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便於垃圾分類的家用垃圾袋的製作方法
2023-04-27 01:23:01 1
專利名稱:一種便於垃圾分類的家用垃圾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日用品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便於垃圾分類的家用垃圾袋結構。
背景技術:
為了減少生活垃圾對環境的汙染,國內很多城市都開始提倡居民對生活垃圾進行分類,便於清潔工人能較為方便地將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進行分類處理,目前的做法主要是提倡居民使用兩個垃圾桶分別盛裝兩類垃圾,環保部門也做了一些宣傳活動,如為居民發放宣傳冊以及兩種顏色的垃圾袋用以裝納兩種垃圾,然而多數居民的環保意識並不強,一般會認為準備兩個垃圾桶比較麻煩,造成垃圾分類無法很好地落到實處。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合理,生產製作簡單,能夠輔助宣傳垃圾分類,培養居民垃圾分類意識的垃圾袋。為實現本實用新型之目的,採用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一種便於垃圾分類的家用垃圾袋,包括有用以裝納可回收垃圾的第一袋體和裝納不可回收垃圾的第二袋體;第一袋體包括有底邊、兩側邊對應密封連接的第一內膜和第一外膜;第二袋體包括有底邊、兩側邊對應密封連接的第二內膜和第二外膜;所述的第一內膜和第二內膜之間至少在位於袋口的一邊點斷式連接。作為優選方案:所述的第一外膜、第一內膜的寬度分別與第二外膜、第二內膜的寬度相等,第一外膜寬度為第一內膜寬度的1.5-3倍。這樣第一外膜、第二外膜可套在垃圾桶上端部,第一內膜和第二內膜撐開以構成敞開的袋口。作為優選方案:所述的第一外膜在寬度方向上超出第一內膜的部分摺疊形成第一摺疊部,第二外膜在寬度方向上超出第二內膜的部分摺疊形成第二摺疊部,所述的第一摺疊部和第二摺疊部在寬度方向上相互錯開。垃圾袋生產加工時以袋卷的形式包裝,這樣成卷的垃圾袋捲起之後厚度均勻,利於包裝運輸,也便於將垃圾袋套到垃圾桶上時通過拉扯摺疊部將垃圾袋袋口敞開。作為優選方案:所述的第一外膜與第一內膜的側邊、第二外膜與第二內膜的側邊在靠近上端袋口處不相連接,不相連接處的長度a為5.0-10.0cm0這樣利於將第一外膜、第二外膜翻到垃圾桶外壁以將垃圾袋袋口固定。作為優選方案:所述的第一內膜的兩側邊和第二內膜的兩側邊點斷式連接的連接線位置位於第一內膜和第一外膜密封連接的連接線外側。這樣當將第一袋體和第二袋體分離時能夠保證第一袋體和第二袋體不致被扯裂而使垃圾漏出。與現有技術相比較,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於該垃圾袋由兩個袋體構成,可以套到一個垃圾桶上使用,便於使用者往兩個袋體內投放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能夠有效引導居民養成垃圾分類的習慣;另外,垃圾袋裝滿之後,兩個袋體可以方便地分離,方便清潔工人按垃圾類型進行清理。
圖1是本實用新型展開狀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未展開狀態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正面結構示意圖。A、第一袋體;1、第一內膜;2、第一外膜;21、第一摺疊部;B、第二袋體;3、第二內
膜;4、第二外膜;41、第二摺疊部。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根據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做一個詳細的說明。實施例1根據圖1至圖3所示,本實施例所述的一種便於垃圾分類的家用垃圾袋,包括有用以裝納可回收垃圾的第一袋體A和裝納不可回收垃圾的第二袋體B ;第一袋體A包括有底邊、兩側邊對應密封連接的第一內膜I和第一外膜2 ;第二袋體B包括有底邊、兩側邊對應密封連接的第二內膜3和第二外膜4 ;所述的第一內膜A和第二內膜B之間位於袋口的一邊,以及與該邊相鄰的兩側邊為點斷式連接。所述的第一外膜2、第一內膜I的寬度分別與第二外膜4、第二內膜3的寬度相等,第一外膜2寬度為第一內膜I寬度的1.5-3倍。這樣第一外膜2、第二外膜4可套在垃圾桶上端部,第一內膜I和第二內膜3撐開以構成敞開的袋口。當使用圓口的垃圾桶,則第一外膜2寬度為第一內膜I寬度的1.6倍左右。若是條狀口的垃圾桶,則第一外膜2與第一內膜I的寬度比適當加大,但一般不超過3倍。所述的第一外膜2在寬度方向上超出第一內膜I的部分摺疊形成第一摺疊部21,第二外膜4在寬度方向上超出第二內膜3的部分摺疊形成第二摺疊部41,所述的第一摺疊部21和第二摺疊部41在寬度方向上相互錯開。垃圾袋生產加工時以袋卷的形式包裝,這樣成卷的垃圾袋捲起之後厚度均勻,利於包裝運輸,也便於將垃圾袋套到垃圾桶上時通過拉扯摺疊部將垃圾袋袋口敞開。上述第一外膜2與第一內膜I的寬度比不超過3倍也是為了使所述的第一摺疊部21和第二摺疊部41不至於過長而使加工過程變得麻煩。所述的第一外膜2與第一內膜I的側邊、第二外膜4與第二內膜3的側邊在靠近上端袋口處不相連接,不相連接處的長度a為5.0-10.0cm0這樣利於將第一外膜2、第二外膜4翻到垃圾桶外壁以將垃圾袋袋口固定。所述的第一內膜I的兩側邊和第二內膜3的兩側邊點斷式連接的連接線位置位於第一內膜I和第一外膜2密封連接的連接線外側。這樣當將第一袋體A和第二袋體B分離時能夠保證第一袋體A和第二袋體B不致被扯裂而使垃圾漏出。使用時,將垃圾袋袋口敞開後,套到一個垃圾桶上使用,便於使用者往兩個袋體內投放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能夠有效引導居民養成垃圾分類的習慣;另外,垃圾袋裝滿之後,兩個袋體可以方便地分離,方便清潔工人按垃圾類型進行清理。實施例2本實施例與實施例1的區別僅在於:所述的第一內膜I和第二內膜3之間位於袋口的一邊不相連接,與該邊相鄰的兩側邊為點斷式連接,這樣在實際生產中,由於所述的第一袋體A和第二袋體B先分別由第一內膜1、第一外膜2和第二內膜3、第二外膜4熱熔接後,再將兩個袋體的第一內膜1、第二內膜3進行點斷式熱熔接,並考慮到垃圾袋製作為首尾連接的袋卷,僅將兩個袋體的第一內膜1、第二內膜3的兩個對應側邊進行點斷式熱熔接最為方便。實施例3本實施例與實施例1的區別僅在於:所述的第一內膜I和第二內膜3之間位於袋口的一邊為點斷式連接,與該邊相鄰的兩側邊不相連接。
權利要求1.一種便於垃圾分類的家用垃圾袋,其特徵在於:包括有用以裝納可回收垃圾的第一袋體和裝納不可回收垃圾的第二袋體;第一袋體和第二袋體顏色不同;第一袋體包括有底邊、兩側邊對應密封連接的第一內膜和第一外膜;第二袋體包括有底邊、兩側邊對應密封連接的第二內膜和第二外膜;所述的第一內膜和第二內膜之間至少在位於袋口的一邊點斷式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便於垃圾分類的家用垃圾袋,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第一外膜、第一內膜的寬度分別與第二外膜、第二內膜的寬度相等,第一外膜寬度為第一內膜寬度的1.5-3倍。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便於垃圾分類的家用垃圾袋,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第一外膜在寬度方向上超出第一內膜的部分摺疊形成第一摺疊部,第二外膜在寬度方向上超出第二內膜的部分摺疊形成第二摺疊部,所述的第一摺疊部和第二摺疊部在寬度方向上相互錯開。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便於垃圾分類的家用垃圾袋,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第一外膜與第一內膜的側邊、第二外膜與第二內膜的側邊在靠近上端袋口處不相連接,不相連接處的長度a為5.0-10.0cm0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便於垃圾分類的家用垃圾袋,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第一內膜的兩側邊和第二內膜的兩側邊點斷式連接的連接線位置位於第一內膜和第一外膜密封連接的連 接線外側。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便於垃圾分類的家用垃圾袋,包括有用以裝納可回收垃圾的第一袋體和裝納不可回收垃圾的第二袋體;第一袋體包括有底邊、兩側邊對應密封連接的第一內膜和第一外膜;第二袋體包括有底邊、兩側邊對應密封連接的第二內膜和第二外膜;所述的第一內膜和第二內膜之間至少在位於袋口的一邊點斷式連接。由於該垃圾袋由兩個袋體構成,可以套到一個垃圾桶上使用,便於使用者往兩個袋體內投放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能夠有效引導居民養成垃圾分類的習慣;另外,垃圾袋裝滿之後,兩個袋體可以方便地分離,方便清潔工人按垃圾類型進行清理。
文檔編號B65F1/00GK203158601SQ201320189849
公開日2013年8月28日 申請日期2013年4月14日 優先權日2013年4月14日
發明者李陳 申請人:李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