中將溝道清淤底泥脫水乾燥,使其含水率控制在30%左右,然後在攪拌罐中,按重量百分比計底泥85 90%,粘結劑4 10%,蜂蜜2 4%,改良複合微生物活性液3 4%配成混合物密閉發酵3-5天;;
(3)將上述混合物在智能模式成球機中成型,球的直徑控制在50mm-60mm之間,即製成農田溝道清淤球。所述的EM原液含有乳酸菌、酵母菌、光合細菌等複合微生物,乳酸菌屬為植物乳桿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光合菌屬為沼澤紅假單胞菌Rhodopseudomonaspalustris,酵母菌屬為啤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活菌數不少於I億個/毫升,pH不小於3. 8,顏色為黃褐色,半透明液體,氣味為較濃醇酸味或酸味。EM原液為愛睦樂環保生物技術(南京)有限公司生產。所述的蜂蜜為超市中購置的蜂蜜產品。它的作用是在微生物復壯、液體和固體發酵過程中作為能源物質。所述的溝道清淤底泥,是將溝道清淤底泥脫水風乾,粉碎過10目篩子,滅菌消毒而成,它的作用是微生物清淤球在溝道清淤過程中更能適應環境,可和土著微生物共生共榮。所述的粘結劑為過600目的化工產品高嶺土。它的作用是粘結性好,更易固化成型。有益效果
一種針對農村溝道生態清淤和改善水質的生物浄化球的製備方法,其培養製作エ藝簡便、應用成本低、使用方法簡單、應用範圍較廣。投加到農村溝道後可迅速分解底部淤泥,增加透明度,改善水質,消除異味,可以有效地預防由於農業面源汙染和水土流失等引發的溝道淤積和水質惡化。在南京某一富營養化嚴重,淤泥厚度達20cm的農溝中進行了為期ー個月的試驗,水質本底值為溶解氧(D0)2. 7mg/l,化學需氧量(C0D)55 mg/1,五日生化需氧量(BOD) 32 mg/Ι,氨氮 12.6 mg/Ι,總磷 2. 6 mg/Ι,懸浮物(SS) 46. 6 mg/Ι,透明度 27cm,按姆2m2水面投加I個生物清淤球,一個月後監測水質,主要指標如下表
投加生物淨化球後農溝水質監測指標
指標標準數值(mg/1) 溶解氧 4. 5 (化學需氧量)CODcr 38 (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 9. 6 齡泥厚度(cm) 5. O 總磷(以P計) O. 4 氨氮2. O 懸浮物(SS) 20 4同時無異常氣味,水體呈黃緑色,透明度大於50cm,並逐步恢復水體的自淨能力。
圖I農村溝道水質惡化原因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6個實例對本發明進行詳盡的敘述,但本發明不局限於所給出的實施例。
權利要求
1.ー種農村溝道生物清淤球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由如下步驟獲得 (1)按重量百分比計,把3% 5%EM原液、2% 5%的蜂蜜、5% 10%的經過滅菌消毒的溝道清淤底泥、餘量的去離子水混合均勻,在室溫密閉條件下,放入速度為120r/min 180r / min的旋轉式搖床厭氧發酵3_5 d ,靜置過濾,獲得改良的複合微生物活性液; (2)將溝道清淤底泥脫水乾燥,使其含水率控制在30%左右,然後在攪拌罐中,按重量百分比計底泥85 90%,粘結劑4 10%,蜂蜜2 4%,改良複合微生物活性液3 4%配成混合物密閉發酵3-5天; (3)將上述混合物在智能模式成球機中成型,球的直徑控制在50mm-60mm之間,即製成農田溝道清淤球。
2.根據權利I所要求的農村溝道生物清淤球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的EM原液含有乳酸菌、酵母菌、光合細菌等複合微生物,活菌數不少於I億個/毫升,PH不小於3. 8,顏色為黃褐色,半透明液體,氣味為較濃醇酸味或酸味。
3.根據權利I所要求的農村溝道生物清淤球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的蜂蜜為超市中購置的蜂蜜產品。
4.根據權利I所要求的農村溝道生物清淤球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溝道清淤底泥,是將溝道清淤底泥脫水風乾,粉碎過10目篩子,滅菌消毒而成。
5.根據權利I所要求的農村溝道生物清淤球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粘結劑為過600目的化工產品高嶺土。
全文摘要
本發明屬於農業水利和農村生態環境建設中溝道生態清淤和水質淨化技術領域。按重量百分比計取3%~5%EM原液、2%~5%的蜂蜜、5%~10%的上述溝道清淤底泥、80%~92%的去離子水混合均勻,在室溫密閉條件下,放入速度為120r/min~180r/min的旋轉式搖床厭氧發酵3-5天,即獲得改良的複合微生物活性液。將溝道清淤底泥脫水乾燥,使其含水率控制在30%左右,然後在攪拌罐中按底泥粘結劑蜂蜜改良複合微生物活性液=85~9010~42~44~3的總質量百分比配成混合物密閉發酵3-5天。在智能模式成球機中成型,球的直徑控制在50mm-60mm之間,備用。本發明優點是上述發酵後的生物清淤球製作工藝簡單,具有迅速分解農村溝道底泥、改善水質和消除異味等優點。
文檔編號C02F3/34GK102910742SQ201210185239
公開日2013年2月6日 申請日期2012年6月7日 優先權日2012年6月7日
發明者邵孝侯, 程晉, 盧順光, 邱豔, 金斌斌, 徐徵, 廖林仙, 毛欣宇 申請人:河海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