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預防和治療慢性咽喉炎的藥茶的製作方法
2023-07-18 16:54:21 3
專利名稱:一種預防和治療慢性咽喉炎的藥茶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於不含酒精的飲品,是一種預防和治療慢性咽喉炎的藥茶。
目前預防和治療慢性咽喉炎(喉痺、喉啞)等病症的藥物,多以銀翹、北豆根、薄荷、冰片、三黃等清熱解毒,不僅藥味苦寒如「喉風散」、「喉症丸」等,且均以治表為主。既使是採用西藥如654-2(抗膽礆藥)、氟美松等雖能避免上述中藥製劑所存在的問題,但其禁忌和付作用也很多。儘管近年來有「利咽靈」新藥問世,(詳見「河北中醫」1994年第16卷第6期33頁),「沙參麥冬湯」(詳見「中國中西醫結合雜誌」1994年第14卷第1期61頁)等,但均未能從根本上解決對慢性咽喉炎以預防為主,治療為輔和表本兼顧等問題。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以預防為主兼有治療作用的藥茶,該藥茶以熟地、麥冬等六味中草藥為主,添加紫苑、川貝等六味中草藥並輔之以桔梗、菊花、天冬、茯苓、白朮、棗仁等十餘種中的至少三種中草藥,以藥茶飲品寓治療於預防之中,以克服現有技術所存在的不足。
本發明的整體技術方案是一種預防和治療慢性咽喉炎的藥茶,其特徵在於所用中草藥以熟地、麥冬、元參、山藥、葛根、當歸為主,其中熟地與其他各味中藥的相對重量比依順序為1∶0.5-1、1∶0.8-1.2、1∶0.8-1.2、1∶0.5-0.8、1∶0.3-0.7;每付藥茶可添加適量的紫苑、川貝、枳殼、鬱金、百部、丹參其添加總量與前述各味中藥的總重量比為1∶1.0-1.6;該藥茶的製備方法是先將清理乾淨的各主、次中草藥在醫用壓力容器中進行高壓消毒,時間為24小時,然後用粉碎機將各主、次中草藥分別粉碎後攪拌混合均勻,再用一定目數的籮篩篩取後分裝以每個分裝袋2-3克為宜;另外也可添加一定量的桔梗、菊花、天冬、茯苓、白朮、生地、石斛、牛膝、女貞、早蓮、玉竹、蘇葉、甘草、棗仁、柴胡、白芍各藥物中的至少三種,做為輔助藥物,製備方法同前述。
藥茶中各中草藥的幾種配伍是每製備一劑藥茶各中草藥的配伍可以是以下三組配伍中的一種熟地、元參、山藥分別為15份,麥冬佔15份,葛根、當歸各佔10份;熟地、元參、山藥各佔20份,麥冬佔10份,葛根、當歸各佔15份;熟地、元參、山藥各佔30份,麥冬、葛根各佔15份,當歸佔10份;與上述配比相對應,所需添加的各次要中草藥配伍佔所需添加的次要中草藥總量依順序為紫苑、百部15份,川貝、鬱金各10份,枳殼佔6份,丹參佔20份;紫苑、丹參各佔20份,枳殼、鬱金各8份,川貝佔15份,百部佔10份;川貝、枳殼、百部各佔10份,紫苑佔15份,鬱金佔6份,丹參佔30份。
各輔助中草藥的添加量是各輔助藥物的添加量為每付藥茶總重量的5-10%。
製備的器具及產成品為所用籮篩的目數為60-80目,採用五防布紙分裝,外包裝為塑膠袋每包20個分裝袋。
本發明的三個實施例同前述第二段的每付藥茶中各中草藥配伍。可在第一組藥物中再添加桔梗5份,菊花10份,甘草8份。在第二組藥物中添加輔助藥物茯苓5份,玉竹10份,棗仁10份。在第三組藥物中添加生地10份、旱蓮10份,白芍10份、女貞10份。均可做為該藥茶的加減配劑製成袋裝泡茶產成品,製備方法如前述。各中草藥的所謂份數可視每付藥茶的總重量,其單位為克或千克。
據經典醫著「黃帝內經素向。咳論」及多年的醫療經驗,並比較各類喉症藥的利弊。慢性咽喉炎雖病發於咽喉並非僅因肺臟功能不正常所致,依中醫病生理分析是臟腑虛損,需益陽升津,引火歸源和調理氣血。益陰可以潤咽,升津得以濡喉,引火歸源使安其舍,再施治幹調理氣血即可預防並治療幹、咳、痛、癢諸症。故本發明的主、次各味藥如葛根、元參、山藥、均有退熱生津,養陰清肺和益氣養陰,補脾肺等功效,百部的功效為潤肺止咳,其餘如當歸、枳殼亦為補血、活血,止痛潤腸,理氣寬胸之功效的藥物,再輔之以菊花、柴胡、白朮等具有疏風清熱、寧肝息風,和解退熱,疏肝解鬱,升舉清陽等作用,相互配伍得當。則該藥茶即可起到預防和治療慢性咽喉炎所引發的幹、咳、痛癢諸症。
本發明所取得的顯著技術進步和所具有的突出實質性特點是該藥茶的主次各中藥宜於選配且配伍合理再輔之以相應的加減藥物則既能有效地解決傳統相類似中西藥物的藥味苦寒,表本不能兼顧的問題,而且能切實起到益陰升津,引火歸源和清熱解毒,調理氣血之功效。另外該發明以茶代藥以利衝飲,具有口感較好,攜帶方便和以預防為主,療效顯著等特點。
權利要求
1.一種預防和治療慢性咽喉炎的藥茶,其特徵在於所用中草藥以熟地、麥冬、元參、山藥、葛根、當歸為主,其中熟地與其他各味中藥的相對重量比依順序為1∶0.5-1、1∶0.8-1.2、1∶0.8-1.2、1∶0.5-0.8、1∶0.3-0.7;每付藥茶可添加適量的紫苑、川貝、枳殼、鬱金、百部、丹參其添加總量與前述各味中藥的總重量比為1∶1.0-1.6;該藥茶的製備方法是先將清理乾淨的各主、次中草藥在醫用壓力容器中進行高壓消毒,時間為24小時,然後用粉碎機將各主、次中草藥分別粉碎後攪拌混合均勻,再用一定目數的籮篩篩取後分裝以每個分裝袋2-3克為宜;另外也可添加一定量的桔梗、菊花、天冬、茯苓、白朮、生地、石斛、牛膝、女貞、早蓮、玉竹、蘇葉、甘草、棗仁、柴胡、白芍各藥物中的至少三種,做為輔助藥物,製備方法同前述。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藥茶,其特徵在於每製備一劑藥茶各中草藥的配伍可以是以下三組配伍中的一種熟地、元參、山藥分別為15份,麥冬佔15份,葛根、當歸各佔10份;熟地、元參、山藥各佔20份,麥冬佔10份,葛根、當歸各佔15份;熟地、元參、山藥各佔30份,麥冬、葛根各佔15份,當歸佔10份;與上述配比相對應,所需添加的各次要中草藥配伍佔所需添加的次要中草藥總量依順序為紫苑、百部15份,川貝、鬱金各10份,枳殼佔6份,丹參佔20份;紫苑、丹參各佔20份,枳殼、鬱金各8份,川貝佔15份,百部佔10份;川貝、枳殼、百部各佔10份,紫苑佔15份,鬱金佔6份,丹參佔30份。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藥茶,其特徵在於各輔助藥物的添加量為每付藥茶總重量的5-10%。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藥茶,其特徵在於所用籮篩的目數為60-80目,採用五防布紙分裝,外包裝為塑膠袋每包20個分裝袋。
全文摘要
本發明屬於不含酒精的飲品,是一種預防和治療慢性咽喉炎的藥茶。該藥茶以熟地、麥冬等六味中草藥為主,添加紫苑、川貝等六味中草藥,並輔之以桔梗、菊花、天冬、茯苓、白朮、棗仁等十餘種中草藥之中的至少三種,合理配伍,經簡單的粉碎篩選混合加工製成袋裝泡茶製品,寓治療於預防之中。具有口感較好,攜帶方便和製備簡單,藥效顯著等特點。
文檔編號A23F3/00GK1131551SQ9510314
公開日1996年9月25日 申請日期1995年3月23日 優先權日1995年3月23日
發明者馬豔東, 楊豔玲 申請人:馬豔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