篩選光溫敏核不育水稻核心不育株及繁殖核心種子的方法
2023-07-18 05:06:21 1
專利名稱:篩選光溫敏核不育水稻核心不育株及繁殖核心種子的方法
技術領域:
本項發明涉及一種篩選光溫敏核不育水稻核心不育株及繁殖核心種子的方法。
背景技術:
1981年,石明松報導在水稻農墾58群體中發現了一株雄性不育株,研究證明該雄性不育株具有兩用特點,即9月3日前抽穗為雄性不育,可作為不育系用於雜交制種,9月3 日後抽穗花粉可育且自交結實,用於繁殖不育系種子。後經研究並命名為湖北光敏核不育系農墾58S。1987年鄧華鳳在袁隆平、李必湖的指導下發明溫敏兩用不育系安農S-1。從而使雜交水稻由「三系法」發展為「兩系法」。但在「兩系法」雜交水稻研究與應用中發現,光敏核不育系的育性也受溫度影響;無論溫敏還是光敏兩用不育系,隨繁殖世代增加,各株系間臨界不育溫度發生分離,在雜交制種時部分不育株因為臨界不育溫度過高,在偶然的低氣溫下恢復可育性,導致雜交制種失敗,造成重大經濟損失。因此,如何篩選出臨界不育溫度低、不易受突然低溫影響、不育性穩定的核心株,以及以核心株繁殖核心種子成為了推動 「兩系法」雜交水稻穩步發展的關鍵技術。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有兩個一是提供一種篩選光溫敏核不育水稻核心不育株的方法, 以解決在雜交制種時部分不育株因為臨界不育溫度過高,在偶然的低氣溫下恢復可育性, 導致雜交制種失敗的嚴重問題;二是提供一種繁殖核心種子的方法,用於擴大核心株的群體,滿足規模化生產不育系種子的需要。本發明提供的篩選光溫敏核不育水稻核心不育株的方法,是對處於育性敏感期的大群體光溫敏核不育水稻在自然光照條件下進行人工循環水灌溉6 12天,灌水深度以淹沒幼穗為準,水溫恆定為22. 5°C 23. 5°C範圍內一定值,灌溉結束後恢復自然光溫栽培條件,篩選出可育花粉為0的不育性穩定的核心不育株。本發明提供的繁殖核心種子的方法,是將篩選出的光溫敏核不育水稻核心不育株割去稻穗,分蔸移栽,當核心不育株再生分櫱發育到開始進入育性敏感期時,在自然光照條件下進行人工循環水灌溉15 20天,灌水深度以淹沒幼穗為準,水溫恆定為19. 5°C 21. 5°C範圍內一定值,灌溉結束後恢復自然光溫栽培條件,使之自交結實,繁殖核心種子。本發明提供的篩選光溫敏核不育水稻核心不育株及繁殖核心種子的方法,可以持續、穩定的篩選出臨界不育溫度低、不易受突然低溫影響、不育性穩定的核心株,並以此核心株來繁殖核心種子。解決了在雜交制種時部分不育株因為臨界不育溫度過高,在偶然低氣溫下恢復可育性,導致雜交制種失敗的嚴重問題,同時通過繁殖核心種子,用於擴大核心株的群體,滿足規模化生產不育系種子的需要。對促進「兩系法」雜交水稻產業發展具重要意義。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一
種植光溫敏核不育水稻P88S 500 1000個單株,當光溫敏核不育水稻群體主穗發育到開始進入育性敏感期時,用溫度恆定為23. 5°C的循環水灌溉6 10天,當不育水稻抽穗開花時,連續5天每天從每個單株取3朵花的花葯置於載玻片碘化鉀溶液中製成花粉染色片,在顯微鏡下觀察,淘汰所有出現可育花粉的不育植株。可育花粉為0、不育性穩定的不育株為核心不育株。割去核心不育株的稻穗,分蔸移栽。當再生分櫱發育到開始進入育性敏感期時,以恆定在19. 5°C 21. 5°C最好是21°C的水循環灌溉15 20天。當核心不育株再生分櫱抽穗開花時用白色紙袋分單株套袋,開花散粉期間每天敲打白色紙袋,促進散粉使之自交結實。種子黃熟時分單株及時收種,該種子即為不育系核心種子。實施例2
種植光溫敏核不育水稻培矮64S 500 1000個單株,當光溫敏核不育水稻群體主穗發育到開始進入育性敏感期時,用溫度恆定為23. 5°C的循環水進行灌溉10 12天,當不育水稻抽穗開花時,連續5天每天從每個單株取3朵花的花葯置於載玻片碘化鉀溶液中製成花粉染色片,在顯微鏡下觀察,淘汰所有出現可育花粉的不育植株。可育花粉為0、不育性穩定的不育株為核心不育株。割去核心不育株的稻穗,分蔸移栽。當再生分櫱發育到開始進入育性敏感期時,以恆定21. 0°C水進行循環灌溉15 20天。當核心不育株再生分櫱抽穗開花時用白色紙袋分單株套袋,開花散粉期間每天敲打白色紙袋,促進散粉使之自交結實。種子黃熟時分單株及時收種,該種子即為不育系核心種子。實施例3
種植光溫敏核不育水稻TO8S 500 1000個單株,當光溫敏核不育水稻群體主穗發育到開始進入育性敏感期時,用溫度恆定為23. 0°C的循環水進行灌溉10天,當不育水稻抽穗開花時,連續5天每天從每個單株取3朵花的花葯置於載玻片碘化鉀溶液中製成花粉染色片,在顯微鏡下觀察,淘汰所有出現可育花粉的不育植株。可育花粉為0、不育性穩定的不育株為核心不育株。割去核心不育株的稻穗,分蔸移栽。當再生分櫱發育到開始進入育性敏感期時,以恆定21. 0°C水進行循環灌溉15 18天。當核心不育株再生分櫱抽穗開花時用白色紙袋分單株套袋,開花散粉期間每天敲打白色紙袋,促進散粉使之自交結實。種子黃熟時分單株及時收種,該種子即為不育系核心種子。實施例4
種植光溫敏核不育水稻株IS 500 1000個單株,當光溫敏核不育水稻群體主穗發育到開始進入育性敏感期時,用溫度恆定為22. 5°C的循環水進行灌溉12天,當不育水稻抽穗開花時,連續5天每天從每個單株取3朵花的花葯置於載玻片碘化鉀溶液中製成花粉染色片,在顯微鏡下觀察,淘汰所有出現可育花粉的不育植株。可育花粉為0、不育性穩定的不育株為核心不育株。割去核心不育株的稻穗,分蔸移栽。當再生分櫱發育到開始進入育性敏感期時,以恆定21. 0°C水進行循環灌溉16天。當核心不育株再生分櫱抽穗開花時用白色紙袋分單株套袋,開花散粉期間每天敲打白色紙袋,促進散粉使之自交結實。種子黃熟時分單株及時收種,該種子即為不育系核心種子。
權利要求
1.一種篩選光溫敏核不育水稻核心不育株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對處於育性敏感期的大群體光溫敏核不育水稻在自然光照條件下進行人工循環水灌溉6 12天,灌水深度以淹沒幼穗為準,水溫恆定為22. 5°C 23. 5°C範圍內一定值,灌溉結束後恢復自然光溫栽培條件,篩選出可育花粉為0的不育性穩定的核心不育株。
2.一種用權利要求1所述核心不育株繁殖核心種子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將篩選出的光溫敏核不育水稻核心不育株割去稻穗,分蔸移栽,當核心不育株再生分櫱發育到開始進入育性敏感期時,在自然光照條件下進行人工循環水灌溉15 20天,灌水深度以淹沒幼穗為準,水溫度恆定在19. 5°C 21. 5°C範圍內一定值,灌溉結束後恢復自然光溫栽培條件,使之自交結實,繁殖核心種子。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繁殖核心種子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循環水溫度恆定為21.0°C。
全文摘要
篩選光溫敏核不育水稻核心不育株及繁殖核心種子的方法,所述篩選核心不育株的方法是用溫度恆定為22.5℃~23.5℃內一定值的人工循環水灌溉處於育性敏感期的大群體光溫敏核不育水稻,篩選出可育花粉為0的不育性穩定的核心不育株。所述繁殖核心種子的方法是割穗後核心不育株再生分櫱進入育性敏感期時,再用水溫度恆定在19.5℃~21.5℃範圍內一定值的人工循環水進行灌溉,使之自交結實,繁殖核心種子。上述方法解決了在雜交制種時部分不育株因為臨界不育溫度過高,在偶然低氣溫下恢復可育性,導致雜交制種失敗的嚴重問題,同時通過繁殖核心種子,將核心株的規模擴大到能夠滿足實際生產的需要,對促進「兩系法」雜交水稻產業發展具重要意義。
文檔編號A01G16/00GK102498997SQ201110356878
公開日2012年6月20日 申請日期2011年11月11日 優先權日2011年11月11日
發明者戴小軍, 梁滿中, 陳良碧 申請人:湖南師範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