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康熙身世的故事簡短(康熙的幾個兒子的名字)
2023-07-11 03:32:35
1、胤禔: yìn tí 愛新覺羅·胤褆(1672年-1735年),清朝宗室、康熙帝庶長子,雍正帝長兄。
2、胤礽:yìn réng 愛新覺羅·胤礽(1674年6月6日-1725年1月27日),清朝宗室,清朝以及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經過公開冊立的皇太子。
3、胤祉:yìn zhǐ 愛新覺羅·胤祉(1677年3月23日—1732年7月10日),清朝宗室,清聖祖愛新覺羅·玄燁第三子,清世宗愛新覺羅·胤禛異母兄,生母榮妃馬佳氏。
4、胤禛:yìn zhēn 愛新覺羅·胤禛(1678年12月13日—1735年10月8日),即清世宗,清朝第五位皇帝,定都北京後第三位皇帝,蒙古尊稱為納伊拉爾圖託布汗。
5、胤禩:yìn sì 愛新覺羅·胤禩(禩同祀,為祀異體字;1681年-1726年),清朝宗室,清聖祖康熙帝第八子,雍正異母弟,生母良妃衛氏。
6、胤禟:yìn táng 愛新覺羅·胤禟(1683年—1726年),雍正帝即位之後改名為允禟,清聖祖康熙帝的第九子,雍正帝異母弟,母宜妃郭絡羅氏。
7、胤䄉:yìn é 愛新覺羅·胤䄉(1683年11月28日-1741年10月18日)清朝宗室,康熙帝的第十子,生母是溫僖貴妃鈕祜祿氏,遏必隆之外孫。
8、胤祥:yìn xiáng 愛新覺羅·胤祥(1686年4月16日—1730年5月4日),清聖祖康熙帝第十三子,生母敬敏皇貴妃章佳氏。
9、胤禵 :yìn tí 愛新覺羅·胤禵(1688年—1755年),又名允禵,清聖祖康熙帝第十四子,清世宗胤禛同母弟,於雍正元年(1722年)改名為允禵。 擴展資料: 從明代開始的皇帝為了避免自己的名字需要避諱,而給老百姓使用文字帶來困擾,他們都會自己造一個字,一般來說是民間肯定不會用到的字。 雍正帝愛新覺羅胤禛即位後為避諱,諸皇子名中「胤」字輩的,改為「允」 (拼音:yǔn )字,單單十三子胤祥死後雍正將「胤」字還給了他這個終生對他忠心耿耿的弟弟。 清朝還經歷了有名的九子奪嫡事件。當時康熙皇帝序齒的兒子有24個,其中有9個參與了皇位的爭奪。 九個兒子分別是:大阿哥愛新覺羅·胤禔、二阿哥愛新覺羅·胤礽、三阿哥愛新覺羅·胤祉、四阿哥愛新覺羅·胤禛、八阿哥愛新覺羅·胤禩、九阿哥胤禟、十阿哥愛新覺羅·胤䄉、十三阿哥愛新覺羅·胤祥、十四阿哥愛新覺羅·胤禵。 最後四阿哥胤禛勝出,在康熙帝去世後繼承皇位,成為雍正帝。 雍正為防止再出現兄弟間爭奪皇位的慘劇,從此實行秘密建儲制度,不再公開設立太子,由皇帝寫詔書並放置於乾清宮正大光明匾額後,直到皇帝駕崩後人才能打開並宣布繼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