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電影裡的太空摩託(科幻電影雪國列車的確不俗)
2023-07-11 02:01:25
科幻電影裡的太空摩託?看這部《雪國列車》的電影,還是因為電影荒筆者在網上搜來搜去都沒找到喜歡的電影,好像電影的輝煌停留在2000年以前似的,以前的電影,能看的也都看了,不愛看的至今也不想看港臺的,大陸的,美日歐的,其實筆者找的都是評分比較高的電影,偏經典的,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於科幻電影裡的太空摩託?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科幻電影裡的太空摩託
看這部《雪國列車》的電影,還是因為電影荒。筆者在網上搜來搜去都沒找到喜歡的電影,好像電影的輝煌停留在2000年以前似的,以前的電影,能看的也都看了,不愛看的至今也不想看。港臺的,大陸的,美日歐的,其實筆者找的都是評分比較高的電影,偏經典的。
可是新產生的經典太少。
筆者沒轍了,點開了小國家韓國電影搜索一下。就發現了導演奉俊昊,和他的《雪國列車》,也是隨意一看的,沒想到,看完後竟然感慨頗深。不佩服不行啊。
一部《雪國列車》更像一部史詩,而整部列車的乘客都沒有贏家。
說它是文明的進化史也好,說是社會革命現象也罷,當然說折射人性也行,一部電影經由漫畫改編後,它已經脫離了原有漫畫的範圍,有了更深遠的意義,更多元的解釋,說明這是一部好電影。
而從根本上來說,它還是一部科幻電影。筆者更願意聊聊它的科幻意味。還是挺有意思的。
締造這個永動機和環球火車的最終BOSS維爾福,也就是視頻中那個睡衣禿頂男。
電影中介紹他,從孩提時代就夢幻造出帶永動機的火車,環遊地球,永不停息。這對於一個孩子來說也算是偉大理想了。後來趕上地球環境突變進入冰河世界。他的火車意外的救了倖存的人類,大家一起踏上無限循環的環球旅行。
從開始的允許倖存者們上火車,可見這個維爾福也不是多麼邪惡的人。火車車廂不夠用,資源不夠分配,這些後上火車的人只能活在又髒又窮的車尾箱,吃蟑螂肉做的蛋白塊。車尾箱的人們當然不能忍了,推出領袖鬧騰。
從火車的所有權來說,維爾福做這些也是他的權利。也算無可厚非,他也要維持火車的正常運轉,可是資源就那麼多,火車裡的人口卻在不斷增長。當車尾箱的革命鬧騰好幾波都沒成功以後,終於出了男主角這個智慧勇敢的男人,帶領大家武裝奪權。他一路戰鬥到火車頭,終於跟大BOSS維爾福見面了。
預期中的大反派維爾福一點也不兇惡。更像一位慈祥的長者。他要讓權給男主角。男主角也有些迷茫。直到他明白了孩子的作用竟然是用人替代零件後。他才爆發,要摧毀這永動機。也許是人性的光輝戰勝了權力的渴望。在爆炸聲中,雪崩了,列車毀於一旦。幸運的是兩個孩子卻生還了,冰雪世界也展現了一絲生機。
可見,維爾福的科幻理想是失敗的。世界上哪有什麼永動機,就是一臺核動力發電機而已,發電機不易壞,但周圍零件頂不住老化。他用孩子替代零件,也是想要延長理想破滅的時間罷了。人類的命運全賭在一個理想主義的瘋子身上,多搞笑。
倖存女孩的父親早就想要脫離列車了,他比別人都敏銳,在十幾年間路過的同一個站點,發現有冰化了,冰雪世界在回暖,遂堅決要逃離列車。電影結束時的北極熊也證明人類也是可以在外界生存的。
但是十幾年的列車生涯,不管是列車中的富人還是車尾箱的窮人,都已經把列車當成唯一生存的資源了,思維固定了,他們爆發資源爭奪戰,也是在所難免,永動火車雖然科幻,列車上的人類反而眼界更狹窄了,他們回到了原始的資源爭奪,卻忘了打破思維牢籠,衝出列車。
人類都窩在列車裡,實際上是不敢面對現實。其實列車墜毀是早晚的事,大家也都清楚,但是大家又都在自己騙自己,這種騙自己安慰自己,起點來自維爾福。他把自己的理想主義變成思想輸入給列車上的每一個人,不管是電視和老師教育孩子們,還是女管家訓斥窮人,都體現的淋漓盡致。即使他知道零件壞了火車堅持不了多久,還是不願告訴人們這個現實,反而在列車上不斷給大家洗腦,這種騙自己騙出來的生存唯一路線也就把窮人們逼瘋了,他們除了暴力爭奪,沒有第二條路可走。
在發現火車零件的秘密後,男主角由迷茫的呆滯中清醒,不僅是對拿孩子做零件憤怒,更有可能是對未來的絕望,他終於明白了,零件壞了,其實鬧不鬧革命,列車最後都會墜毀在雪崩裡,維爾福的永動機火車根本就是個幻想式的絕路。他把自己連帶一車人都帶向了絕路。
而片尾的火車爆炸和雪崩降臨,也印證了這個必然結果。
還好,導演給了人們一個希望,倖存的孩子有愛斯基摩人血統,能夠適應冰雪環境。
這電影的偉大之處,估計各位看官們也看出來了。這一火車人費盡心思的爭奪,只是因為跳不出思維定勢,他們的希望其實不在火車裡,反而在火車外的冰雪世界,那才是人類本來生活的天地。
筆者截取了一段電影視頻,各位時間不夠就掃兩眼,有時間最好看完整的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