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鐵水脫矽脫碳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7-11 14:14:36 4
專利名稱:一種鐵水脫矽脫碳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為一種鐵水脫矽、脫碳裝置,屬於鋼鐵冶金技術領域,尤其是鐵水預處理領域。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本實用新型的脫矽脫碳裝置是採用常規的鐵水包或鋼包(或者將其底部加高后),在其底部安裝1~3個透氣磚,所述透氣磚的進氣尾管通過逆止閥與氧氣和二氧化碳混合氣的氣源管相連。所述透氣磚用耐火材料製作而成,其外殼用金屬焊接而成,為了避免漏鐵水,在透氣磚磚芯中安裝有熱電偶,根據熱電偶的溫度來判斷透氣磚磚芯的侵蝕程度。
圖中1-鐵水包或鋼包外殼,2-二氧化碳氣瓶或包,3-二氧化碳氣管,4、5-逆止閥,6-氧氣或氧氣與二氧化碳混合氣管,7-透氣磚,8-逆止閥、9-進氣連接管、10-透氣磚進氣尾管,11-鐵水包或鋼包包嘴,12-透氣磚透氣縫,13-透氣磚外殼,14-熱電偶,15-密封蓋。
脫矽脫碳用的氣體為氧氣或氧氣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氣體,其中二氧化碳的含量範圍為5~60%本實用新型的工作過程如下先將鐵水裝入所述鐵水脫矽脫碳裝置的鐵水包內,然後採用機械或人工方式將脫矽所需的造渣原材料加入鐵水包內,將氧氣或氧氣和二氧化碳混合氣氣源與氧氣或氧氣和二氧化碳混合氣管6連接好後,打開氧氣或氧氣和二氧化碳的氣源閥門,氣體通過透氣磚進入鐵水內,與鐵水內的矽、碳發生反應,廢氣由所述鐵水脫矽脫碳裝置的頂部排出,矽被氧化後變成二氧化矽被頂部渣吸收。一段時間後,鐵水中矽和/或碳降低到預定程度時,關閉氧氣或氧氣和二氧化碳混合氣氣源,並切斷氧氣或氧氣和二氧化碳混合氣管6與氧氣或氧氣和二氧化碳混合氣氣源的連接,可將所述鐵水脫矽脫碳裝置吊到後序工位,進行扒渣或其它處理後,將鐵水倒出即可。在所述鐵水脫矽脫碳裝置上配掛二氧化碳瓶(或包)的目的是可保證所述鐵水脫矽脫碳裝置在脫矽脫碳或者在吊運過程中始終保持供氣,以免鐵水滲漏。如當採用的透氣磚和透氣通道足夠小,能保證斷氣後鐵水也不滲透時,可以不配掛二氧化碳氣瓶。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優點1、由於本實用新型通過對傳統的鐵水包(或鋼包)進行改造就可以實現。因此,與噴吹法相比,其設備簡單、投資小,工序簡化。
2、由於主要靠氧氣或氧氣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氣脫矽脫碳,因此,鐵水升溫或降溫可以通過調整氧氣和二氧化碳的比例來進行控制。與噴吹法脫矽設備相比,可以減少粉劑輸送等造成的粉塵汙染。
3、透氣磚安裝熱電偶主要用來判斷透氣磚的侵蝕程度,避免漏鐵水。
權利要求1.一種鐵水脫矽、脫碳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裝置是在鐵水包或鋼包的底部安裝1~3塊透氣磚(7),在透氣磚(7)中安裝一個熱電偶(14),透氣磚(7)底部有進氣尾管(10),所述透氣磚的進氣尾管(10)與進氣連接管(9)相連接,進氣連接管(9)與氧氣或氧氣和二氧化碳混合氣管(6)相連,氧氣或氧氣和二氧化碳混合氣管(6)分別與二氧化碳氣管(3)和氧氣或氧氣與二氧化碳的混合氣氣源相連,進氣連接管(9)上安有逆止閥(8),氧氣或氧氣和二氧化碳混合氣管(6)上安有逆止閥(5)、二氧化碳氣管(3)上安有逆止閥(4)。
2.如權利要求1所說的裝置,其特徵在於在所述鐵水包或鋼包外殼(1)上安裝一個二氧化碳氣瓶或包(2)。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說的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透氣磚(7)用耐火材料製作,透氣磚(7)的外殼(13)用金屬焊接而成,所述透氣磚(7)的中心位於包底中心0.45~0.55R(R為包底半徑)的圓周線上,如安裝2塊透氣磚時,兩透氣磚中心與包底中心連線夾角為160~180度,如安裝3塊透氣磚時,相鄰兩透氣磚中心與包底中心連線夾角為100~120度,所述透氣磚進氣尾管(10)的端部用密封蓋(15)密封。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為一種鐵水脫矽脫碳裝置,屬於鐵水預處理領域。本實用新型是在鐵水包或鋼包底部安裝1~3個透氣磚7,透氣磚的進氣尾管10通過逆止閥與氧氣和二氧化碳混合氣的氣源管相連。所述透氣磚用耐火材料製作而成,其外殼用金屬焊接而成,在透氣磚磚芯中安裝有熱電偶14,根據熱電偶的溫度來判斷透氣磚磚芯的侵蝕程度。本實用新型設備簡單、投資小,工序簡化。
文檔編號C21C7/00GK2547737SQ0220306
公開日2003年4月30日 申請日期2002年2月9日 優先權日2002年2月9日
發明者祝學智, 王振峰, 張永鑫, 史美倫, 安志平, 劉國林, 左鴻濤, 聶世峰 申請人:安陽鋼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鄭州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