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高效率散熱的新型防塵工礦燈的製作方法
2023-07-11 05:04:46 1

本實用新型涉及照明電器設備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高效率散熱的新型防塵工礦燈。
背景技術:
工礦燈,即工廠、礦井的生產作業區中使用的燈具,工礦燈除了在通常環境中使用的各種照明燈外,還有特殊環境中使用的防爆燈和防腐蝕燈,部分工礦燈用於一些大型高層建築物,但是現有的工礦燈蓋結構簡單,功能單一,由於工礦燈產熱多,尤其是一些大功率工礦燈需要採用大型散熱器對內部電源及光源進行散熱,然而,該類工礦燈均採用熱傳遞方式散熱,散熱效率仍然不理想,使熱量積累在燈具內部,無法有效散發,加速了電源上電解電容內部液體的蒸發,縮短了工礦燈的使用壽命,提高了設備維護檢修成本,另一方面長時間的工作使得工礦燈的內部和反光罩積累了大量的灰塵,影響照明亮度,對工作環境造成一定的影響,越來越不能適應工礦燈多功能的發展。因此我們對此做出改進,提出一種高效率散熱的新型防塵工礦燈。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高效率散熱的新型防塵工礦燈,可以有效解決背景技術中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取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高效率散熱的新型防塵工礦燈,包括掛鈎、反光罩、燈板和散熱風扇,所述掛鈎固定連接在底座頂端,所述底座內置有驅動電源,所述驅動電源下方設有第一散熱片,所述第一散熱片外圍環設有防塵網,所述反光罩內側壁設置有空腔,所述空腔外側固定連接有第二散熱片,所述第二散熱片上方設有第一防塵罩和第二防塵罩,所述燈板固定在第一散熱片底部,且燈板底端安裝有光源組件,所述散熱風扇均勻設置在燈板四周,且散熱風扇與燈板側壁之間通過連接件固定連接,所述第一防塵罩和第二防塵罩與反光罩之間均通過支架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反光罩內側壁的空腔中填充有導熱矽脂。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防塵罩和第二防塵罩均為有弧度的半圓防塵罩,且相互對應安裝在第二散熱片上方。
進一步地,所述散熱風扇沿著燈板外側壁均勻安裝有四個,且散熱風扇為軸流風扇。
進一步地,所述燈板與第一散熱片之間通過螺栓固定連接。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該一種高效率散熱的新型防塵工礦燈,通過在驅動電源底部安裝第一散熱片,並在反光罩的外側連接第二散熱片,反光罩與第二散熱片接觸的空腔內填充有導熱矽脂,使反光罩內的熱量快速傳遞到第二散熱片,在燈板四周均勻安裝四個軸流散熱風扇,既有效散熱,也避免了灰塵進入到燈板表面和反光罩內部,使得工礦燈的照明效果更好,結構合理,功能使用全面,適合廣泛推廣。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高效率散熱的新型防塵工礦燈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種高效率散熱的新型防塵工礦燈的燈板結構示意圖。
圖中:1、掛鈎;2、底座;3、第一散熱片;4、驅動電源;5、防塵網;6、支架;7、第一防塵罩;8、第二散熱片;9、空腔;10、反光罩;11、光源組件;12、燈板;13、第二防塵罩;14、散熱風扇;15、連接件。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徵、達成目的與功效易於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
如圖1-2所示,一種高效率散熱的新型防塵工礦燈,包括掛鈎 1、反光罩10、燈板12和散熱風扇14,所述掛鈎1固定連接在底座2頂端,所述底座2內置有驅動電源4,所述驅動電源4下方設有第一散熱片3,所述第一散熱片3外圍環設有防塵網5,所述反光罩10內側壁設置有空腔9,所述空腔9外側固定連接有第二散熱片8,所述第二散熱片8上方設有第一防塵罩7和第二防塵罩13,所述燈板12固定在第一散熱片3底部,且燈板12底端安裝有光源組件11,所述散熱風扇14均勻設置在燈板12四周,且散熱風扇14與燈板12側壁之間通過連接件15固定連接,所述第一防塵罩7 和第二防塵罩13與反光罩之間均通過支架6連接。
其中,所述反光罩10內側壁的空腔9中填充有導熱矽脂。
其中,所述第一防塵罩7和第二防塵罩13均為有弧度的半圓防塵罩,且相互對應安裝在第二散熱片8上方。
其中,所述散熱風扇14沿著燈板12外側壁均勻安裝有四個,且散熱風扇14為軸流風扇。
其中,所述燈板12與第一散熱片3之間通過螺栓固定連接。
需要說明的是,本實用新型為一種高效率散熱的新型防塵工礦燈,工作時,通過在驅動電源4底部安裝第一散熱片3,第一散熱片3外圍環設有防塵網5,並在反光罩10的外側連接第二散熱片8,反光罩10與第二散熱片8接觸的空腔9內填充有導熱矽脂,使反光罩10內的熱量快速傳遞到第二散熱片8,第二散熱片8上方通過支架6固定連接第一防塵罩7和第二防塵罩13,在燈板12四周均勻安裝四個軸流散熱風扇14,風向朝向反光罩10的埠處,既有效散熱,也避免了灰塵進入到燈板12表面和反光罩10內部,使得工礦燈的照明效果更好,增加了工礦燈的使用壽命,提高工作效率。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徵和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實用新型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範圍的前提下,本實用新型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範圍內。本實用新型要求保護範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