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插拔式鉸鏈機構的製作方法
2023-07-18 12:20:37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插拔式鉸鏈機構,為筆記本、手機等移動終端中用於兩個分離的主體連接固定的機構。
背景技術:
在某些鍵盤和屏幕分為兩個可分離主體的移動終端,鍵盤和屏幕(該屏幕往往是平板電腦)可以通過插拔鉸鏈連接鎖定以及解鎖後再分開。目前對此的插拔鉸鏈結構比較複雜,且主要採用需要通電操作的記憶金屬結構。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插拔式鉸鏈機構,能夠採用簡單的機械方式實現插入鎖定,並提供簡單實現按壓解鎖以及解鎖後狀態保持的平臺。為此,本實用新型採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插拔式鉸鏈機構,其特徵在於它包括連接架、下部插入口、鎖定機構,所述鎖定機構採用偏心輪,所述鉸鏈機構還設有解鎖操作機構以及解鎖後的偏心輪位置保持機構,所述解鎖操作機構與偏離輪連接,在解鎖時,驅動偏心輪向解鎖方向轉動。
在採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本實用新型還可採用以下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或對這些進一步的技術方案組合使用:
所述鉸鏈機構還設置有插入防松結構,用於擠緊與下部插入口配合的插頭。
所述解鎖後的偏心輪位置保持機構包括與偏心輪連接的轉動臂,所述轉動臂的下側設有磁鐵或所述轉動臂的下側具有能被磁鐵吸引的部位。
所述解鎖操作機構包括按鍵杆、按鍵杆復位彈簧和連杆,所述連杆和偏心輪鉸接,所述按鍵杆和連杆鉸接。
按鍵的頭部處在插拔式鉸鏈機構的側面外側,所述偏心輪和連杆處在插拔式鉸鏈機構的另一側。
所述插入防松結構設置有壓簧、有壓簧支撐的楔形滑塊以及滑塊的限位結構,所述楔形滑塊處在下部插入口中。
所述偏心輪連接有復位扭簧。
所述偏心輪、解鎖操作機構設置在連接架上,連接架上還設置插入防松結構。
所述連接架包括殼體和連接部位,殼體內設置插拔式鉸鏈機構的結構,所述連接部位用於和插拔式鉸鏈機構所安裝的裝置連接。
由於採用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採用機械的手段實現插入鎖定,且能夠提供微按壓解鎖操作、解鎖後使偏心輪保持非鎖定轉動角度及在插入物拔出後偏心輪自動復位功能,在應用於移動終端對兩個主體連接和拆離操作時,具有更好的操作體驗感。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實施例的示意圖。
圖2為圖1所示實施例的爆炸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插入鎖定狀態的放大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防松擠緊狀態的放大示意圖。
圖5-1、5-2、5-3、5-4分別為插入連接狀態、保持解鎖狀態、插入物拔出狀態、插入物拔出後鎖定機構復位狀態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附圖。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插拔式鉸鏈機構包括連接架,所述連接架包括殼體11和連接部位12,殼體內設置插拔式鉸鏈機構的結構,所述連接部位12用於和插拔式鉸鏈機構所安裝的裝置連接,比如和pad連接。
所述插拔式鉸鏈機構在殼體內設置下部插入口13、鎖定機構,下部插入口13供與插拔式鉸鏈機構配合的插頭100插入,該插頭100連接在移動終端的另一個主體上,比如鍵盤或安裝架等。
所述鎖定機構採用偏心輪2,所述偏心輪可轉動地安裝在連接架上。所述偏心輪2連接有復位扭簧20。
所述鉸鏈機構還設有解鎖操作機構以及解鎖後的偏心輪位置保持機構,所述解鎖操作機構與偏離輪2連接,在解鎖時,驅動偏心輪2向解鎖方向轉動。解鎖操作機構設置在連接架上
所述解鎖操作機構包括按鍵杆31、按鍵杆復位彈簧32和連杆33,所述連杆33和偏心輪2鉸接,所述按鍵杆31和連杆33鉸接,通過連杆33來放大行程,形成微觸開關的操作感並同時增加復位力。所述解鎖操作機構還可採用其它形式的開關,比如撥動式開關、轉動式開關等來驅動偏心輪進行解鎖方向的旋轉。
按鍵的頭部310處在插拔式鉸鏈機構的側面外側,所述偏心輪2和連杆33處在插拔式鉸鏈機構的另一側。
所述解鎖後的偏心輪位置保持機構包括與偏心輪2連接的轉動臂4,所述轉動臂的下側設有磁鐵41或所述轉動臂4的下側具有能被磁鐵吸引的部位。
所述鉸鏈機構還設置有插入防松結構,用於擠緊與下部插入口配合的插頭100。插入防松結構設置在連接架上。所述插入防松結構設置有壓簧51、有壓簧51支撐的楔形滑塊52以及滑塊的限位結構,所述楔形滑塊52處在下部插入口13中,所述限位結構可採用限位銷53,所述楔形滑塊52具有和限位銷53配合的限位孔520。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但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特徵並不局限於此,任何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的領域內,所作的變化或修飾皆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