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靜態膨脹劑封孔裝置及封孔方法與流程
2023-07-23 20:25:01 3

本發明屬於封孔技術,尤其涉及一種靜態膨脹劑封孔裝置及封孔方法。
背景技術:
靜態膨脹劑以價格低廉,膨脹率及周期可控、無噪音、無振動等特點廣泛應用於材料生產、無聲爆破、交通、城市建設和工礦企業等多個領域。但靜態膨脹劑在施工過程中極易發生噴孔現象,導致壓力降低,影響施工膨脹效果。靜態膨脹劑施工操作要求比較高,在施工過程中存在安全隱患,如果操作不規範,防護措施不到位,接觸人體,容易造成人員損傷。目前對膨脹劑封孔裝置研究甚少,封孔效果不理想。這對靜態膨脹劑的大規模使用帶來了不利因素。
技術實現要素:
: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靜態膨脹劑封孔裝置及封孔方法,以解決現有技術靜態膨脹劑在施工過程中極易發生噴孔現象,導致壓力降低,影響施工膨脹效果;靜態膨脹劑施工操作要求比較高,在施工過程中存在安全隱患,如果操作不規範,防護措施不到位,接觸人體,容易造成人員損傷等技術問題。
本發明技術方案:
一種靜態膨脹劑封孔裝置,它包括螺栓,螺栓的螺栓頭上固定有密封材料,螺栓的螺杆上套有膨脹套管,膨脹套管通過六角螺母固定。
所述膨脹套管長度在0.3-1米。
所述膨脹套管的數量至少一段;第一段膨脹套管的一端固定在螺栓的螺栓頭上;另一端通過六角螺母固定;第二段到最後一段膨脹套管的每一段之間通過六角螺母固定;六角螺母與膨脹套管之間設有墊圈。
膨脹套管的中間位置外圓上設有矩形點狀物,所述矩形點狀物(6)沿膨脹套管外圓均勻設置;矩形點狀物的數量至少一個。
所述密封材料為橡膠套或密封膠圈;所述密封材料包裹在螺栓的螺栓頭上。
所述的靜態膨脹劑封孔裝置的封孔方法,它包括:
步驟1、膨脹劑注入鑽孔後,將用密封材料包裹的螺栓的螺栓頭及螺杆固定在鑽孔中;
步驟2、將第一段膨脹套管、墊圈和六角螺母依次置於螺杆上;
步驟3、旋轉六角螺母擠壓第一段膨脹套管,使第一段膨脹套管膨脹封孔。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本發明便於膨脹套管快速固定在鑽孔中;根據施工需求可增減膨脹套管節數;或通過不同比例製作不同類型靜態膨脹劑封孔裝置,適應不同類型鑽孔封孔需求;本發明操作簡單,效果明顯,可有效降低施工過程中靜態膨脹劑噴孔事故,提高封孔質量;解決了現有技術靜態膨脹劑在施工過程中極易發生噴孔現象,導致壓力降低,影響施工膨脹效果;靜態膨脹劑施工操作要求比較高,在施工過程中存在安全隱患,如果操作不規範,防護措施不到位,接觸人體,容易造成人員損傷等技術問題。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俯視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靜態膨脹劑封孔裝置,它包括螺栓2,螺栓2的螺栓頭上固定有密封材料1,螺栓2的螺杆上套有膨脹套管3,膨脹套管3通過六角螺母5固定。
所述膨脹套管3長度在0.3-1米;長度低於0.3時,通過六角螺母旋轉擠壓膨脹套管3膨脹時,所需力量會很大;容易導致六角螺母5滑絲或損壞。長度太大,膨脹套管3擠壓變形進行封孔後,由於封孔面太少,封孔力量可能不夠,導致噴孔。
所述膨脹套管3的數量至少一段;第一段膨脹套管3的一端固定在螺栓2的螺栓頭上;另一端通過六角螺母5固定;第二段到最後一段膨脹套管3的每一段之間通過六角螺母5固定;六角螺母5與膨脹套管3之間設有墊圈4;設置墊圈的目的是為了增加六角螺母的接觸面,增加六角螺母擠壓膨脹套管3的力量。
膨脹套管3的中間位置外圓上設有矩形點狀物6,所述矩形點狀物6沿膨脹套管3外圓均勻設置;矩形點狀物6的數量至少一個;優選4個。
所述密封材料1為橡膠套或密封膠圈;所述密封材料1包裹在螺栓2的螺栓頭上。矩形齒狀物6,便於膨脹套管膨脹時通過矩形齒狀物快速固定在鑽孔中;增加封孔裝置的抗噴孔能力。
所述的靜態膨脹劑封孔裝置的封孔方法,它包括:
步驟1、膨脹劑注入鑽孔後,將用密封材料1包裹的螺栓2的螺栓頭及螺杆固定在鑽孔中;
步驟2、將膨脹套管3、墊圈4和六角螺母5依次置於螺杆上;
步驟3、旋轉六角螺母5擠壓膨脹套管3,使膨脹套管3膨脹封孔。
膨脹套管3數量大於1段的時,先擠壓第一段膨脹套管3,之後再放置第二段,擠壓第二段,直至所有膨脹套管3均放置在鑽孔中,且都膨脹封孔。
所述靜態膨脹劑封孔裝置,按照實際需求可通過不同比例製作不同類型靜態膨脹劑封孔裝置,適應不同類型鑽孔封孔要求,採用本發明靜態膨脹劑封孔裝置,可有效降低施工過程中靜態膨脹劑噴孔事故,提高封孔質量。
技術特徵:
技術總結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靜態膨脹劑封孔裝置及封孔方法,它包括螺栓(2),螺栓(2)的螺栓頭上固定有密封材料(1),螺栓(2)的螺杆上套有膨脹套管(3),膨脹套管(3)通過六角螺母(5)固定;解決了本發明操作簡單,效果明顯,可有效降低施工過程中靜態膨脹劑噴孔事故,提高封孔質量;解決了現有技術靜態膨脹劑在施工過程中極易發生噴孔現象,導致壓力降低,影響施工膨脹效果;靜態膨脹劑施工操作要求比較高,在施工過程中存在安全隱患,如果操作不規範,防護措施不到位,接觸人體,容易造成人員損傷等技術問題。
技術研發人員:謝雄剛;郭鵬飛;劉勤志;張波;劉洋成;劉錦偉
受保護的技術使用者:貴州大學
技術研發日:2017.06.05
技術公布日:2017.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