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紙中水脫色技術的製作方法
2023-07-23 19:59:36
專利名稱:造紙中水脫色技術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利用白泥和爐渣進行的造紙中水脫色技術。
背景技術:
燒鹼法麥草製漿過程中產生的中段廢水,經活性汙泥法處理後,尚存在顏色較深的弊端,制約了水的回收利用。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利用造紙鹼回收後的白泥和爐渣進行造紙中水脫色技術。
其技術方案是利用造紙工藝鹼回收後產生的白泥,加入中水中,調節中水的PH值,同時利用白泥起到引進「晶核」,在加入絮凝劑後所產生的絮聚顆粒增大,增加絮聚顆粒的快速沉澱,達到泥水的良好分離,並且汙泥的濾水性也比較好;加入爐渣,利用爐渣的多孔、表面積大的特性,再對以上清夜中的殘餘有色物質進行吸附過濾處理,再次脫色。
本發明的技術簡單,以廢治廢,降低汙水治理成本。脫色後的水質達到CODcr70-80mg/L,色度為8倍,可用於黑漿的洗滌,替代清水的用量。
四
無五、具體實施例利用造紙工藝鹼回收後產生的白泥(其主要成分是碳酸鈣),加入中水中,調節中水的PH值,同時利用白泥起到引進「晶核」,在加入絮凝劑(主要成分硫酸鋁)後所產生的絮聚顆粒增大,增加絮聚顆粒的快速沉澱,達到泥水的良好分離,並且汙泥的濾水性也比較好;加入爐渣,利用爐渣的多孔、表面積大的特性,再對以上清夜中的殘餘有色物質進行吸附過濾處理,再次脫色。
權利要求
1.造紙中水脫色技術,其特徵是利用造紙工藝鹼回收後產生的白泥,加入中水中,調節中水的PH值,然後加入絮凝劑;加入爐渣,再次脫色。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利用白泥和爐渣進行的造紙中水脫色技術。其技術方案是利用造紙工藝鹼回收後產生的白泥,加入中水中,調節中水的pH值,同時利用白泥起到引進「晶核」,在加入絮凝劑後所產生的絮聚顆粒增大,增加絮聚顆粒的快速沉澱,達到泥水的良好分離,並且汙泥的濾水性也比較好;加入爐渣,利用爐渣的多孔、表面積大的特性,再對以上清夜中的殘餘有色物質進行吸附過濾處理,再次脫色。本發明的技術簡單,以廢治廢,降低汙水治理成本。脫色後的水質達到CODcr70-80mg/L,色度為8倍,可用於黑漿的洗滌,替代清水的用量。
文檔編號C02F1/66GK1544350SQ20031010567
公開日2004年11月10日 申請日期2003年11月19日 優先權日2003年11月19日
發明者楊雪琴, 李建華, 朱萬亮, 馬厚悅, 莊耀禮 申請人:華泰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