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於汙染土隔離中的周邊鋪設型水氣收集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07-23 21:59:36 2

本實用新型涉及環境巖土工程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於汙染土隔離中的周邊鋪設型水氣收集系統。
背景技術:
隔離封閉技術主要是利用工程措施將汙染物封存在原地,切斷暴露途徑,限制汙染物遷移,降低或消除汙染物的暴露風險,保護受體安全。作為一種成熟的汙染控制技術,該技術在國內外已得到廣泛應用,對不同類型的汙染都具有較好的風險控制效果,具有成本低、施工周期短等優點。根據國內外已有的工程經驗,隔離封閉措施施工工藝要求高,一旦出現漏洞,則整個隔離封閉體系失效,汙染物易擴散,因此需對垂直隔離屏障效果、表層覆蓋效果建立風險管控措施,做好相關預案,並建立有效的監測系統,確保隔離封閉措施的長期有效性。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根據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用於汙染土隔離中的周邊鋪設型水氣收集系統,該系統採用水平覆蓋層、盲管以及地下水監測井實現汙染區域內的汙染水氣收集。
本實用新型目的實現由以下技術方案完成:
一種用於汙染土隔離中的周邊鋪設型水氣收集系統,其包括水平覆蓋層、地下水監測井以及盲管;所述水平覆蓋層覆蓋在汙染區域的表面;所述地下水監測井設置在所述汙染區域的邊緣區域;所述盲管設置在所述水平覆蓋層的底部,且所述盲管的端部連接至所述地下水監測井。
所述地下水監測井還連接有抽吸裝置以及注入裝置。
所述水平覆蓋層自上向下依次為鋼筋混凝土層、碎石層、粘土層、防滲膜、粘土層、填土層以及碎石墊層。
所述防滲膜為土工膜。
所述地下水監測井包括井管以及安裝在所述井管底部的過濾管。
所述汙染區域的外側土體中布置有垂直隔離屏障。
所述盲管在所述汙染區域中呈傾斜設置,連接所述地下水監測井的所述盲管端部為最低點。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通過盲管和水平覆蓋層汙染區域內部包含汙染物的水氣進行收集,此外還可滿足隔離封閉期間對汙染區域進行監測、修復、抽水等需求。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中的垂直隔離屏障俯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的盲管以及地下水監測井的俯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中的水平覆蓋層以及地下水監測井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通過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特徵及其它相關特徵作進一步詳細說明,以便於同行業技術人員的理解:
如圖1-3,圖中標記1-13分別為:盲管1、地下水監測井2、水平覆蓋層3、汙染區域4、垂直隔離屏障5、鋼筋混凝土層6、碎石層7、粘土層8a、粘土層8b、防滲膜9、填土層10、碎石墊層11、井管12、過濾管13。
實施例:如圖1-3所示,本實施例具體涉及一種用於汙染土隔離中的周邊鋪設型水氣收集系統,其包括盲管1、地下水監測井2以及水平覆蓋層3;水平覆蓋層3覆蓋在汙染區域4的表面;地下水監測井2設置在汙染區域4的邊緣區域;盲管1設置在水平覆蓋層3的底部;盲管1的端部通過閥門連接至地下水監測井2;汙染區域4的外側土體中設置有垂直隔離屏障5。汙染區域4內部的主要汙染物為殺蟲劑、殺菌劑、除草劑、甲苯、無水異丙醇、二氯甲烷、甲醇、混合酯等。通過汙染現狀調查發現,汙染區域4內部的汙染物分布深度在8m左右,最大調查深度在14m-18m左右。
如圖1所示,垂直隔離屏障5可以為水泥土攪拌樁、鋼板樁牆、高壓旋噴樁牆或柔性膜中的任意一種,垂直隔離屏障5的底部埋深大於汙染區域4內部汙染物的分布深度;在本實施例中,垂直隔離屏障5採用雙軸水泥土攪拌樁,樁徑φ700 mm,相鄰樁搭接長度200mm,水泥摻入量15%,水泥宜採用強度等級P.0 42.5級的普通矽酸鹽水泥,垂直隔離屏障5深度為15m。
如圖2和圖3所示,為了防止汙染區域4內部的汙染物向空氣中揮發或隨地表水向地下滲透,在汙染區域4的表面覆蓋有水平覆蓋層3;在水平覆蓋層3的底部設置有盲管1,盲管1呈網格狀分布在汙染區域4的內部;汙染區域4還設置有若干地下水監測井2,盲管1通過閥門連接地下水監測井2;盲井1在汙染區域4中呈傾斜設置;連接在地下水監測井2的盲管1的端部為最低點;盲管1的起始端至地下水監測井2的連接處之間的坡度為3‰;採取適當的坡度可以便於汙染區域4內的地下水和揮發性氣體沿盲管1向地下水監測井2內部匯集。
如圖2和圖3所示,水平覆蓋層3自上向下依次為鋼筋混凝土層6、碎石層7、粘土層8a、防滲膜9、粘土層8b、填土層10以及碎石墊層11。水平覆蓋層3用於將汙染物與人、動物和植物隔開,減少地表水滲透到地下,控制揮發性有機汙染物逸出;碎石墊層11的厚度為20cm、填土層10的厚度為30cm至40cm(可能含汙染土)、粘土層8a以及粘土層8b的厚度為20cm至30cm、防滲膜9(HDPE)的厚度為1.5mm至2.0mm、碎石層7的厚度為10cm、鋼筋混凝土層6的厚度為20cm。在本實施例中,防滲膜9為土工膜。
如圖2和圖3所示,本實施例中,地下水監測井2採用周邊鋪設型布設方式;在本實施例中,汙染區域4內設置有12口地下水監測井2,各地下水監測井2分部在汙染區域4的邊緣;盲管1通過閥門與地下水監測井2連接,每個地下水監測井2連接有一根盲管1。
如圖2和圖3所示,本實施例中,地下水監測井2包括沿豎直方向設置的井管12以及安裝在井管12底部的過濾管13。地下水監測井2還連接有抽吸裝置以及注入裝置。
在日常維護過程中,使用抽吸裝置抽取地下水監測井2內部的地下水以及揮發性氣體,以便進行修復處理以及監控;此外還可通過注入裝置向地下水監測井2內部注入修復藥劑;地下水監測井2在抽吸或注入時可單獨操作也可多井通過導管連接操作。
本實施例的有益技術效果:通過盲管和水平覆蓋層汙染區域內部包含汙染物的水氣進行收集,此外還可滿足隔離封閉期間對汙染區域進行監測、修復、抽水等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