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具一格的東鄉族建築
2023-07-18 08:37:43 1
家對很多工作在外的人來說是一個只能在夢裡才能經常到達的地方。家不僅是一棟建築,更是容納了小小家庭看穿冷暖的地方。遠古時代的房子只是一個山洞,再發展到現在,人們更著重於房子的構造,那麼,你想知道東鄉族的建築特色嗎?就跟著小編一起看看東鄉族文化吧!
莊窠
東鄉族把居住的家院叫莊窠,莊窠意為庭院。莊窠多半依山而築,屋外有一丈多高的土牆圍住,內有空地,有的四面蓋屋,有的三面蓋屋,有的朝南朝西向陽面蓋橫折的兩面房,也有的只蓋一排房,多為土木結構的兩面房。房屋的建築除了門、窗以及梁檁椽用木製以外,其餘都用泥土砌成。
東鄉族人蓋房打莊窠,一般沒有擇地看風水的講究。但受漢族影響,立木時,用紅布包梁。蓋房打莊窠,除了請少量木匠以外,打牆、泥水活,都由家庭鄰裡和親戚朋友幫工,先打莊窠牆,爾後蓋房,上梁時,家庭主婦拿出紅布和金銀首飾之類,包在大梁上,用幾束散麻扎住。之後,不解不取,任其久遠。
莊窠的上房一般坐北朝南,三間,裡經八、九尺左右,一明兩暗,上房的屋內設備比其他各屋好一些,是長輩的住房,一般由爺爺奶奶住。家境富裕者,如若長輩謝世了,一般把長輩的上房空著,打掃乾淨接待貴客。
除了長輩住的上房之外,家中其他人住的叫「喬也格」。「喬也格」比上房簡陋,以兩間居多,家中人口多的則將「喬也格」隔成單間,砌有泥炕。東鄉屬大西北山區,一年四季都燒暖炕,炕洞都在屋外,燃料主要是牛、羊、驢糞,也有利用掃來的野坡草屑和枯樹葉作添炕燃料的。
廚房設在上房與喬也格相連的角落裡,與住房分開。廚房除了做飯用之外,一般還作為洗大淨的澡堂。牛羊圈和廁所多蓋在門道的窩角裡。有的則放在低矮的攔羊牆圍成的小石園裡,遠離日常起居的臥室。廁所設在屋後,三堵牆圍成一個露天的坑,便後蓋上白土,有的另砌一個小屋作廁所。
東鄉族現在居住的房屋主要是土房、瓦房。近幾年在東鄉族地區有建樓房的,原來的窯洞如今已經很少住人了,大多用於畜圈、草料棚、水房、洋芋窖或存放農具。
瓦房和土房的格局一樣,都是一戶一院,木製雙扇大門設在東面或西面,門上鑲嵌銅環等金屬飾物。正房坐北朝南,東西廂房為配房,正房兩側還建有角房,東北角設廚房。北房為正房,當地叫上房或大房子,建築莊重,地基高於院面和其它屋基,房頂起脊蓋瓦,正面為磚木結構,屋廊寬闊,簷前雕刻複雜精美。正房一門兩窗三間,即房門在中間,窗戶在門的兩邊。
居室內紅箱、畫櫃耀人奪目,牆上掛有阿拉伯文字的對聯。屋簷下的臺階上,始終放著一個隨時洗手洗臉用的「湯瓶」,既節約又清潔。東西偏屋為晚輩居住,南邊為牲畜和草料房。東鄉人認為家居四方平正,財源廣,子孫榮,門庭興旺。廚房是獨立的,砌鍋灶,有大案板,方便以麵食為主的飲食習慣。
可能你也喜歡:
最具朝鮮族特色的文藝表演:阿里郎
朝鮮文化:朝鮮族千人針的來源
朝鮮族特有的風俗之一:搗衣
朝鮮族食俗的代表:泡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