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主體結構與填充牆體之間豎向開裂的施工方法
2023-07-11 16:50:51 1
專利名稱:防止主體結構與填充牆體之間豎向開裂的施工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建築施工方法,特別涉及一種防止主體結構與填充牆體之間豎向 開裂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主體結構和填充牆體銜接部位的牆面裂縫是一個通病,它影響牆面美觀,涉 及牆體裂縫乃至滲漏的糾紛、投訴以至官司越來越多,已佔工程質量投訴的80%以上。這種 帶有普遍性的質量通病,已成為用戶評判建築質量的一個非常直觀、敏感和首要的質量標 準。儘管目前在該部位採取了多種加強措施,但裂縫控制綜合效果不佳,該部位裂縫修補存 在反覆性。因此制定系列防治技術措施,成為參建各方共同關注的課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為解決公知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而提供一種能夠防止主體結構與填充 牆體之間豎向開裂的施工方法。本發明為解決公知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所採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防止主體 結構與填充牆體之間豎向開裂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完成主體結構的施工後,在 施工填充牆體前,在填充牆體側面與主體結構之間預留結合柱空間;2)完成填充牆體的施 工;施工填充牆體時,將其與主體結構連接的側面砌成馬牙槎,填充牆體內設置的拉結筋貫 通穿過預留的結合柱空間與其一側的主體結構連接;3)在預留的結合柱空間處支設結合 柱模板,澆築素混凝土振搗密實形成結合柱,將填充牆體與主體結構通過結合柱連接成一 體。所述素混凝土為微膨脹素混凝土。所述填充牆體採用空心磚或多孔磚砌築時,在所述馬牙槎上鋪設防漏鋼絲網。所述結合柱的厚度與填充牆體的厚度相同,所述結合柱的長度大於等於100mm。本發明具有的優點和積極效果是在填充牆體側面與主體結構之間澆築素混凝土 結合柱,將填充牆體與主體結構連接,主體結構和結合柱都採用混凝土材料,減少了異種材 料之間的收縮差異造成的裂縫;結合柱與填充牆體通過馬牙槎進行有效的咬合連接,大大 增強兩異種材料牆體之間的咬合力,有效地減少了結合柱與填充牆體之間的裂縫產生,綜 上所述,本發明在填充牆體側面與主體結構之間澆築素混凝土結合柱,結合柱通過同種材 料與主體結構相連接,通過馬牙槎與填充牆體咬合連接,成功地解決了主體混凝土結構與 填充牆體之間因牆體之間咬合力不夠和牆體異種材料收縮造成的裂縫問題;同時,結合柱 可以有效調節排磚尺寸,減少砌塊損耗率;並且操作簡單,與維修成本和社會聲譽相比較, 成本低廉,能夠產生明顯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圖1是本發明實施的結構示意圖。
3
圖中1、主體結構,2、結合柱,3、結構梁,4、斜砌磚,5、填充牆體。
具體實施例方式為能進一步了解本發明的發明內容、特點及功效,茲例舉以下實施例,並配合附圖 詳細說明如下請參閱圖1,一種防止主體結構與填充牆體之間豎向開裂的施工方法1)完成主體結構1的施工後,在施工填充牆體5之前,在填充牆體5側面與主體結 構1之間預留結合柱空間;2)完成填充牆體5的施工;施工填充牆體5時,將其與主體結構1連接的側面砌 成馬牙槎,填充牆體5上部通過斜砌磚4與結構梁3連接,填充牆體5內設置的拉結筋應貫 通穿過預留的結合柱空間與其側面的主體結構1連接;3)在預留的結合柱空間處支設結合柱模板,澆築素混凝土振搗密實形成結合柱 2,將填充牆體5與主體結構1通過結合柱2連接成一體。為了確保填充牆體5的抗震性能,填充牆體5內的拉結筋在結合柱部位仍貫通穿 過,不得斷開。結合柱模板用穿牆螺杆加固,穿牆螺杆上套PVC管,便於拆模,減少因加固模板對 填充牆體的損壞。澆築結合柱2的混凝土最好使用微膨脹素混凝土,能夠進一步提高減少 開裂的效果。主體結構1可為剪力牆或結構柱。填充牆體5可採用多孔磚、各類空心磚、混凝土 小型空心砌塊、加氣混凝土砌塊、粉煤灰砌塊和頁巖實心磚等中的任意一種砌築。當填充牆 體5採用空心磚或多孔磚砌築時,需要在馬牙槎上平鋪鋼絲網,以防素混凝土下漏,確保結 合柱混凝土澆築密實。上述結合柱2作為一種結構柱,應當滿足結合柱混凝土澆築施工的可操作性,不 得小於100mm。結合柱2的長度可以結合排磚尺寸,適當調整,以降低砌塊損耗率。結合柱 2的厚度與填充牆體5的厚度相同。儘管上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進行了描述,但是本發明並不局限於上 述的具體實施方式
,上述的具體實施方式
僅僅是示意性的,並不是限制性的,本領域的普通 技術人員在本發明的啟示下,在不脫離本發明宗旨和權利要求所保護的範圍情況下,還可 以作出很多形式,這些均屬於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
一種防止主體結構與填充牆體之間豎向開裂的施工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以下步驟1)完成主體結構的施工後,在施工填充牆體前,在填充牆體側面與主體結構之間預留結合柱空間;2)完成填充牆體的施工;施工填充牆體時,將其與主體結構連接的側面砌成馬牙槎,填充牆體內設置的拉結筋貫通穿過預留的結合柱空間與其一側的主體結構連接;3)在預留的結合柱空間處支設結合柱模板,澆築素混凝土振搗密實形成結合柱,將填充牆體與主體結構通過結合柱連接成一體。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主體結構與填充牆體之間豎向開裂的施工方法,其特徵 在於,所述素混凝土為微膨脹素混凝土。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止主體結構與填充牆體之間豎向開裂的施工方法,其 特徵在於,所述填充牆體採用空心磚或多孔磚砌築時,在所述馬牙槎上鋪設防漏鋼絲網。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主體結構與填充牆體之間豎向開裂的施工方法,其特徵 在於,所述結合柱的厚度與填充牆體的厚度相同,所述結合柱的長度大於等於100mm。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防止主體結構與填充牆體之間豎向開裂的施工方法,完成主體結構的施工後,完成填充牆體的施工;施工填充牆體時,將其與主體結構連接的側面砌成馬牙槎,填充牆體內設置的拉結筋貫通穿過預留的結合柱空間與其側面的主體結構連接;在預留的結合柱空間處支設結合柱模板,澆築素混凝土振搗密實形成結合柱,將填充牆體與主體結構通過結合柱連接成一體。本發明在填充牆體側面與主體結構之間澆築素混凝土結合柱,結合柱通過同種材料與主體結構相連接,通過馬牙槎與填充牆體咬合連接,成功地解決了主體混凝土結構與填充牆體之間因牆體之間咬合力不夠和牆體異種材料收縮造成的裂縫問題;同時,結合柱可以有效調節排磚尺寸,減少砌塊損耗率。
文檔編號E04B2/64GK101858142SQ201010209669
公開日2010年10月13日 申請日期2010年6月25日 優先權日2010年6月25日
發明者餘建陽, 應飛祿, 李克江, 楊慧峰 申請人:中天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