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平西山茶經濟價值(特產早知道桂平西山茶)
2023-07-10 23:53:24 3
桂平西山茶因產桂平西山而得名。桂平西山濱臨潯江,著名的乳泉流經茶園旁,泉潤霧攏,十分適宜茶樹的生長。 歷史:它起源於唐代,到明代已聞名兩廣和湘、閩等地。據《當州府志》記載:「西山茶,色清綠而味 芬芳,不減龍井。」
相傳,西山寺僧尼由江南引進茶樹種子,使這裡出產西山茶。西山茶炒制技 藝精湛者仍為西山庵院尼姑。後來由於管理不善,西山茶瀕於滅絕,1949年寬能法師受到巨贊 法師引薦,來到桂平縣西山主持佛教事務,同時與新出家的釋昌慧法師一起,在棋盤石、洗石庵 等地開荒種茶,使西山茶獲得新生。
西山茶從茶樹的種植,施肥,採摘的時間,到炒制的溫度等,都十分講究。一般從二月下旬至三月初開始採茶。採茶一直到十一月。西山茶要經過攤青、殺青、炒揉、炒條、烘焙、復烘等六 道工序製成。攤青即將鮮茶葉薄攤於竹匾上,置放陰涼處。炒條則用「小鍋定型」;烘焙採用紙 有五層焙篩的烤爐。先製成毛茶,再經復烘方成品。葉嫩條細,苗鋒顯露,色質青黛而呈光澤,湯液碧綠而清澈透亮。
西山茶之所以具有以上特點,除了製作手藝以外,也離不開當地獨特的地理環境。桂平西山茶樹種植區域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光溫雨資源非常豐富。年平均日照時數為1639小時,年太陽總輻射量為10.7萬卡/平方釐米,年平均氣溫在21℃以上,大於或等於10℃的年積溫為7379.7℃,年平均無霜期長達354天以上,年平均相對溼度79.5%,年降雨量在1300―2400毫米之間,平均降雨量1715毫米。且當地有紅壤、赤紅壤、酸性紫色土、黃紅壤、紅壤性土、棕色石灰土、中性紫色土、衝積土、洪積土等9類。其中酸性紫色土佔39.86%,赤紅壤佔37.28%,紅壤佔18.77%,洪積土佔2.32%,中性紫色土佔1.13%,其它佔0.64%。土壤pH值大部分在4.5-6.5之間。土壤有機質大多在2-3%之間,無人工汙染和工業汙染,十分適宜生產優質的桂平西山茶農產品。
目前,桂平市茶園總面積8000畝,其中投產茶園面積5160畝,茶葉年總產量達到323噸,實現茶葉總產值2584萬元。
誠招「三農調研員」,主要從事有關農村發展方面問題的調研和法律援助、是針對涉農問題及項目重大選題的調研工作
想了解更多三農資訊請關注我們的官方公眾號:三農法制調研中心
,