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測量並顯示物體體積和重量的電子秤的製作方法
2023-07-11 02:16:56 1
專利名稱:可測量並顯示物體體積和重量的電子秤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ー種可測量並顯示物體體積和重量的電子秤。
背景技術:
電子秤在 很多領域都有著廣泛的應用,在醫藥生產過程中,需要對最終打包的藥品包裝箱進行稱重,有些還需要測量包裝箱的體積。然而,現有常用的電子秤一般都不具有體積測量的功能,如果需要測量包裝箱的體積,就需要另外準備量尺,分別測量包裝箱的長度、寬度和高度,經過計算獲得包裝箱的體積,使用不方便;即使有測量體積的功能,也只能利用標尺讀取長度、寬度和高度,需要通過人工計算才能得到最終體積,使用起來不夠智能。現有的電子秤的託盤多為平板型,平板型的託盤對於底面為平面的被測物(如方形包裝箱)來說,抓取很不方便。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ー種使用方便、結構簡單的可測量並顯示物體體積和重量的電子秤。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可測量並顯示物體體積和重量的電子秤,它包括託盤、至少ー個重量傳感器、長度測量杆、寬度測量杆、高度測量杆、微控制器MCU和顯示屏,託盤包括底盤和至少三個與底盤固定連接的凸塊,各凸塊均勻分布在底盤上;重量傳感器均勻分布在託盤的下方;長度測量杆和寬度測量杆分別平行設置於託盤的ー對相鄰直邊上,長度測量杆、寬度測量杆和高度測量杆呈三維空間方式排列;長度測量杆上設有長度測量傳感器,寬度測量杆上設有寬度測量傳感器,高度測量杆上設有高度測量傳感器,長度測量傳感器、寬度測量傳感器、高度測量傳感器和重量傳感器分別與微控制器MCU連接,微控制器MCU與顯示屏連接。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對方形藥物包裝箱進行稱重的同時,可通過電子傳感設備測量包裝箱的長度、寬度及高度並發送至微控制器進行計算,得到其體積後於顯示屏上顯示出來,設計合理,操作簡單,使用方便;託盤上設有凸塊,底面為平面的包裝箱放在託盤上便會自然形成空隙,方便工作人員將包裝箱從託盤上搬運下來,設計簡単、實用且成本較低。
圖I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圖2為託盤剖視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控制單元的結構示意框圖;圖中,I-託盤,2-長度測量杆,3-寬度測量杆,4_聞度測量杆,5-顯不屏,6_底盤,7~凸塊。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進ー步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圖I所示,可測量並顯示物體體積和重量的電子秤,它包括託盤I、至少ー個重量傳感器、長度測量杆2、寬度測量杆3、高度測量杆4、微控制器MCU和IXD顯示屏5 ;重量傳感器均勻分布在託盤I的下方;長度測量杆2和寬度測量杆3分別平行設置於託盤I的ー對相鄰直邊上,長度測量杆2、寬度測量杆3和高度測量杆4呈三維空間方式排列;長度測量杆2上設有長度測量傳感器,寬度測量杆3上設有寬度測量傳感器,高度測量杆4上設有高度測量傳感器。如圖2所示,託盤I包括底盤6和至少三個與底盤6固定連接的凸塊7,各凸塊7均勻分布在底盤6上。此凸塊7可設計為圓頭凸塊、方形凸塊或其它不規則凸塊,各凸塊7的高度需要相同。如圖3所示,長度測量傳感器、寬度測量傳感器、高度測量傳感器和重量傳感器分 別與微控制器MCU連接,微控制器MCU與IXD顯示屏5連接。
權利要求1.可測量並顯示物體體積和重量的電子秤,其特徵在於它包括託盤(I)、至少一個重量傳感器、長度測量杆(2)、寬度測量杆(3)、高度測量杆(4)、微控制器MCU和顯示屏(5),託盤(I)包括底盤(6)和至少三個與底盤(6)固定連接的凸塊(7),各凸塊(6)均勻分布在底盤(6)上;重量傳感器均勻分布在託盤(I)的下方;長度測量杆(2)和寬度測量杆(3)分別平行設置於託盤(I)的一對相鄰直邊上,長度測量杆(2)、寬度測量杆(3)和高度測量杆(4)呈三維空間方式排列;長度測量杆(2)上設有長度測量傳感器,寬度測量杆(3)上設有寬度測量傳感器,高度測量杆(4)上設有高度測量傳感器,長度測量傳感器、寬度測量傳感器、高度測量傳感器和重量傳感器分別與微控制器MCU連接,微控制器MCU與顯示屏(5)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可測量並顯示物體體積和重量的電子秤,它包括託盤(1)、至少一個重量傳感器、長度測量杆(2)、寬度測量杆(3)、高度測量杆(4)、微控制器MCU和顯示屏(5),託盤(1)包括底盤(6)和至少三個與底盤(6)固定連接的凸塊(7);測量杆上分別設有長度、寬度和高度測量傳感器,長度測量傳感器、寬度測量傳感器、高度測量傳感器和重量傳感器分別與微控制器MCU連接,微控制器MCU與顯示屏(5)連接。本實用新型可通過電子傳感設備測量並計算包裝箱的體積,再通過顯示屏顯示出來,操作簡單、使用方便;託盤上設有凸塊,方便工作人員將包裝箱從託盤上搬運下來,簡單實用且成本較低。
文檔編號G01G21/22GK202522311SQ20122015358
公開日2012年11月7日 申請日期2012年4月12日 優先權日2012年4月12日
發明者何穎, 尹立華, 譚鴻波, 鄧茂林 申請人:四川科倫藥業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