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矯直的製造方法
2023-07-24 08:08:56 1
一種矯直的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矯直機,包括安裝有上工作輥的上框體及安裝有下工作輥的下框體,下框體的兩側分別設置有入料側螺旋升降器、出料側螺旋升降器,入料側螺旋升降器由入側驅動裝置驅動,出料側螺旋升降器由出側驅動裝置驅動,入料側螺旋升降器的輸出端連接有入側導杆,入側導杆通過入側銷軸與上框體的入側端相連,出料螺旋升降器的輸出端連接有出側導杆,出側導杆通過轉動銷連接有擺杆,擺杆的另一端通過出側銷軸與上框體的出側端相連。本實用新型通過在出側增設擺杆,擺杆下端通過轉動銷與出側導杆相連,上端通過出側銷軸與上框體相連,當入側和出側高度不一致時,擺杆和上框體會產生擺角,不會出現卡死現象損壞機器,結構簡單、易於實現。
【專利說明】一種矯直機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矯直機。
【背景技術】
[0002]矯直機是對金屬型材、棒材、管材、線材等進行矯直的設備。矯直機通過矯直輥對棒材等進行擠壓使其改變直線度,一般有兩排矯直輥,數量不等。
[0003]矯直機在工作過程中,上工作輥與下工作輥之間的間隙經常需要調整,其通常是根據板材的厚度來作出適應性的調整,目前市場上的矯直機,其入側導杆和出側導杆均是用銷軸與上框體連接,在調整上工作輥與下工作輥之間的間隙時,入側與出側的運行速度可能不同步,易損壞機器,且部分彎曲度較大的板材在矯直過程中,通常會將入側間隙調的較小,以保證矯直效果,而出側間隙略微大於入側間隙,以防止矯直後的板材在出側處受到較大的力而損壞,這就要求出側上工作輥與下工作輥的間隙高度要略微大於入側上工作輥與下工作輥的間隙高度,使得入側和出側高度不一致,而由於入側導杆與出側導杆均是用銷軸與上框體連接,從而易出現卡死現象而損壞機器。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針對上述問題,提供一種矯直機,以解決現有矯直機的入側導杆、出側導杆均是用銷軸與上框體連接,當入側間隙高度和出側間隙高度不一致時,易出現卡死現象而損壞機器的問題。
[0005]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0006]一種矯直機,包括安裝有上工作輥的上框體及安裝有下工作輥的下框體,所述下框體的兩側分別設置有入料側螺旋升降器、出料側螺旋升降器,所述入料側螺旋升降器由入側驅動裝置驅動,所述出料側螺旋升降器由出側驅動裝置驅動,所述入料側螺旋升降器的輸出端連接有入側導杆,所述入側導杆通過入側銷軸與上框體的入側端相連,所述出料螺旋升降器的輸出端連接有出側導杆,所述出側導杆通過轉動銷連接有擺杆,所述擺杆的另一端通過出側銷軸與上框體的出側端相連。
[0007]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方案,所述入料側螺旋升降器包括轉動設置於下框體內的入側螺杆,所述入側螺杆與入側驅動裝置傳動連接,所述入側導杆螺紋連接在入側螺杆上,所述入側驅動裝置為電機。
[0008]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方案,所述的入側導杆為2根,對稱分布於上框體的入側端。
[0009]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方案,所述出料側螺旋升降器包括轉動設置於下框體內的出側螺杆,所述出側螺杆與出側驅動裝置傳動連接,所述出側導杆螺紋連接在出側螺杆上,所述出側驅動裝置為電機。
[0010]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方案,所述的出側導杆為2根,對稱分布於上框體的出側端。
[0011]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所述矯直機通過在出側增設擺杆,擺杆下端通過轉動銷與出側導杆相連,上端通過出側銷軸與上框體相連,當入側和出側高度不一致時,擺杆和上框體會產生擺角,不會出現卡死現象損壞機器,結構簡單、易於實現。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2]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矯直機的結構示意圖;
[0013]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種矯直機的使用狀態示意圖。
[0014]圖中:
[0015]1、上框體;2、下框體;3、入側導杆;4、出側導杆;5、入料側螺旋升降器;6、出料側螺旋升降器;7、入側銷軸;8、轉動銷;9、擺杆;10、出側銷軸。
【具體實施方式】
[0016]下面結合附圖並通過【具體實施方式】來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可以理解的是,此處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用於解釋本實用新型,而非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
[0017]請參照圖1及圖2所示,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矯直機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種矯直機的使用狀態示意圖。
[0018]於本實施例中,一種矯直機,包括安裝有上工作輥的上框體I及安裝有下工作輥的下框體2,所述下框體2的兩側分別設置有入料側螺旋升降器5、出料側螺旋升降器6,所述入料側螺旋升降器5包括轉動設置於下框體2內的入側螺杆,所述入側螺杆與入側驅動裝置傳動連接,所述入側驅動裝置為電機,入側螺杆上螺紋連接入側導杆3,所述入側導杆3的上端通過入側銷軸7與上框體I的入側端相連,所述出料側螺旋升降器6包括轉動設置於下框體2內的出側螺杆,所述出側螺杆與出側驅動裝置傳動連接,所述出側驅動裝置為電機,出側螺杆上螺紋連接有出側導杆4,所述出側導杆4的上端通過轉動銷8連接有擺杆9,所述擺杆9的上端通過出側銷軸10與上框體I的出側端相連。
[0019]優選的,入側導杆3為2根,入料側螺旋升降器5為2個,對稱分布於入側端,出側導杆4為2根,出料側螺旋升降器6為2個,對稱分布於出側端,從而使得矯直機在調整上工作輥與下工作輥間隙的過程中更為穩定、平衡。
[0020]工作時,根據矯直鋼板的厚度調整上工作輥與下工作輥間隙,通過入料側螺旋升降器5帶動入側導杆3上下移動,通過出料側螺旋升降器6帶動出側導杆4上下移動,當入側間隙高度和出側間隙高度不一致時,擺杆9和上框體I會產生擺角,從而杜絕了卡死現象的發生,避免了機器的損壞。
[0021]以上實施例只是闡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特性,本實用新型不受上述實施例限制,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範圍的前提下,本實用新型還有各種變化和改變,這些變化和改變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範圍內。本實用新型要求保護範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
【權利要求】
1.一種矯直機,包括安裝有上工作輥的上框體及安裝有下工作輥的下框體,所述下框體的兩側分別設置有入料側螺旋升降器、出料側螺旋升降器,所述入料側螺旋升降器由入側驅動裝置驅動,所述出料側螺旋升降器由出側驅動裝置驅動,其特徵在於:所述入料側螺旋升降器的輸出端連接有入側導杆,所述入側導杆通過入側銷軸與上框體的入側端相連,所述出料螺旋升降器的輸出端連接有出側導杆,所述出側導杆通過轉動銷連接有擺杆,所述擺杆的另一端通過出側銷軸與上框體的出側端相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矯直機,其特徵在於:所述入料側螺旋升降器包括轉動設置於下框體內的入側螺杆,所述入側螺杆與入側驅動裝置傳動連接,所述入側導杆螺紋連接在入側螺杆上,所述入側驅動裝置為電機。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矯直機,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入側導杆為2根,對稱分布於上框體的入側端。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矯直機,其特徵在於:所述出料側螺旋升降器包括轉動設置於下框體內的出側螺杆,所述出側螺杆與出側驅動裝置傳動連接,所述出側導杆螺紋連接在出側螺杆上,所述出側驅動裝置為電機。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矯直機,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出側導杆為2根,對稱分布於上框體的出側端。
【文檔編號】B21D43/00GK204093869SQ201420366775
【公開日】2015年1月14日 申請日期:2014年7月3日 優先權日:2014年7月3日
【發明者】任晨輝 申請人:無錫市欣華泓機械製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