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肌張力高該怎麼辦(家長應該怎麼辦)
2023-07-24 06:28:09
對於孩子的肌張力高,希望能引起重視,因為對孩子的危害是很大的。
寶寶肌張力高,肌張力是維持身本各種姿勢以及正常運動的基礎,並表現為多種形式。
如人在靜臥休息時,身體各部肌肉所具有的張力稱靜止性肌張力。軀體站立時,雖不見肌肉顯著收縮,但軀體前後肌肉亦保持一定張力,以維持站立姿勢和身體穩定,稱為姿勢性肌張力。
肌肉在運動過程中的張力,稱為運動性肌張力,是保證肌肉運動連續、平滑(無顫抖、抽搐、痙攣)的重要因素。
肌張力高則表現為:下肢伸直、內收交叉、呈剪刀狀。 對於寶寶肌張力高,有可能患上了小兒腦癱,由於這種情況危害很大,希望能及時送往醫院。
寶寶肌張力高是由國外引進的概念,肌張力高多見,往往預示著寶寶腦部不同程度的損傷,還可能是神經肌肉營養不良等情況。
一,手大經常呈握拳狀,拇指內扣。按摩其手背仍不易使小手張開。
二、牽拉嬰兒的四肢時,感覺抵抗力強,很難拉開或活動,如拉動手臂前伸、上舉均困難或拉不直,胸前交叉困難。
三、腳腕經常呈內扣狀,腳趾下扣,呈剪刀狀。手扶嬰兒站立硬的平面,腳一直內扣和踮腳。
四、觸摸腿肌肉,往往大腿小腿肌肉生長粗細不均勻,肌肉較硬,容易被誤認為老年人常說的結實。
五、洗澡時難將拳頭掰開,當下肢剛角及浴盆或水面時,孩子全身立即成僵硬姿勢。
肌張力高判斷方法:
一、3個月以前,把寶寶放在床上,雙手上舉要接觸到床,往外打開也要接觸到床,雙手胸前交叉,要手肘相碰。
二、把寶寶的腳向外打,看能打開多少度,90度以內,肌張力高嚴重,120度以下90度以上,肌張力高輕微。
三、把寶寶的雙腳捏住往上提,屁屁不能離開床面,看腿能抬多高(抬時腿是直的不能彎),110度以上正常。
四、握住寶寶腳腕,輕輕向上推腳,使腳背儘量靠近小腿。如推不動或抵抗強烈,顯示肌張力高。
3個月以後,除以上情況,可以這樣做:一、把寶寶放在床上,捏住雙手把拉坐起,如果頭還往後仰就顯示肌張力高。
二、4個多月的嬰兒站在大人腿上時會跳躍,肌張力高嬰兒只會直直地站著,且用腳趾使勁的陷進大人肉裡,俯臥不能抬頭。
如自己判斷疑似肌張力高最好去醫院兒科或康復科做全面檢查。如有必要(特別是出生時腦部缺氧嬰兒),做腦部核磁共振檢查,看看腦部是否異常。
寶寶肌張力高危害大,輕的導致肌肉生長不均勻,重的導致走路姿勢異常,如內八字或X腿,甚至撅屁股走路。所以,肌張力異常的應早發現早幹預早治療。
通常寶寶3個月應能體檢發現,4個月以內的治療成為早期幹預,一般治療效果好,好轉迅速,能徹底治癒,不影響以後運動發展。
最晚應在一歲半以前予以糾正治療。
主要以按摩和康復訓練為主,輔助以遊泳治療、電療等,如果效果不佳,可以打石膏降低肌張力,解除攣縮,有的甚至需要手術松解。
如腦部受損明顯應針灸或打腦活素針治療。
家庭護理
天天堅持嬰兒被動按摩操,上舉、平舉和胸前交叉雙臂練習、雙腿輪流蹬車輪式練習、手握腳踝轉動腳和腿腳面貼小腿練習。
相關注意
拿捏力度,動作要輕柔,切勿用力過度傷到嬰兒骨骼。可以在練習的同時放舒緩輕音樂,幫助嬰兒放鬆。常給嬰兒洗澡和遊泳有很強的輔助放鬆作用。
以上就是對於寶寶肌張力高的症狀以及判斷方法的詳細介紹,大家應該都有了一定的認識和了解了吧。
現在大都是獨生子女,更需要媽媽爸爸的細心呵護。祝健康快樂成長!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